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AOSpine中国区会员
专业特长:
专门从事脊柱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5年,擅长及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创伤及脊柱畸形的诊断与治疗。观察脊柱侧凸畸形椎弓根的解剖特点,提出椎弓根的形态学分型及螺钉植入困难时解决方案。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实行一期全麻下牵引结合颈椎前路减压的治疗方案;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结合目前内固定技术理念及椎体骨折愈合理念的转变,积累大量病例治疗经验,实行后路手术解决重度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达到了对脊柱骨折减压、固定的目的。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数年,疗效确实,已发表文章及承担相关课题。
近年分别于南京鼓楼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学习脊柱侧弯、后凸等畸形疾病、颈椎病人工间盘置换的非融合技术及脊柱外科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于2014.5-201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及南加州大学脊柱外科中心进修,系统掌握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方案的选择,包括手术治疗的时机,微创治疗技术(间接减压、显微镜下减压及侧路镜下减压)及其适应证选择。应用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
2016年1月参加由中国医师协会同北美骨科医师协会合办的脊柱外科脊柱外科医师高级培训班(CAOS-NASS Course&Workshop Advaced Techniques in Complex SpineSurgery),再次接受复杂脊柱外科手术的系统理论培训及尸体操作培训,获得证书。
教学工作:
承担每年五年制、七年制骨科学脊柱外科的教学工作。
担任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聘任的临床医学院2015级本科生班主任。
社会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SICOT)微创外科学会委员
中华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委
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杂志(SCI)青年编委
《JBJS》杂志中国区编委
获奖荣誉
2008年6月参加吉林省赴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获得吉林省卫生厅颁发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荣立吉林省政府颁发的“吉林省赴四川地震灾区抢险救援个人二等功”
2008-2009年,后路手术治疗伴有脊髓空洞症的脊柱侧凸畸形,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
2007-2008年,节段性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一次手术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畸形,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
科研成果
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各级研究课题十余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布核心期刊及SCI文章数十篇。
纵向:
1,可注射电活性聚离子复合水凝胶依次释放抗炎药与神经调节剂修复脊髓损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2018),25万,负责人
2,骶骨三维固定增强脊柱骨盆尾端锚定的效应和生物力学机理研究(C10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研基金(2014-2016),24万,第一参加者
3,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研究,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450060481108)2012年,5万,负责人
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长春市社会科学发展计划(3D513C383429)2012年,2万,负责人
5,吉林省卫生厅科研课题(2009.12-2010.12),应用“pediculoplasty”法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形态学及力学研究2010年,1万,第一参加者
6,ERK通路在脊髓损伤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研基金(3D511B693428)2011年,4万,负责人
7,IGF-1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吉林省卫生厅重点科室基金(2009Z086)2009年,2万,负责人
横向:
1,颈椎内固定系统临床验证,四川阿尔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3,12-2014,12,20万。20140311,3R214503428
2,脊柱内固定系统临床验证湖南恒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5万20141226,3R214ZZF342
3,骨小梁金属融合器临床验证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7,27.9万20151120
文章:
1.Shi bo,Fu Changfeng※,ERK1/2Pathway-Mediated Differentiation of IGF-1-Transfected Spinal Cord-DerivedNeural Stem Cells into Oligodendrocytes.Plos One,2014;9(8):1-8.(IF:3.534)
2.Bo Shi,Jianxun Ding,Xiuli Zhuang,Changfeng Fu※,Drug-Incorporated Electrospun Fibers Efficiently Prevent PostoperativeAdhesion.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15;21(15):1960-1966.(IF:3.435)
3.Zhiming Song,Bo Shi,Jianxun Ding*,Xiuli Zhuang,Xiaonan Zhang,Changfeng Fu*,XuesiChen.Comparative Study of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Tendon Adhesion usingElectrospun Polyester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Degradation Kinetics.ScienceChinaChemistry.2015;58(1):1–10.(IF:1.695)
4.Zhiming Song,Bo Shi,Jianxun Ding**,Xiuli Zhuang,Xiaonan Zhang,Changfeng Fu**,Xuesi Chen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Tendon Adhesion by Biodegradable ElectrospunMembrane of Poly(lactide-co-glycolide).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5;33(4):587-596.(IF:1.835)
5.Bo Shi,Jianxun Ding*,Xiuli Zhuang,XuesiChen,Zhihao Niu,Changfeng Fu*Multifunctional Three-Dimensional Scaffoldsfor Spinal Cord Injury Therapeutic.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15(213),e8-e152(IF:7.705)
6.ZHI-YU ZHANG;CHANG-FENG FU※;YING-XINYANG;LI-QIANG WANG;YAN CUI;YI LIU,Long-term OutcomesFollowing En Bloc Resection for Sacral Tumo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93Cases,Orthopaedics 2011,34(8):403-407(IF:1.098)
7.BO SHI,CHANG FENG FU.REPAIR,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NEURAL REGENERATIONRESEARCH,2015,12(10):1953-1975.(IF:0.22)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5日 14:04 内容来源:网络 转载来源:www.xhsj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