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曾于2014年赴美国访学。擅长神经精神系统常见疾病,尤其擅长心身疾病和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诊治。</p><p>社会任职</p><p>南充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p><p>中国医师学会精神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p><p>四川省心理学会心理治疗分会副会长</p><p>四川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p><p>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p><p>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p><p>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学组委员</p><p>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p><p>四川省卒中学会理事</p><p>南充市健康巡讲专家</p><p>《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编委</p><p>获奖荣誉</p><p>教学名师</p><p>优秀班主任</p><p>科研成果</p><p>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四川省卫生厅、教育厅和南充市科技局科研课题,并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p>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p><p>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p><p>进修经历</p><p>2014年9月-2015年1月美国</p><p><br/></p>
<p>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生导师,1983年于湖南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嗣后于湖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在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潜心于临床医疗工作。对于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眩晕症、偏头痛、颅内感染、癫痫、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重症肌无力、脱髓鞘疾病、老年性痴呆等变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以抑郁和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少见病、疑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脑血管疾病、痴呆、眩晕、头痛、抑郁和焦虑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善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看病认真、仔细、严谨、敢于负责任;能够详尽地收集和记录病人的各类临床资料,坚持观察和随访各类疑难病人;临床思路开阔、严谨,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关心、爱护病人,深受病人欢迎。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的研究工作。参加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危险因素的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课题。多次参加脑梗死药物治疗的全国性多中心研究。多次参加卡巴拉汀、多奈哌齐、美金刚等治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全国性多中心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指导博士研究生6名。<br/>社会任职<br/>湖南省和长沙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脑干部医疗医保药物评审专家库成员湖南省生物制品不良反应鉴定专家库成员<br/>获奖荣誉<br/>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br/>科研成果<br/>从事脑出血、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并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2部。承担和参加多项卫生部、省科委、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p>
<p>神经病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作20年,2017年获广东省首届南粤好医生称号。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性痴呆医养融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脑与脊髓损伤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卒中组织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组成员。是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Brain Research等多种期刊审稿专家。主攻方向主要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神经变性病。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市、博士后、卫生厅基金项目研究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2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其中2014-2019年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5.18分。</p>
<p>出生于1982年 政治面貌 九三学社 职务 责任主治医。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先后在国家、省级医疗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现任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神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齐齐哈尔市脑卒中学会委员、黑龙江省睡眠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脑血管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脑小血管病专委会委员</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1990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分别担任医师、总住院。1997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02年晋升为副教授。从事癫痫、肌病、脑血管疾病和血脂相关性的研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神经病学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疾病(中风)、头痛、颅内感染、癫痫、肌病等神经科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已发表论文10多篇,参编多部专著。</p>
<p>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神经内科专业主任医师,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医务科主任兼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卒中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志愿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专科会员,中国卒中学会高级会员,专业简介:特别擅长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从事急诊和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先后到江西省人民医院及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专修神经内科专业。</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江西省)分会委员</p><p>江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p><p>赣州市保健学会脑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p><p>江西省睡眠医学会睡眠障碍委员会常务委员</p><p>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赣州分会老年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p><p>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p><p>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赣州分会委员</p><p>江西省抗癫痫协会理事</p><p>江西省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p><p>江西省卒中学会缺血性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p><p>获奖荣誉</p><p>2021年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p><p>赣州市卫生健康“十百千”人才(神经内科专业青年骨干人才)</p><p>2020年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之“群众身边好党员”</p><p>2020年11月协助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暨示范防治卒中中心(江西省首家医院)</p><p>2020年12月被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评为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基层医师)(全国唯一)</p><p>2020于都县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p><p>2020于都县委县政府优秀医务工作者</p><p>2019中国医师节赣州市卫生健康委优秀青年医生</p><p>2019和2020年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红手环志愿者和中风120特别行动组中风120英雄称号</p><p>2018赣州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对象(神经内科专业)</p><p>2016年度县委县政府突出贡献医务工作者</p><p>2014年度于都县卫生系统优秀医生称号</p><p>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及优秀医生、优秀中层干部称号</p><p>科研成果</p><p>工作之余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科研及撰写医学论文,多次代表医院参加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全国学术年会交流学习并发表论文,2014年第一作者主持的课题《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获得赣州市科技局的立项项目并结题,2020年第一作者主持的课题《院前卒中健康教育联合院内流程优化对县级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影响》获得赣州市科技局的立项项目,并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赣州市科技局神经内科专业课题5项,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期刊发表神经内科专业论文10余篇。