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设计需要描述性文字占位 请客户提供
眼球震颤常见治疗方法
治疗价格区间:
挂号科室:眼科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取决于眼球震颤的类型。本病多为先天性患者,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减轻眼震、提高视力,此外还有光学治疗的方式。对于后天发生的眼球震颤,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很少能彻底终止眼震的发生,却往往是后天性眼震最有效的治疗方式[6][7][8]。药物治疗获得性眼震治疗药物:药物的治疗目的都是抑制眼震。对于下跳性眼震,常用药有 4-氨基吡啶、氯硝西泮片等;对于上跳性眼震,常用药物有美金刚、巴氯芬等;对于扭转性眼震,常用药有加巴喷丁;对于周期性交替性眼震,常用药有巴氯芬、美金刚等。A 型肉毒毒素:目的是改变眼部肌张力,并且不影响肌肉解剖位置,主要用于单纯的先天性特发性眼震患者。手术治疗直肌断腱+原位缝合术:手术目的是改善眼球震颤的速度和幅度。该术式适用于没有代偿头位的患者。水平直肌后徙术:目的是减轻眼球的震颤幅度,同时可以拓宽“中间带”。所谓“中间带”,是指患者眼球震颤幅度、频率相对较轻的一个位置。此外,对于有斜视症状的患者,此术式还可改善斜视。代偿头位矫正术:手术目的是根据“中间带”眼位矫正代偿头位,也就是说将患者惯用注视眼位进行矫正,至正前方第一眼位,改善外观。其他治疗方法配镜:可配制适当的三棱镜,目的是消除代偿头位,也就是说让患者头不总偏向某一侧,从而影响外观。此外,配镜还可矫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有听觉反馈和针刺术,目的是降低震颤的幅度,但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效果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疾病发展和转归如果不能及时地接受正规治疗:患者视力较差,不能看清外界物体,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学习、专业选择带来很大的障碍。此外,由于此病对外观带来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此病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此病一般不影响寿命。如果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虽然大多数眼球震颤不能治愈,但对于本病患者,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代偿头位,改善外观,提高生活质量。部分继发性眼球震颤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需要注意的是,先天性眼球震颤术后代偿头位有复发趋势。眼球震颤对寿命一般无影响。

视频科普
查看更多
病友讨论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北京协和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它隶属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其的临床医学院,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指定的诊治疑难重症的技术指导中心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医院成立于1921年。现任院长赵玉沛。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早承担外宾医疗任务的单位,医院专门设立外宾和高干门诊部,开设专门的高干、外宾、特需病区。2006年7月28日被中国奥委会定为“国家队运动员医疗服务指定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共有2个院区、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在职职工4000余名、两院院士5人、临床和医技科室5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NO.1
2022年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排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华西医院是中国规模庞大的医院之一,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佳专科声誉和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NO.2
2022年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排名
相关医生
查看更多
茶雪平
主任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
0

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眼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本科。同年进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工作,一直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1991年-1993年昆明医学院研究生业余进修班学习结业。1998年、2004年分别在天津、北京进修学习眼眶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医疗、教学经验。每年参加昆明医学院眼科学大课讲授。多次参加省内、国内眼科新技术学习班及学术研讨会。2000年-2014年担任眼科副主任,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教学论文4篇。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项。主持完成教学教研课题1项。 获得荣誉:荣获2003、2006年度优秀教师、骨干教师,2002、2011年度职业道德先进个人、 2012年度工作先进个人等奖荣誉称号。

史学锋
主任
天津市眼科医院
0
0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赵堪兴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组长、天津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2014-2017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年(至2021年),对待病人耐心细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斜视、弱视、眼球震颤及小儿眼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对各种复杂性斜视的手术设计具有独特见解,并采用显微手术技巧,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和家长的信赖。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其中主持3项),省部级课题4项(其中主持2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等国际顶尖杂志,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2013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第一层次,2017年入选天津市首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8年入选天津市首批卫生计生行业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程“津门医学英才”。(2021.04)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组长天津市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天津市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特聘专家暨中国医学临床百家眼科学学术专家国际眼科纵览编委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科杂志审稿专家Restorative Neurology and Neuroscience国际编委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审稿专家Frontiers in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审稿专家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委员获奖荣誉天津市首批“津门医学英才”天津市首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其中主持3项),省部级课题4项(其中主持2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等国际顶尖杂志。

陈霞
主任
天津市眼科医院
0
0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眼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专科会员。1983年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之后分别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的眼科临床硕士和眼科临床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郭静秋教授和赵堪兴教授,获眼科临床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赴美国西南儿童医学中心眼科、Wills眼科医院、Johns Hopkins医院Wilmer眼科研究所斜视与小儿眼科访问学习。现已从事眼科临床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主要从事斜视与弱视的临床诊疗与教学以及临床基础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对患者的责任心,以及优良的职业素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技术精益求精,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具有很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对斜视、弱视及眼球震颤的临床与基础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在斜视、弱视、眼球震颤以及屈光不正等病症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独立处理斜弱视中的常见病和复杂疑难病症,熟练掌握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的手术操作,已门诊诊疗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眼球震颤及其他小儿眼科疾病数万人次,完成各类斜视(包括眼球震颤)手术数千例,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多次受邀担任全国眼科年会和斜视与小儿眼科年会的会议主持并作专题讲座。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2001年至2013年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华眼科杂志特约审稿人获奖荣誉曾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曾获中华眼科学会奖。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和眼科专著及译著四部。主持卫生局科研课题两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Copyright © 2020-2022 西红柿健康网(www.m8k.cn)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8503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