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行政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骨科首席科学家,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第一军医大学临床七年制,骨科学博士。 美国Kansas University 和Maryland University 双博士后。美国纽约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全美骨科排名第一)和德州Baylor 医学院双骨科临床fellow,Columbia University、Cornell University、Texas University 和Southwestern 医学中心访问教授。 2011 年广东省援建西藏优秀医疗队成员。 20年临床诊疗经验,已为数千名病患解除病痛,专业理论扎实,手术技术精湛,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熟练掌握国内和国际最优的专业技术,先后在纽约HSS(全美骨科排名第一)和德州医学中心等地做关节外科临床fellow,师从多位世界著名关节外科大师,擅长关节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和人文关怀。 医疗特长: 紧随国际最优关节外科手术技术:精准关节置换,无痛关节置换和快速康复治疗,为广大病友提供更优质的技术和人文服务。手术技术与国际级关节外科大师同步,技术特色: (1)率先在国内开展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病保髋保膝新技术新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2)率先在国内开展无痛关节置换和术后快速康复治疗,手术当天即可下地,快速康复术后只需3-5天就可出院回家休养。 (3)率先在国内开展导航辅助下关节置换手术,精准关节置换。 (4)率先在国内开展外侧入路外翻膝关节置换手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畸形矫正更优,关节功能更好。 (5)选用与欧美主流关节外科医生同样的关节假体产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关节假体,充分保证术后疗效。 (6)术中精准细致轻柔操作,安放假体位置极为准确。 (7)绝大多数病人采用腰麻+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术后镇痛好,病人术后恢复迅速。 (8)术中操作标准规范,手术副损伤极小,出血少,不放引流管,减少手术感染等并发症可能。 (9)术后极为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帮助病人快速有效的康复。 科研情况: 长期从事骨与软骨再生医学方向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以生物活化技术开发构建临床可应用的新型骨与软骨生物复合修复材料。 (2)利用新型复合生物材料及多种干细胞和生物因子促进骨骼组织再生 (实验室,动物模型及前期临床应用)。 (3)骨与软骨再生的分子机制。 (4)干细胞在骨及软骨再生中的应用。</p>
<p>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中山大学医学硕士。</p><p>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p><p>广东省创伤骨科学会髋部与骨盆损伤学组委员;</p><p>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分会常委;</p><p>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粤港澳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p><p>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膝关节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p><p>广东省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学组委员;</p><p>广州市医学会、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p><p>美国SCI杂志《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asearch》审稿专家;</p><p>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委;</p><p>广州第16届亚运会运动医学专家。</p><p>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四、五医院工作20年,任骨科主任,大外科负责人、副主任等职。主持参与省市级、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支撑项目等课题5项。</p><p>擅长四肢创伤、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脊柱脊髓损伤及颈、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治疗,骨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以及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等较复杂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半月板修补术,肩关节盂唇损伤、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肩周炎等疾病的肩关节镜手术治疗。</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同济医院外科工作,1983年从事骨科专业领域工作,迄今已有三十余年骨科工作时间。在教学医院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经验。能熟练掌握骨科的常见、多发病的诊断及处理。对颈肩腰腿痛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能完成脊柱、关节、创伤、肿瘤的各种手术,并达到预期满意效果。尽最大之能力,为患者解除疾病之苦。</p><p>1989年赴德国埃森大学学习,专业:人工关节。近年主要专业为:骨与关节疾患的诊治,尤其是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老年性骨性关节炎、骨坏死等,并对关节手术,尤其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取得良好效果,使患者得到满意的康复。</p><p>几十年的骨科专业工作中,完成各种论著约二十余篇,两次获得省自然基金资助。培养研究生约二十余名。</p><p><br/></p>
<p>医学博士,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p><p>美国HSS特种外科医院访问学者</p><p>奥地利KRANKERHAUS关节中心访问学者</p><p>加拿大Western Ontario大学医院访问学者</p><p>台湾中正骨科医院访问学者</p><p>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认证医师,</p><p>《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审稿专家</p><p>《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特邀编委。</p><p>在国内率先开展平卧位OCM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引领华南地区关节外科围手术期无痛管理和加速康复的开展,患者满意度很高。</p><p>【学术专长】</p><p>在膝关节骨关节病和股骨头坏死的阶梯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微创人工关节置换和关节镜手术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平卧位OCM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积极推动华南地区关节外科围手术期无痛管理和加速康复的开展,患者满意度很高。</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委员</p><p>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p><p>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p><p>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委员</p><p>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分会青委会副组长</p><p>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技术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青委会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骨循环与骨坏死分会常委</p><p>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骨关节感染预防分会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青委会委员</p><p>中国康复基金会骨科康复专家委员会委员</p><p>获奖荣誉</p><p>“广东省优秀援疆干部”</p><p>当选“羊城好医生”</p><p>“羊城实力中青年医生”</p><p>“好大夫·年度最受欢迎科普作者”</p><p>科研成果</p><p>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p><p>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p><p>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级课题14项,直接和间接课题经费近千万元。</p><p><br/></p>