</p><p>进修经历</p><p>2014年5月-2014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辅导医生:董强和赵重波教授</p><p>2012年1月-2012年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辅导医生:吴晓牧和曹文锋教授</p><p>工作经历</p><p>2004年5月-至今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本科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p><p><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1993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曾作为科室骨干在上海华山医院、瑞金医院学习、进修。目前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委员。擅长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放射性脑病及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主持睡眠障碍、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课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p>
<p>主任医师,教授,1949.4,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河北省神经科学会委员,唐山神经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多次临床进修学习,在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神经危重症的抢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对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癫痫等有好的疗效。主持和参与科研6项,曾获河北省科技成果1项,唐山市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家和省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p>
<p>复旦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从事神经内科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悉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病、头痛、头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等诊治,尤其擅长帕金森氏病、肌张力障碍、神经免疫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等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主持或参与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曾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与编写著作4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发表学术论文近7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会任职,担任《中华神经科杂志》等杂志编委。</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治医师,针灸推拿医学硕士。擅长推拿整脊、小儿推拿、针刺、艾灸、放血、拔罐等,治疗颈肩腰腿痛,脑血管后遗症,头痛,睡眠功能障碍,面神经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痛经,胃肠道功能紊乱,泌尿系统疾病等内外妇儿常见疾病。现任河北省针灸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减肥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 </p>
<p>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国际头痛联盟中国分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头面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专业26年,具用较深厚的专业和相关的医学理论造诣;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救治、疑难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引进和开展脑血管病介入、特异性免疫吸附等新技术和新方法,比较善于利用各种成熟的技术和方法解决患者的疾病,尤其近年来对头痛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曾先后在江苏淮安第一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助教、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等。曾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市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近200篇论著,主编、副主编、参编10余部教材和专著,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解放军医学奖、解放军教学银奖等多项奖励。</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委员</p><p><br/></p>
<p>2013年毕业至今就职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擅长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神经系统疾病及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此外善于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各种症状。<br/>工作经历<br/>2013年8月-至今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br/>教育经历<br/>硕士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br/>本科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p>
<p>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方医院头痛中心负责人、“头痛和颅压异常”专业组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CNS Neuroscience&Therapeutics、Neuropharmac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项;《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专家组成员。</p><p>社会任职</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p><p>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p><p>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痛分会副主委</p><p>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头痛学组副组长</p><p>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p><p>《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专家组成员</p><p>获奖荣誉</p><p>获“白云名医”称号</p><p>科研成果</p><p>5篇代表性论著:</p><p>Yabin Ji*,Qiang Gao*,Yinzhong Ma*,Fang Wang,Xixi Tan,Dengpan Song,Ruby L.C.Hoo,Zening Wang,Xin Ge,Hongjie Han,Fuyou Guo,Junlei Chang;An MMP-9 exclusive neutralizing antibody attenuates blood-brain barrier breakdown in mice with stroke and reduces stroke patient-derived MMP-9 activity;Pharmacological Research,2023,190:106720(共同一作)</p><p>Ji,Ya-Bin;Gao,Qiang;Tan,Xi-Xi,et al.Lithium alleviates blood-brain barrier breakdown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by upregulating endothelial Wnt/β-catenin signaling in mice.,Neuropharmacology,2021,186(0):0-108474.</p><p>Dengpan Song*,Ya-Bin Ji*,Xiao-Wen Huang,et al.Lithium attenuates blood–brain barrier damage and brain edema following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via an endothelial Wnt/β-catenin signaling-dependent mechanism in mice.CNS Neurosci Ther.2022;28:862–872.(共同一作)</p><p>Ji,Ya-Bin;Tian-xi Wang,Qiang Gao,et al.Normalization of non-canonical Wnt signalings does not compromise blood-brain barrier protection conferred by upregulating endothelial Wnt/β-catenin signaling following ischemic stroke.CNS Neuroscience&Therapeutics 2021,27:1085-1096.</p><p>Ji,Ya-Bin;Zhuang,Pei-Pei;Ji,Zhong,et al.TFP5 is comparable to mild hypothermia in improving neurological outcomes in early-stage ischemic stroke of adult rats.,Neuroscience,2016,343:337-345.</p><p>进修经历</p><p>2018年10月-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p><p>工作经历</p><p>2018年4月-至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主任医师</p><p>2015年5月-2018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治医师</p><p>2012年7月-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生物医药与技术</p><p>博士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病学</p><p><br/></p>
