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病因明确,是由于大脑小血管的闭塞所致。 为什么会得腔隙性脑梗死? 研究显示造成血管堵塞的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栓以及吸烟、高脂血症等,都可能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高血压:大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压是发生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的直接病因。高血压导致小血管壁发生变性使小动脉阻塞,还可能会导致大脑血管的异常,使侧支血流减少,进一步加重腔隙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动脉硬化表现为动脉结构的破坏或血管坏死。此外还会出现管壁的增厚和管腔的狭窄。大脑局部血流减少,从而出现腔隙性脑梗死。 糖尿病:研究显示,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视网膜、大脑等的小动脉梗死性病变。此外,糖尿病患者血液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增强,进一步加重脑的血流供应不足,加重腔隙性脑梗死。 栓子:来源于其他器官的栓子堵塞大脑小动脉,也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如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等,这些栓子可随血流到达脑部,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其他因素: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因素可改变脑血流供应的因素,也可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产生影响[5]。 哪些人容易得腔隙性脑梗死?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可以预防的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如肥胖、饮酒、吸烟等。 很难预防的因素: 疾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 遗传因素:基因改变导致的影响小血管的疾病。
现任大庆市第四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应用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对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颈肩腰腿痛的治疗,面瘫的针灸治疗,疗效独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留美学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2019年)、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201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获得者。担任中国卒中学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卒中学会会长、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主持课题20余项,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8项等。在2016年作为项目主持者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于2018年作为项目参与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脑血管病领域SCI论文50余篇,JCR Q1区27篇,论文引用次数700余次,在Stroke、ATVB、Cardiovasc Res、FASEB J等发表研究成果受到同行专家好评,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近20项脑血管病相关指南制定。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