<p>主任医师,科副主任,毕业于内蒙医学院,有近20年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经验。擅长断指再植,拇指再造,血管神经损伤修复,颈、腰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及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治疗。对骨科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及烧伤治疗均有独到之处。</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骨科协会(SICOT)中国区关节外科青年学组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分会委员。专攻关节疾病,擅长关节疾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位实施小切口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和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医生之一。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术后关节活动范围大,效果比传统手术方式更好。治疗疾病范围包括: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膝关节骨关节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肩袖损伤、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种您久久寻医无果的疑难关节疾病。</p><p>1)实干型、学术型的新一代外科医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擅长前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交叉韧带保留的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单髁置换术。视手术如工艺品,精雕细琢。手术质量好、精度高,刀口袖珍,创伤小,出血极少,恢复超快。手术疗效远远超出传统术式。</p><p>2)内外兼修的外科医生。作为医科大学教授,热衷钻研各种关节疑难杂症的病因和解决方案,对疑难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备独创性的科研成果,能够为久治不愈的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愈保证。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关节疾病的诊断基本做到“一摸准”。</p><p>3)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看得起病、治得好病”的外科医生。历时5年,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治疗思路和替代药物方案,做到了治疗强直“最差疗效就是病情不加重,最好疗效就是临床缓解停药”。费用仅相当传统治疗方案的1/5甚至更低,为强直患者带来了福音。</p><p>从医历程: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导师为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泰斗邱贵兴院士。</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p><p>中心医院骨科医院创始院长</p><p>吉林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p><p>在脊柱外科领域,于1992年在吉林省成功的开展了第一例椎弓根钉(DICK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这是利用脊柱三柱固定方法治疗脊柱骨折,是脊柱骨折治疗中的革命性创新,从而结束了脊柱骨折单一的后柱极不牢固固定,继之又在1996年开展了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从此吉林的重症颈椎病患者不再需要去北京即可得到治疗。又于本世纪初在吉林省第一例开展了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后路腰椎间盘镜),并且率先采用了阶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第二步:腰椎间盘镜;第三步:开放手术),从而开创了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p><p>在关节外科领域,上世纪90年代初即提出髋关节治疗应以全髋置换为主导的概念,以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减少翻修。于1997年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重症疾病,于2001年率先在吉林市开展了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并与2003年在吉林省开展了首例小切口全髋置换术,使吉林省关节外科进入一个崭新阶段。</p><p>曾在德国Waldkrankenhaus及德国著名的Charité–Universittsmedizin Berlin(夏绿蒂)进修学习。并多次出访德国、美国、瑞士、法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且与这些世界顶级医院的专家保持着友好的往来。</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p><p>国家级学术任职:</p><p>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全国理事</p><p>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全国常委</p><p>中华医学会创伤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全国常委</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学分全国常委;</p><p>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执行委员;</p><p>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产妇儿童创伤专委会常委</p><p>中国医促会创伤学分会全国常委;</p><p>中国医院协会企业医院分会全国常委;</p><p>华裔骨科协会脊柱分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p><p>《中国临床研究》杂志副主编;</p><p>《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常务编委;</p><p>《中华创伤杂志》通讯编委;</p><p>省市级荣誉及任职:</p><p>吉林省医学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创始人、学科带头人;</p><p>吉林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p><p>吉林省医学理事会理事;</p><p>吉林省运动医学学会副理事长;</p><p>吉林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理事;</p><p>吉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委;</p><p>吉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委;</p><p>吉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副主委;</p><p>吉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委;</p><p>吉林省医学会骨科脊柱学组顾问;</p><p>吉林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委;</p><p>吉林省老年学学会骨疏松分会副主委;</p><p>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审专家;</p><p>CNPC髙级职称评委会副主委;</p><p>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吉林省分会名誉顾问</p><p>吉林市医学会副会长;</p><p>吉林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创始主委;</p><p>获奖荣誉</p><p>第一批吉林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p><p>吉林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p><p>吉林市(十大)优秀医学专家;</p><p>吉林市医疗卫生首席专家;</p><p>撰写论文(含SCI)20余篇;</p><p>主编及副主编医学论著3部;</p><p>国家发明专利5项</p><p>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及荣誉奖项18项</p><p><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重医附二院骨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199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2002年获医学博士。