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促睡眠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等;非药物治疗主要为睡眠卫生保健教育、心理和行为干预[1][2][3][4]。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无需紧急救治。 睡眠障碍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药物 目的:作用是镇静,促进睡眠,从而缓解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同时还有抗焦虑的作用[1][2][3][4]。 常用药物: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 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 目的: 调节情绪、促进睡眠。 常用药物:阿米替林、文拉法辛、盐酸曲唑酮等。 抗精神病类药物 目的: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睡眠。 常用药物:富马酸喹硫平、奥氮平等。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目的:改善睡眠。 常用药物:褪黑素缓释片 [1][2][3]。 觉醒促进剂 目的:缓解患者嗜睡的情况。 常用药物:莫达非尼、哌甲酯等药物[1]。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睡眠认知行为疗法:目的是通过改变患者对睡眠的看法、调整睡眠习惯等来促进睡眠,是治疗睡眠障碍最为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对应的促进睡眠的习惯指导[1][2]。 梦魇的患者,告知患者,不要在白天听恐怖故事或是看恐怖电影;尤其是患儿,近期可由大人陪伴入睡,温柔安慰患儿,增加患儿的安全感。 午睡不要超过半个小时,避免夜间入睡困难。 睡觉前不要一直玩电子产品,如手机、游戏机等,及时入睡。 睡觉前听一听轻松的音乐,可以帮助入睡。 心理调节法:目的是调节患者的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睡眠的影响。对睡眠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认识到睡眠是人体的自然反应,不要刻意地去控制它,感觉困了就睡,不困就不要勉强,有时不加控制反倒能自然入睡。 其他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目的是通过磁信号可以透过颅骨,刺激大脑神经,诱发出类睡眠慢波,并且能够使神经元电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恢复睡眠节律。此法是一种无痛、无创的治疗方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目的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按摩头部神经,从而改善睡眠障碍的情况。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可能会自行逐渐改善。但是有些患者的睡眠障碍可能逐渐加重,从而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严重者甚至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寿命。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若接受正规治疗,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睡眠情况,从而尽可能减少由睡眠障碍引起的生活、学习、工作的不良反应。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擅长治疗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变性疾病和老年疾病以及睡眠障碍、焦虑等。熟练诊治神经内科的各种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以及重症肌无力。对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痴呆、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均有较高水准的诊断与治疗,曾获得广大病员及家属的好评。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1年获博士学位;2011/1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哈佛医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先后担任: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卒中学会青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老年心身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委。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自然基金等11项课题;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第一/通讯作者21篇;申请国际、国家专利27项;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2部、参编教材、论著10部(其中国家级教材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