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脑血管病防治中心主任,全国脑血管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总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和《离子通道与心脑血管病》,参编著作10余部。</p><p>从医40余年,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临床、基础和预防研究工作。首次提出长沙为世界脑血管病高发区之一,在国内同领域中产生较大影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等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脑血管病、偏头痛、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p><p>承担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系列研究”、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心脑血管病高发区社区人群预防研究”和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干预研究”,承担863课题“脑卒中遗传资源中心库的建立及利用”、卫生部课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前后微栓子变化与临床关系的研究”和省卫生厅课题“长沙市社区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进一步研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次,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系列研究”科研成果获湖南省医药卫生一等奖及湖南省科委二等奖,“载脂蛋白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科研成果获2004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2003年度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p><p><br/></p>
<p>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一区主任。第七届广西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右江医学院兼职教授。曾到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内科等地进修学习。对神经内科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例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参与10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奖,主持完成市级科研项目《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并获钦州市医学进步二等奖。在省级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撰写的《甘露醇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及分析》荣获钦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p>
<p>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主任,医学硕士,硕士导师。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神经免疫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负责人。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脊液细胞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分配于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教研工作。198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期间并担任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8年。1997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我院任神经内科主任,为我院神经内科主要创始人之一。2001年晋升为神经病学主任医师、教授。</p><p>从医近30年,一直坚持临床一线。凭着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摸爬滚打出来的丰富临床经验,独特的医道见解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获得同行专家的认可及广大病友高度赞誉。享有省内专业领域屈指可数的知名专家称号。正由于他的公认医术,请他会诊的足迹遍及邻省及省内的各个县市。热爱教学工作,也善于教学活动,他愿意将其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平常经验的积累与大家分享。授课之生动,条理之清楚,表达之准确,留给学生的感受是有趣、深刻和难忘。担任科室主任已经十年,神经内科由小变大,科室力量由弱变强,实现了跨越发展。现发展已有全日制急诊、门诊、病房。</p><p>其中年门诊量已达6-7万,病床80余张。科室综合实力为中南大学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复评高分通过作出了关键性贡献,成为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重要一员。科研工作也有一定成绩,先后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项目基金课题研究,获省卫生厅成果奖一项,省科委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三篇,主编著作一部,参编8部。每年主持、主讲国内学术讲座3-4次,省内各种学术讲座20-30次,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连续招收十届,招收研究生40余名,已毕业30名,正培养10余名。</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1995年7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遗传退行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上,扎实掌握了与神经科临床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神经科临床经验,擅长于脑血管病、头痛、癫痫、神经遗传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科常见病与疑难病的诊治。</p><p>2002—2005年,在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明确了苏素-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对ataxin-3的共价修饰作用(本研究结果在国际上属于首创),熟练掌握了蛋白质功能研究技术。目前正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参编专著2部。</p><p><br/></p>
<p>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病学博士,高级心理咨询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卒中、脑膜炎、头痛、头晕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善于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诊治。余篇,著作1部。</p>
<p>哈医大一院神经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及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卒中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医学会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心理、眩晕/头晕疾病、偏头痛。</p>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1991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秦皇岛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我市开展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擅长治疗头痛,头晕,脑梗塞,脑炎及其他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p>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神经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广西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和广西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脑电图学组委员。2009年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学习。2012年曾到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医学院学习。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吸收国内外最新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解决本专业较复杂和疑难问题。擅长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头痛、眩晕、脊髓病、癫痫、格林巴利综合症、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对急危重、疑难病人的抢救治疗和老年人疾病的诊治。主持和参加广西省级和卫生厅课题4项、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课题《水通道蛋白-9与缺血性脑水肿的相关性研究》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和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分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医学硕士。990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03年到北京博爱医院进修学习。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吸收国内外最新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解决本专业较复杂和疑难问题。擅长神经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对脑梗死、眩晕症、偏头痛、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脑出血、脑炎等的诊疗有独到之处。获广西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4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目前在研卫生厅课题研究1项。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医学专业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论著15篇,获2008、2011、2012年度医院科技拔尖人才。</p>
<p>主任医师,教授,神经病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意大利罗马生物医学院附属医院学习神经疾病诊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缺血性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p><p>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脑血管疾病、眩晕、头痛、脑炎的诊治,在癫痫、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等方面亦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疾病介入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动脉内溶栓,颅内和颈部动脉支架成形术等神经介入诊治手术。对神经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参与编写神经病学专著1部。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p><p><br/></p>