长期从事关节外科、创伤骨科及运动创伤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擅长关节镜微创治疗、人工关节(全髋、膝、肩)置换术、关节及近关节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各类骨关节炎症、关节骨病及畸形、急慢性运动损伤的综合性治疗等手术技术。特别在关节镜微创外科、人工关节置换方面造诣独到。目前重点研究关节镜微创治疗(膝、肩)、人工关节置换(髋、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与重建、退行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相继开展了膝、髋、踝、肩、肘、腕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病变及各种诸如半月板损伤的修整、自体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骨折整复及骨关节炎、滑膜炎清理、膝关节僵直松解、肩袖损伤等,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做到了与国际同步。负责厅局级面上项目两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数项,在国家级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p>
<p>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学术骨干。</p><p>专注人工关节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10年,专业方向为成人膝髋关节外科,可为患者制定从运动康复治疗,到药物治疗、微创治疗,最终关节成形、置换治疗的阶梯性、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中熟练应用机器人、计算机导航、3D打印等各种新技术作为治疗辅助工具,年手术量超过300台。</p><p>社会任职</p><p>美国膝髋关节医师协会(AAHKS)国际会员。</p><p>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青年医师联盟委员、秘书</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保膝专家委员会委员</p><p>《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p><p>《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杂志审稿人。</p><p>获奖荣誉</p><p>2019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p><p>2019年北京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一等奖;</p><p>2019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二等奖;</p><p>2017年“万例挑一”全国骨科医师规范化病例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p><p>2016年全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百篇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p><p>科研成果</p><p>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参编教材2部,参译著作6部。</p><p>论文</p><p>主要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p><p>1.李杨,蔡宏,张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及家属关注问题调查。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8):425-430.DOI:10.3969/j.issn.2095-252X.2013.08.002.</p><p>2.李杨,蔡宏,张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打压植骨技术处理髋臼侧骨缺损。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2):77-78.DOI:10.3969/j.issn.1008-1089.2013.12.034.</p><p>3.李杨,李子剑,张克。年轻骨关节炎患者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6):687-92</p><p>4.李杨,田华,张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复发性关节血肿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16,54(12):955-959.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6.12.018</p><p>5.李杨,田华,张克。计算机导航系统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教学与培训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5):723-727.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6.05.023</p><p>6.Ran Zhao,Yang Li,Yanqing Liu,et al.Pseudoaneurysm of a high division anterior tibial artery following primary TKA.Der Orthop?de(ORTHOPADE),2017 Mar;46(3):275-279.DOI:10.1007/s00132-016-3373-3</p><p>7.李杨,李子剑,张克,等。膝髋关节置换术非计划性暂停手术的原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2):231-235.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7.02.009</p><p>8.李杨,卢猛,田华,等。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止血带放松方式对失血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1):3219-3224.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41.005</p><p>9.Yang Li,Hong Cai,Hua Tian,et al.Evalu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cerns and Expectation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China.Medical Science Monitor,2018 May 21;24:3332-3339.DOI:10.12659/MSM.909805</p><p>10.李杨,田华,耿霄。计算机导航系统、3D打印截骨导板与传统器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和下肢力线恢复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7):2157-2161.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27.006</p><p>11.李杨,李邦国,赵然,等。综合止血措施下自体血回输装置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控制的有效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04):651-656.