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治疗后的牙齿,要避免咬过硬食物,并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龋病的复发。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治疗期间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告知患者如何观察病情,治疗后需要观察牙齿是否有自发性疼痛、夜间痛、冷热刺激痛等表现,同时观察牙齿的颜色变化、咬合等情况,如果出现上述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复查:治疗完成后如果没有明显不适,建议 6 个月到 1 年复查 1 次,容易患龋的患者 3~6 个月复查 1 次。 如何安排饮食?牙齿恢复正常的功能后,要避免咬太硬的食物(如用牙齿开啤酒瓶盖子、咬核桃等)。可正常饮食,但是注意营养均衡,限制进食含糖食物的量和频率。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不需要。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不影响。 生育:不影响。 如何运动?日常应该加强锻炼,每天运动半小时或者隔天运动 1 小时,推荐慢跑、快走、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活动。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后,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 2 次,刷牙前使用牙线,避免龋齿的再次发生。 手术治疗后注意事项:根管治疗术封药后,一定要按照医嘱时间复诊。
口腔医学博士,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牙科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口腔医学会理事及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委,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委,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委、审稿人,《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青年编委、审稿人,《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审稿人,AOB、Bone等多本SCI期刊审稿人。曾留学日本明海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第一完成人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发攻关研究计划等。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篇,参编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批专利3项,获得第四军医大学精湛医术三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常委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委会副主委南京口腔医学会理事南京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委会主委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江苏特聘医学专家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牙科学院客座教授《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委、审稿专家《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青年编委、审稿专家获奖荣誉省级优生优育协会先进个人南京市卫健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科研成果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军医大学精湛医术奖三等奖进修经历2015年8月-2016年8月美国印第安纳-普渡大学(IUPUI)牙科学院附属Riley儿童医院儿童牙科2007年3月-2007年9月日本明海大学齿学部小儿齿科工作经历2019年4月-至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6月-2019年3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医师、主治医师、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牙体牙髓病科副主任、口腔结构及机能学教研室主任,博士,从事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口腔硬组织非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牙体缺损的美容修复及牙齿冷光和美白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