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心力衰竭[2]
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
②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好转。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取坐位,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多于端坐休息后缓解。
2.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长期慢性肺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在支气管黏膜下形成侧支,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3.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等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症状。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的左心衰竭血液进行再分配时,肾血流量首先减少,可出现少尿。长期慢性的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1.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2.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患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
全心衰竭: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全心衰竭。右心衰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衰竭者,肺淤血症状往往不严重,左心衰竭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二、急性心力衰竭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
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刚开始发病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病情如未缓解, 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胸部X线片显示∶早期间质水肿时,上肺静脉充盈、肺门血管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肺水肿时表现为蝶形肺门严重肺水肿时,为弥漫满肺的大片阴影。
重症患者采用漂浮导管行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心脏指数则相反。
主任医师,教授,广西医学院、海南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海南省、市医学会事故鉴定委员会资深专家,中华心血管学会海南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重症医学会海南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中国白求恩医科大学,先后在中国心血管研究所、阜外医院、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心研究所、广州孙逸仙医院心内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高原心脏病研究所工作进修学习深造。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四十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科各种危重症、难治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置、大面积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严重多脏器功能损伤的治疗有独到建树。在省内同行中为知名专家,目前其学生及徒弟遍布省内各级三甲医院二级医院,被广大患者及家属称之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著名医师,在王主任带领下目前省中医院各种危重症、心血管内科、ICU重症监护室的各种医学技术水平。"
主任中医师,教授。汉族,1956年2月出生,四川南充人,1982年1月毕业于泸洲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九三学社社员,任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委员,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委员。重庆市首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医内科),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医,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任世界中医药学术联合会呼吸病专委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名中医,硕士生导师。曾任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业务副院长,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员。被聘为重庆市干部保健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27年,具有坚实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项操作技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及肿瘤的中西医诊治,临床疗效好,从医严谨,能解决较复杂的临床技术问题,具有组织解决疑难危重病人诊治的能力,尤其专长于内科呼吸系统疾病及肿瘤的中、西医诊治,临床疗效好。尤其擅长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源心脏病、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过敏性鼻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肿瘤放化疗副反应、肝硬化、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辨证施治。临证中,努力提高临床疗效,将中医病症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展中药传统制剂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系统疾病痰多气逆症,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副反应症,对肺心病伤阴症采用“从淤论治”,采用中医标本同治配合营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运用温化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等,临床疗效好,在病人中有很好的声誉。主研国家中医管理局和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分别获重庆市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在研课题《癌痛安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为主研之一。参加《中医内科急重症手册》(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中西医结合诊疗丛书/内科急症分册》(重庆科技文献出版社)的编写,任编委,任《中华临床医学集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编审。在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6篇。1993年被重庆市教育工会授予重庆市“先进女职工”称号。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名中医专家团队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全国第三批学术传承人及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及全国优秀继承人。从事心血管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北京市中医局陈可冀名医工作站、岳美中名家研究室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多次受邀北京卫视“养生堂”“我是大医生”、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健康中国”,受邀联合国日内瓦、美国旧金山、澳洲墨尔本、澳门、台湾及全国多地大学、学术和医疗机构演讲。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调治心律失常房颤、早搏、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及冠脉支架及搭桥术后、高血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及胸闷痛、心悸、头晕等;同时运用宫廷代茶饮及膏方调理。社会任职首届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衰老学会女性健康专委会常委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获奖荣誉曾获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第一负责人获省部级奖三项,主要负责人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四项科研成果《中国宫廷医学医籍精华》、《清宫医案精选》、《走进清宫学养生》、《陈可冀学术思想及医案实录》等,发表论文百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在研或完成高血压、冠心病、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清宫医案方药等国家科技计划及省部级课题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