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4</p><p>12.李杨,田华,张克。3D打印技术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5):734-738.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5.022</p><p>13.李杨,耿霄,田华,陶立元。计算机导航系统和3D打印截骨导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33):2601-2606.</p><p>DOI:10.3760/cma.j.cn112137-20200216-00304</p><p>14.Geng X,Li Y,He X,Tian H.Traditional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recurrent hemarthrosi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case report.World J Clin Cases.2020 May 26;8(10):1966-1972.DOI:10.12998/wjcc.v8.i10.1966.</p><p>15.Li Y,Li Y,Tian H.Deep Learning-based End-to-end Diagnosis System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IEEE J Biomed Health Inform.2020 Nov 10;PP.DOI:10.1109/JBHI.2020.3037079.</p><p>著作与译著</p><p>参译:</p><p>1 Exeter髋关节(The Exeter Hip)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659-1427-0</p><p>2 PMMA骨水泥(PMMA Cements)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659-1226-0</p><p>参编:关节外科诊治策略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03-055607-3</p><p>进修经历</p><p>2017年5月-2017年7月于美国Mayo Clinic任高级访问学者,在成人下肢重建、膝髋关节置换与翻修、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保髋治疗等领域进行学习。辅导医生:Dr.Rafael Sierra</p><p>2015年9月-2015年10月于德国St.Josef-Stift医院任访问学者,在类风湿性关节疾患的外科诊疗领域进行研修学习辅导医生:Dr.Ludwig Bause</p><p>工作经历</p><p>2019年9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p><p>2014年9月-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p><p>2011年8月-2014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外科学</p><p>个人成就</p><p>总访问:267,959次</p><p>昨日访问:186次(2023-10-18)</p><p>总文章:10篇</p><p>总患者:2049位</p><p>诊后报到患者:778位</p><p>诊后评价:186个</p><p>心意礼物:93个</p><p>上次在线:今天</p><p>开通时间:2020-05-30 18:09</p><p>治疗经验</p><p>膝关节炎(162例)膝关节损伤(104例)关节痛(76例)疼痛(56例)骨质增生(4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42例)膝关节置换术(3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35例)滑膜炎(35例)股骨头坏死(25例)关节炎(20例)髋关节置换术(11例)风湿病(2例)O型腿(1例)</p><p>已开通服务</p><p>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学术骨干。</p><p>专注人工关节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10年,专业方向为成人膝髋关节外科,可为患者制定从运动康复治疗,到药物治疗、微创治疗,最终关节成形、置换治疗的阶梯性、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中熟练应用机器人、计算机导航、3D打印等各种新技术作为治疗辅助工具,年手术量超过300台。</p><p>社会任职</p><p>美国膝髋关节医师协会(AAHKS)国际会员。</p><p>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青年医师联盟委员、秘书</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保膝专家委员会委员</p><p>《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p><p>《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杂志审稿人。</p><p>获奖荣誉</p><p>2019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p><p>2019年北京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一等奖;</p><p>2019年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二等奖;</p><p>2017年“万例挑一”全国骨科医师规范化病例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p><p>2016年全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百篇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p><p>科研成果</p><p>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参编教材2部,参译著作6部。</p><p>论文</p><p>主要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p><p>1.李杨,蔡宏,张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及家属关注问题调查。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8):425-430.DOI:10.3969/j.issn.2095-252X.2013.08.002.</p><p>2.李杨,蔡宏,张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打压植骨技术处理髋臼侧骨缺损。中国临床医生,2013,41(12):77-78.DOI:10.3969/j.issn.1008-1089.2013.12.034.</p><p>3.李杨,李子剑,张克。年轻骨关节炎患者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6):687-92</p><p>4.李杨,田华,张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复发性关节血肿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16,54(12):955-959.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6.12.018</p><p>5.李杨,田华,张克。计算机导航系统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教学与培训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5):723-727.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6.05.023</p><p>6.Ran Zhao,Yang Li,Yanqing Liu,et al.Pseudoaneurysm of a high division anterior tibial artery following primary TKA.Der Orthop?de(ORTHOPADE),2017 Mar;46(3):275-279.DOI:10.1007/s00132-016-3373-3</p><p>7.李杨,李子剑,张克,等。膝髋关节置换术非计划性暂停手术的原因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9(2):231-235.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7.02.009</p><p>8.李杨,卢猛,田华,等。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止血带放松方式对失血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1):3219-3224.