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主要病因为遗传,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遗传、X 性连锁隐性三种方式,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最多,显性遗传次之,X 性连锁隐性最少。 视网膜变性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常见,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一对隐性基因。若母亲只携带一个致病突变的个体,本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只有携带两个相同的致病基因,才会遗传给下一代。 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代只要有一个显性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则下一代就会发病。 X 性连锁隐性遗传: 若母亲一方带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多为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极少会引起下一代发病。 带致病基因的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的男孩均正常,女孩均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若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的男孩 50% 的概率为患者,女孩有 50 的%概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哪些人容易患视网膜变性?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视网膜变性: 父亲或祖辈有近亲结婚的人群:近亲结婚者生育的子女,患遗传病的几率是非近亲结婚者的 150 倍,若近亲结婚,其子女患病率高于普通人。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视网膜变性: 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遗传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
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会诊中心、河南省远程医学会诊专家。河南省医学会激光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200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博士学位。曾留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从事博士后工作。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2年,擅长复杂眼底病的诊断治疗,同时对结膜炎、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视频终端综合征、屈光不正、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常见眼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参加国家及省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55篇,参编著作3部,目前共培养研究生13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诊治眼底病、视网膜病、夜盲等。美国博士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基金共11项,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16篇,参编专著1部。获评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湖北省杰出青年、湖北省晨光计划学者、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医学突出贡献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点培养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