<p>神经病学副主任医师,湘雅三医院人力资源部/党委教师工作办副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身心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5年起至今,扎根于一线临床,在神经内科门诊、病房、教学、专科急诊多个岗位轮转工作,对于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疾病尤其是神经内科罕见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同情心,在病房带组期间深受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获得大量锦旗、感谢信,赢得病友及医院同事良好的口碑。在医院工作以来先后荣获“优秀团员”、“医院信息系统优秀第一责任人”、“优秀总佳院”、“优秀共产党员”、“医院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在国家有难时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请战:2008年奔赴四川汶川参与抗震救灾、2020年奔赴湖北武汉抗疫最前线,负责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荣获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湖南好人"称号,荣获湘雅三医院“抗疫先进个人"称号。截止目前,发表医学相关论著7篇,其中SCI1 4篇,Medline 1篇,CSCD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排名第2)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承担多层次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带教实习任务,同时担任神经病学进修医师、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p>
<p>主任医师,门急诊办公室主任。善于运用中医辨证、辨病和体质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性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胃肠功能紊乱、高脂血症、脂肪肝、失眠、偏头痛、老年痴呆、慢性鼻咽炎等疾病状态的调理</p>
<p>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28年。现任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内蒙古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内蒙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内蒙医学会基本药物专家组成员,包头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核心期刊杂志编委。华西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晕、癫痫、帕金森、睡眠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工作后参加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其中5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家十二五项目,3项国家十三五项目,1项国自然项目,多项省市级项目。获得内蒙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包头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课题“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经专家评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关文章在《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并获奖。所做系统评价“Fluoxetine for tics in Gilles de la Tourette s syndrome”在英国《Cochrane Library》发表,并应邀参加2004年在渥太华举办的Cochrane Collaboration会议。发表论文53篇,4篇被SCI收录,参编专著5部。自2005年始,带硕士研究生,被包头医学院授予“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称号。曾先后获得“包头市优秀教师”、包头医学院科技先进工作者”、“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十佳医生、先进个人”、“科技论文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后,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任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卫计委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察专家,四川省医学会神经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循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医学会神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神经疾病遗传和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研究。近年主持或作为第一主研承担20个课题,公开发表论文论著6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p>
<p>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硕士。现任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陕西省癫痫协会理事,陕西省“渐冻人”协会理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痴呆与认知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周围神经病、脊髓病、头痛、头晕、癫痫、抑郁症、焦虑症、脱髓鞘病、神经系统变性病等疾病以及神经内科疑难少见疾病的诊治,并且擅长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的诊断,尤其是肌电图、诱发电位的检查及诊断。主持及参与多项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近年发表文章10余篇。</p>
<p>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12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病学专业,擅长脑血管病、眩晕、头痛、癫痫、颅内感染、帕金森病等的诊治及神经内科各种急重危症和疑难疾病的处理;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方向1年,熟练掌握脑血管造影诊断、颅内静脉窦测压术等介入手术;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5篇。</p>
<p>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年任神经内科主任。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包头市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包头市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包头市青年科技标兵。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6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先后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1997年开始在国内神经科率先用功能磁共振研究脑梗死缺血半暗带,2004年用磁共振T2*成像研究超早期脑出血的诊断,提出了偏瘫患者采用一站式磁共振诊断流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的方法。在自治区较早开展了神经康复治疗,先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康复中心和意大利罗马Santa lusia医院进修学习。2005年被评为内蒙古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8年评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首批青年技术带头人。社会兼职:内蒙古自治区神经病学会委员。专业特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神经内科各种疑难重症及神经康复治疗等。<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副主任医师。1984年从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毕业后至今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长期从事神经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期间在华西医院及及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学习。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神经系统疾病危急重症病、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头痛、癫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先天性脑部病变等的诊断及治疗,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前致力于脑卒中的研究及擅长头痛头晕和睡眠障碍疑难杂症的诊治。主持昆明市科学技术局的研究项目《颅脑创伤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心房利钠肽、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发表在《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第5卷、第5期;2009年课题“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临床研究”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者);参编《实用神经内科学》/舒惠蓉等编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任第六主编;参编《神经内科疾病理论与临床诊治》/陈建等主编,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9,任第一副主编;多次被评为医院及昆明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医院及昆明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副主任委员;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分会第一届常委;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员;云南省医院协会医用氧舱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神经内科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和昆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昆明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神经病学专业鉴定专家。</p>
<p>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务处副处长,卒中中心常务副主任,眩晕门诊负责人。</p><p>★研究方向为前庭系统基础研究和眩晕类疾病临床诊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特别在在眩晕/头晕类疾病、睡眠障碍,脑血管病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p><p>社会任职</p><p>陕西省医师协会医疗风险专委会常委兼秘书</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青年副主委</p><p>陕西康复医学会眩晕专委会副主委</p><p>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专委会委员</p><p>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眩晕分会青年常委</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专委会常委</p><p>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委会眩晕学组常委</p><p>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青年委员</p><p>西安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p><p>《中国前庭性偏头痛专家共识2018》、《中国前庭功能检查专家共识2019》、《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参与/执笔专家</p><p>获奖荣誉</p><p>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R5/9)</p><p>获陕西省人民医院“新技术新业务”3项</p><p>科研成果</p><p>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p><p>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4项。</p><p>独著1部、参编专/译著6部。</p><p>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一作/通讯10篇),SCI收录14篇(一作/通讯4篇)。</p><p>进修经历</p><p>2014年9月-2015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