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后,应注意观察病情,定期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调整情绪,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本病不能治愈,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程度调整相应治疗措施。 复查:为了观察疾病进展,需要到医院复查。一般是 3 个月复查 1 次,但若病情迅速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安排饮食[12]? 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应采用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 对于咀嚼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宜采用改变饮食形式的方式,例如进食半流食或流食以保证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具体饮食计划可听从医生建议。 餐具选择:建议使用容易持握的刀叉,以及有边的盘子,尽量不要使用吸管,避免呛咳。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需要。由于病情逐渐进展、身体功能日渐衰退,本病患者常会面临心理上的巨大挑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照护者和家人的关爱和心理支持,有助于帮助患者正确应对,获得有价值感和尊严感的生活[12]。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不影响性功能,但部分患者由于肌肉萎缩,可能影响肢体活动,从而影响性生活。 生育:若影响呼吸功能,怀孕后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影响胎儿供氧的情况,故对患者是否能安全生育需进行多学科充分评估。另一方面,患者因肌肉无力等情况,可能需要选择剖腹产的分娩方式。 如何运动?需要根据医生建议,积极参与康复运动治疗,如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13]。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12]? 改善日常生活环境: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同时需要避免嘈杂环境,保持室内安静。 保证环境安全,避免患者跌倒:适当增加安全设施,例如在卫生间安装扶手,通道内避免堆放杂物,保持地面平整、干燥。 保持患者身体清洁。
主任医师,教授,硕、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和肌病学组委员。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长期致力于神经肌肉疾病及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及临床工作。研究中得到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资助,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及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先后三次在美国及德国等世界知名大学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擅长诊治肌无力、肌萎缩及肢体麻木等神经肌肉肌病和神经免疫性肌病。在国际研究期刊上发表了有关“细胞周期异常与神经元变性”的研究论文5篇,得到国际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同。研究项目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据此设计的干预方案在动物研究中如能得到证实有效,则有可能进行临床试验。这一研究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有可能为广大神经元变性疾病患者造福。自198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重症肌无力(MG)免疫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研究,研究成果并获得包括“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内的多个科研奖项。有关“免疫治疗”经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建立世界最大的MG病例库,达3100多例,其中的40多个家系更是非常珍贵的遗传学资源,为下一步研究、鉴定疾病基因或相关基因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完成的研究项目“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致病性T细胞克隆型的鉴定”为下一步设计特异性方法清除致病性T细胞克隆而治疗MG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最终特异性治疗MG开辟了新的领域。自行研制的中药“扶正强筋片”经过前期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已显示出治疗本病良好的前景,准备更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及进行开放性RCT临床研究,力争将“扶正强筋片”申报为国家三类新药。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