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翼状胬肉?所谓“胬”指的是一种肉状的物体,所以,顾名思义,翼状胬肉就是长的像昆虫翅膀的肉状物体,它一般生长于眼球表面,由球结膜向角膜延伸,可以理解为其生长的方向一般是从眼球白色的部分朝向黑色部分延伸[1][2]。哪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可能提示得这个病?翼状胬肉体积较小时,许多患者仅可在照镜子时,发现眼球表面翅膀样的新生的异常物体。主体呈现白色,内含有红色小血丝。或有轻微眼球异物感、眼红等。严重者而后可能出现视力下降、重影、眼球运动障碍等[1][3]。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遗传物质改变等因素有关,多见于成年、老年人及长期户外劳动者,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2]。有哪些分类或分型?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可以分为进展期和静止期,不同分期患者临床表现不一样,其治疗方式也不同。进展期翼状胬肉生长较快,且充血后会变肥厚,患者此时症状通常较为明显,如眼内异物感、视力明显下降等。此时,治疗上更倾向于手术治疗。静止期翼状胬肉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病灶变透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仅表现为眼部新生物[1]。 如何治疗?本病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抗炎药、抗代谢药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能治愈吗?本病可以治愈,但是存在复发的可能。本病的患病情况如何?本病不同区域患病率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高海拔、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患病率较高。我国广东地区患病率约为 16.54%,西藏拉萨及林芝地区为 22.79%,云南怒江地区为 4.4%,宁夏银川地区为 6.16%[1]。本病会遗传吗?会传染吗?本病不是遗传病,但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本病不会传染。
浙江大学医学院眼科学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白内障中心访问学者。从事眼科工作10余年。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基金3项。参与国家及省厅级课题10余项。累计发表国际SCI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5篇。获2016年医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医疗专家称号。
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眼科工作25年,擅长圆锥角膜,疑难角结膜感染、免疫角膜病,眼部过敏,干眼,泪道疾病、以及其他外眼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并在复发性翳状胬肉、羊膜移植及各种泪道疾病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在角结膜疾病的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研究,LASIK术后角膜神经修复,羊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病、过敏性眼表疾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学组委员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干眼病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眼科科分会眼底病和感染性眼病分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委员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了《活体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谱》《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阿米巴角膜炎诊断与治疗》《同仁角结膜病例精粹》《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同仁眼科手册》等编著。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理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美容整形技术与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学美容与皮肤健康专业委员会会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硕士毕业,天津医科大学博士毕业,曾于上海九院研修眼睑眼表疾病及整形,完成各类眼病及眼整形手术近万例,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好大夫在线平台评为中国年度好大夫。擅长眼整形及各类眼睑、眼表疾病诊治及其手术、泪囊炎、白内障手术。双眼皮手术、眼袋、开眼角、上睑下垂、眼睑皮肤松弛、泪腺脱垂、眼睑色素痣等各种眼睑肿物、倒睫、翼状胬肉、眼睑内外翻、角结膜肿物、霰粒肿、麦粒肿、泪囊炎、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复杂眼睑外伤、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种类型常见眼部手术完成近万例,复发率低。于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SCI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两项。社会任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理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美容整形技术与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学美容与皮肤健康专业委员会会员。获奖荣誉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好大夫在线平台评为中国年度好大夫。科研成果于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SCI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