<p>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临床硕士,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p><p>擅长周围神经疾病和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应用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面肌抽搐、痉挛性斜颈和慢性偏头痛。</p><p>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1996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分配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扎根临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2002至2005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攻读临床硕士学位,200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进修肌电图,2014年赴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研修,接受神经内科急重症短期临床训练,2016年到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学习肉毒毒素治疗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热爱医学教育,被评为福建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先后承担多项省厅级科研课题。</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分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唐丽丽主任先后在美国纽约斯隆凯瑟琳癌症纪念医院和加拿大汤姆贝克肿瘤中心学习。在美国纽约斯隆凯瑟琳癌症纪念医院期间,曾师从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创始人Jimmie Holland教授学习,掌握了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先进的医疗技术,建立了国内第一家心理社会肿瘤学科室,并致力于在全国推广心理社会肿瘤学学科,已帮助山西、山东、河北、新疆等地的肿瘤医院建立了肿瘤心理科。唐丽丽主任在临床上主要承担肿瘤患者康复和姑息治疗中疼痛和心理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以及运用认知疗法、放松训练、集体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等方法和技术治疗肿瘤患者因疾病及其治疗而引起的焦虑、抑郁、疲劳、失眠、疼痛、谵妄等问题。积极推动肿瘤综合治疗及疼痛多学科诊治的发展。此外,对于肿瘤患者难治性疼痛、顽固性恶心呕吐、肿瘤患者谵妄等疑难重症有独到的诊治。唐丽丽主任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心理痛苦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医患沟通技术的培训与研究。唐丽丽主任重视心理社会肿瘤学在我国的推广、培训与教育,通过她的组织及协调,在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资助下,我科已完成了10门IPOS网络在线继续教育心理社会肿瘤学核心课程的翻译工作,为我国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学习平台,对心理社会肿瘤学在我国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她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与国际接轨,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心理社会肿瘤学大会等行业内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大会发言或担任论坛主持人,还受德国弗莱堡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香港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的邀请,进行心理社会肿瘤学学术讲座。她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如医患沟通技术、晚期癌症患者症状管理等,并与德国、台湾、加拿大、国际巴林特联盟资深的培训师合作,对国内的临床肿瘤科医师进行“告知坏消息工作坊”、“巴林特小组”、“CALM工作坊”等培训,致力于提高临床医生心理社会肿瘤学技术的提高。<br/>社会任职<br/>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身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卫生联盟核心成员,北京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担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Psycho-oncology》等杂志编委。<br/>科研成果<br/>近三年承担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一项,项目名称:集体心理治疗在早期肺癌和胃癌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对照研究;首都特色临床应用研究一项,项目名称:集体心理治疗在结直肠癌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对照研究。主要著作1、王亚朋,庞英,唐丽丽等.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7):490-4952、庞英,FICHER Irmela,KOCH Maike,FRITZSCHE Kurt,唐丽丽.乳腺癌患者的心身症状与生活质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257-2613、庞英,唐丽丽*,宋丽莉.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疼痛调查分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6)4、唐丽丽,王建平主编.心理社会肿瘤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55、Wuensch A,Tang L,Goelz T et al.Breaking bad news in China-the dilemma of patients'autonomy and traditional norms.A first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for Chinese oncologists and caretakers.Psycho-oncology.2012(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DOI:10.1002/pon.3112)6、庞英,唐丽丽*.肿瘤患者谵妄的诊治原则.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0):586—5897、Lili Tang,Yening Zhang,Ying Pang,Haiwei Zhang,Lili Song.Valid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Distress Thermometer in Chinese Cancer Patients.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1,23(1):54-588、张叶宁,张海伟,宋丽莉,唐丽丽.心理痛苦温度计在中国癌症患者心里痛苦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897-9029、洪晔,王建平,梅艳丽,张海伟,唐丽丽.集体心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2):761-76510、唐丽丽主编《肿瘤患者身心重塑与功能锻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11、唐丽丽主编《冥想》,解放军卫生音像出版社,2010,1112、Lili Tang,Janet de Groot,Barry D.Bultz.Psychosocial Oncology in Chin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9,8(3):123-128</p>
<p>保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在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内科,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心内科,接受过丹麦steno糖尿病教育中心培训,山东医科大附属省交通医院进修神经内科、神经康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年余,其中神经内科专科临床工作21年余。临床擅长脑血管病及康复治疗,如头痛、头晕、癫痫、帕金森、脑囊虫、脑炎、周围神经病及肌肉疾病、睡眠障碍等神经内科疾病。现任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癫痫协会常务理事,云南女医师协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应急心理救援与心理健康促进医师分会委员,保山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获保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完成县、市级科研项目4个,分别获二、三等奖。</p>
<p>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西安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劳动模范。曾在德国洪堡大学夏洛蒂医学院进修学习。现任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暨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医师分会西部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委员会委员;省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西安市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组常务副组长;省级机关公务员健康知识咨询指导专家;《国际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等职。</p><p>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对本专业常见病、疑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诊断国内第一例桥本氏脑病;在西安地区率先诊断腺粒体脑肌病,CADASIL等疑难病例;开展颅内血肿等微创手术二十年疗效显著;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rt-PA静脉溶栓疗法;作为省内开展最早的神经疾病重病监护病房(N-ICU)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危重病人抢救经验。</p><p>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六项。参加全国临床多中心对照研究多项。以第一完成者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各一部。</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