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先兆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呈单侧搏动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偏头痛有哪些症状? 偏头痛发作可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 但并非所有患者或所有发作均具有上述四期,同一患者可有不同类型的偏头痛发作。 前驱期 头痛发作几个小时前到几天前,患者可有激惹、疲乏、活动少、食欲改变、反复哈欠及颈部发硬等不适症状,但易被忽略。 先兆期 头痛发作之前出现的脑功能异常症状,可为视觉性、感觉性或语言性。 视觉先兆最常见,典型的表现为闪光性暗点,如视线对准某一个地方的时候,附近出现“之”字形闪光,并逐渐向周边扩展,随后出现“锯齿形”暗点。有些患者可能仅有暗点,而无闪光。 其次是感觉先兆,表现为以面部和上肢为主的针刺感、麻木感或蚁行感。先兆也可表现为言语障碍和运动障碍,但不常发生。先兆通常持续 5~30分钟,不超过 60 分钟。 头痛期 约 60% 的头痛发作以单侧为主,可左右交替发生,约 40% 为双侧头痛。头痛多位于太阳穴(颞部), 也可位于前额、后脑勺(枕部)或枕下部。 偏头痛程度多为中度或重度,性质多样但以一跳一跳的疼痛(搏动性)最具特点。头痛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行走、爬楼、咳嗽或打喷嚏等简单活动均可加重头痛,所以患者多喜欢卧床休息。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食欲下降,约66%的患者伴有恶心,重者呕吐。头痛发作时还可能伴有感知觉增强,表现为对光线、声音和气味敏感,喜欢黑暗、安静的环境。 其他较为少见的表现有头晕、改变体位时觉得头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易怒、言语表达困难、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恢复期 头痛在持续 4 ~ 72小时的发作后可自行缓解,但患者还会有疲乏、筋疲力尽、易怒、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皮触痛、抑郁或其他不适。 偏头痛有哪些类型? 患者可患有一种或多种类型偏头痛,每种类型有各自的症状特点。 无先兆偏头痛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 80%。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呈一跳一跳的疼痛(搏动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这一类型的偏头痛发作频率高,会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需要频繁使用止痛药治疗,易引发更多头痛(药物反弹性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关系。 有先兆偏头痛 约占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 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有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为感觉先兆,言语和运动先兆比较少见。 偏头痛会如何进展? 偏头痛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 慢性偏头痛:偏头痛每月发作超过 15 天,连续发作≥ 3 个月,并排除药物过量引起的头痛,可能为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 ≥ 72小时,而且疼痛程度较严重,但应用睡眠药物,可获得的短暂缓解期。 无梗死的持续先兆:指有先兆偏头痛患者在一次发作中,出现一种先兆或多种先兆症状持续 1 周以上。 偏头痛性脑梗死:极少数情况下,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出现颅内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性梗死,这一先兆症状常持续 60 分钟以上,且缺血性梗死病灶为神经影像学所证实。 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极少数情况下,偏头痛先兆症状可触发痫性发作,且发生在先兆症状中或后 1 小时内。 偏头痛诱发的精神疾病:偏头痛还可能增加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他:偏头痛还可能引起发作性综合征,如晕车、梦游、说梦话、夜惊和磨牙,以及腹痛、周期性呕吐和眩晕等。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发育障碍疾病基础研究所学习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学术兼职: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认知障碍分会青年委员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委员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临床工作,目前任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分会委员,台州市脑心同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昏、癫痫、重症肌无力、椎体外系等疾病的诊治及肉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获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浙江省医药卫生创新奖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1年获博士学位;2011/1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哈佛医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先后担任: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卒中学会青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老年心身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委。 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领域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自然基金等11项课题;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第一/通讯作者21篇;申请国际、国家专利27项;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2部、参编教材、论著10部(其中国家级教材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