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内科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兼秘书、亚太肌病中心理事、世界肌肉协会、国际神经病理协会会员和德国神经病理协会和德国肌肉病协会的会员。198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84-1986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工作,1986-1989年在北大医院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导师:陈清棠教授),论文题目:《正常人神经肌肉接头的增龄改变》。1989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89-199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聘为主治医师。1992-1996年后在德国埃森大学神经病理研究所攻读神经病理专业的医学博士,重点研究神经肌肉的病理诊断,1996年6月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导师:L Gerhard教授),论文题目:《中枢神经系统淀粉样瘤的病理和发病机制》。此后在德国美茵滋大学师从Goebel教授作为客座医师继续进行神经肌肉病的病理研究。1997年回国在北大医院进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主要通过病理研究诊断神经内科疾病,重点在于周围神经病和肌肉病的病理和基因研究。社会任职社会兼职包括亚太肌病中心理事、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肌肉病学顾问,卫生部"全国临床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命题专家组神经内科组长。北京市罕见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杂志编辑委员。获奖荣誉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3年9月26日荣获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第六届“国之名医”之“卓越建树”称号。科研成果所带领的研究梯队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4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周围神经病、肌肉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和基因诊断。在国内率先诊断了约40多种罕见病。负责翻译和主编了6部专著。先后获得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大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的资助。目前负责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一项、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课题一项和国家十二五重大课题一项。培养毕业50多名博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教授,省级专家,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指导老师。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曾在北大第一医院儿科、北师大心理学系进修培训学习。以小儿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癫痫、脑炎、智力低下、发育落后、矮小症、肌营养不良、肌无力及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学习困难、心理行为异常等疑难病症。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经验丰富。社会任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常务理事,儿科专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专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常委经方分会常委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专业常委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心理行为组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保健专业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科研成果科研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