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科主任,脑血管专科主任,博士导师,留美博士后,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94年任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7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被聘为中山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初被聘任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在国内《中华医学杂志》等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八十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二项。出国后主要从事神经再生修复、功能基因和基因治疗的研究。2001年获美国NIH杰出研究奖。</p><p>现以第一负责人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八项,海外及港澳合作项目一项,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一项,以及省部基金十多项。在SCI收录的国际著名和权威杂志发表文章102篇。以第一申请者获得美国国际发明专利一项和中国发明专利二项。主编并出版专著三本,参编《神经病学》国家规范化教材二本。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结合学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以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种国内核心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p><p>擅长脑血管疾病、头痛、酒精依赖及中毒性脑病、放射性脑脊髓病、老年性及血管性痴呆、感染性性神经系统疾病、周围性神经疾病及肌肉疾病的诊治。</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副主任委员</p><p><br/></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医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毕业于中山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现为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青委会委员,陕西省卒中学会理事,陕西省卒中学会青委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帕金森病、痴呆与认知障碍、失眠、抑郁症、焦虑症、颅内感染、脱髓鞘病、周围神经病、脊髓病变、癫痫及神经内科疑难罕见疾病的诊治。研究领域:脑血管病、神经遗传变性病及头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SCI文章20余篇,担任多个国际国内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人。</p>
<p>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副院长,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全国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交流协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吉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专科委员会常委。1977年出生,吉林长春人;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至2004年在加拿大萨省大学留学,2004年回国后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至今;200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起担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分管科研工作;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2011晋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12月至今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副院长。主要科研方向: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今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博士研究生1人。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参与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出版专业译著1部(《神经病学专科培训》),任副主译;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第二版全国八年制临床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三版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神经病学》)。2011年获第十一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卫生系统第二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获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称号;2012年获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2014年被评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1993年本科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2010年获四川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研修脑血管病。2002年后在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教、研工作至现在。擅长领域:脑血管病的诊治。</p><p>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了中国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PROFEESS、PERFORM、ROCHEK、QUEST等国内外多中心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表国际、国内期刊文章(第一作者)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3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5完成人)及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完成人)各一项。</p><p><br/></p>
<p>副主任医师,教授,中共党员,医学博士。199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论文数篇,SCI收录1篇,担任神经内科病房医疗组长,擅长诊治头痛等疾病。</p>
<p>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内科专业临床32年,主要擅长急慢性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偏头痛、眩晕、失眠及冠心病的诊治。同时进行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健康管理。</p>
<p>主任医师、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兰州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同年留校至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至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会员。硕士生导师。毕业20余年以来,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术。熟练诊治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少见病及疑难病。掌握高压氧治疗方法。在抢救危重病人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神经免疫疾病。擅长各种危重疾病的抢救和治疗,如重症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梗塞、癫痫持续状态、格林-巴利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脊髓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呼吸肌麻弊、肌无力危象。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神经免疫疾病及头痛、瘫痪、眩晕、癫痫等症.年抢救及诊治门诊、住院人数约4千人。在我省率先开展了神经免疫疾病的血浆置换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系列研究等。在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坚持医学科研工作,在我省首先开展了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血ET、LPO、TNF等细胞因子的研究,同时开展了TCD、SPECT的研究,主持完成项科研多项,有四项经专家的评审填补省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通过省科委鉴定。共分别获得1992年度、1996年度、1999年度、2001年、2002年度、2004年度甘肃省医学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或甘肃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内正式公开发表论文共20余篇,分别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临床医学》、《临床荟萃》、《兰大学报》。每年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学习班学员,下级医师工作。承担兰大医学本科及专科生神经病学教学工作,每年完成理论课20学时。2005年主讲的神经病学被评为兰大第6批重点课程,2005年主讲的神经病学被评为甘肃省级精品课程。</p>
<p>主任医师、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学历,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中心神经内2科工作28年,具有系统的理论专业知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抢救诊治疑难危重病人的成功经验,能够熟练诊治脑出血、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等各种脑血管病,熟练诊治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熟练诊治脱髓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及各类中枢神经变性性疾病以及各种头晕头痛,熟练掌握了各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近年来潜心研究了“改善脑循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脑卒中患者纤溶系统动态变化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对脑血管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及抑郁焦虑症状疗效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对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三项科研获厅级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p>
<p>主任医师、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原兰州医学院医疗专业,现任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对部分疑难病例能够进行推理鉴别并进行诊治,对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熟练准确,擅长诊治脑血管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并从事医学生的教学任务及进修生的培养任务。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加完成的课题3项,其中有两项课题获奖。</p>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神经病学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4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脑血管疾病(中风)和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包括记忆障碍、认知障碍、头痛、头晕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多项,在国外SCI期刊Neurology、Cell Death and Disease、BMC Neuroscience、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Intern Med等以及国内中华系列杂志、CSCD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p>
<p>主任医师,教授,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脑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全国医师学会委员,全国脑卒中协会常委,厦门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学会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师协会副会长,厦门市华侨联合会青年委员,厦门市留学生联系会理事,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p>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病、急重症均有较高造诣,如脑血管病、头痛、肌肉病、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等;对脑电图、肌电图、神经电图、诱发电位等临床电生理学有专长;擅长CT、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任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会员和澳大利亚皇家神经科学会会员。入选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和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工作以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参编书籍4部;获得教育部、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0项。特别擅长神经系统疾病和症候如头昏(头晕)、头痛、中风(瘫痪)、痴呆、震颤、昏迷抽搐和失语等以及神经科疑难杂症的诊治。</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擅长神经病学,脑血管病、头痛、癫痫、帕金森氏病、抑郁焦虑神经症。现任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海南省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0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宣武医科进修学习,2002~2003年攻读山西医科大学与海南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研究生班,并于2007年6月获得医学硕士学位,主攻脑血管病,发表论文近20篇,曾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参与),参编著作一部。擅长诊治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癫痫、神经症等。</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副主任。1980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内科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验。1989年赴日本大阪府成人病中心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先后担任科教处副主任、附一院卫校校长兼书记、教育处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信息处处长、社区卫生处处长。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含sci)三十余篇。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二项,苏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二项等多个奖项,先后培养研究生18名。现任苏州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内科副主任。擅长头痛、头晕、癫痫、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p>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后备人才培养对象,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安徽省医学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基金5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要擅长脑血管病、头晕头痛、疑难病症的诊治。<br/>
<p>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中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15年余,擅长眩晕症(耳石症等)、偏头痛、中风、面瘫、失眠以及颈肩腰腿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p>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技术特长:从事临床工作30年,擅长对脑血管病、癫痫、头痛头晕、重症肌无力及肌肉疾病诊断与治疗,对临床上一些疑难杂症有独特经验。2012年获得安徽省第一届江淮名医称号。数次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