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41.005</p><p>9.Yang Li,Hong Cai,Hua Tian,et al.Evalu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oncerns and Expectation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China.Medical Science Monitor,2018 May 21;24:3332-3339.DOI:10.12659/MSM.909805</p><p>10.李杨,田华,耿霄。计算机导航系统、3D打印截骨导板与传统器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和下肢力线恢复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18,98(27):2157-2161.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27.006</p><p>11.李杨,李邦国,赵然,等。综合止血措施下自体血回输装置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控制的有效性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04):651-656.DOI:10.3969/j.issn.1671-167X.2018.04.014</p><p>12.李杨,田华,张克。3D打印技术在骨科膝关节置换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5):734-738.DOI: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8.05.022</p><p>13.李杨,耿霄,田华,陶立元。计算机导航系统和3D打印截骨导板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33):2601-2606.</p><p>DOI:10.3760/cma.j.cn112137-20200216-00304</p><p>14.Geng X,Li Y,He X,Tian H.Traditional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recurrent hemarthrosi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A case report.World J Clin Cases.2020 May 26;8(10):1966-1972.DOI:10.12998/wjcc.v8.i10.1966.</p><p>15.Li Y,Li Y,Tian H.Deep Learning-based End-to-end Diagnosis System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IEEE J Biomed Health Inform.2020 Nov 10;PP.DOI:10.1109/JBHI.2020.3037079.</p><p>著作与译著</p><p>参译:</p><p>1 Exeter髋关节(The Exeter Hip)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659-1427-0</p><p>2 PMMA骨水泥(PMMA Cements)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659-1226-0</p><p>参编:关节外科诊治策略科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03-055607-3</p><p>进修经历</p><p>2017年5月-2017年7月于美国Mayo Clinic任高级访问学者,在成人下肢重建、膝髋关节置换与翻修、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保髋治疗等领域进行学习。辅导医生:Dr.Rafael Sierra</p><p>2015年9月-2015年10月于德国St.Josef-Stift医院任访问学者,在类风湿性关节疾患的外科诊疗领域进行研修学习辅导医生:Dr.Ludwig Bause</p><p>工作经历</p><p>2019年9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p><p>2014年9月-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p><p>2011年8月-2014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外科学</p><p><br/></p>
<p>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在读博士。甘肃省中医院关节中心副主任,2004年甘肃中医学院本科毕业,2011年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毕业后一直在甘肃省中医院关节骨一科从事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治,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方面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早期的保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的保膝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7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主修成人髋、膝关节置换术和踝关节疾病及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2020年考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2021年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跟尚希福教授主任学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员工关节置换术,侧卧位DAA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陇中正骨学术流派第六代传承人,甘肃省第二批师带徒继承人。师承李盛华教授、王承祥教授、柳海平教授。发表SCI文章1篇,发表国家级文章10篇。</p><p>进修经历</p><p>2021年6月-2021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辅导医生:尚希福教授</p><p>2017年1月-2017年6月积水潭医院辅导医生:徐辉教授,黄野教授,张辉教授</p><p>工作经历</p><p>2011年6月-至今甘肃省中医院关节骨一科副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p><p>硕士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p><p><br/></p>
<p>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科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河南省重点中医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资助,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关节病专业及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特约编委。</p><p>主要从事髋膝关节置换、单髁置换;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冲击波结合中医药综合治疗、国内率先开展空芯钉、腓骨柱及钽棒植入防塌陷支撑疗法;膝关节阶梯保膝微创治疗;近关节复杂骨折的临床研究;髋、膝、踝、肩、肘关节的关节镜治疗。参与主持的多项与关节伤病有关的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均通过省级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项。国内首次报道《骨小梁金属重建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近期疗效》,获得了国内学者的一直认可。曾先后在北京积水潭、北医三院及德国波恩大学的教学医院—“Johanniter Waldkrankenhaus”的关节外科中心临床交流学习,主修关节及关节镜外科。</p><p>人生格言:天道酬勤,厚德载物,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给予了什么。</p><p><br/></p>
<p>医学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中青年骨干医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青年委员。1996年进入同济医科大学学习。200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协和医院骨科攻读硕博连读博士。2007获博士学位,师从杨述华教授。毕业后留校工作,一直从事关节,脊柱,创伤骨科等专业临床工作,尤其对关节疾病及关节置换手术具有丰富经验。科研主要集中于骨质疏松的研究,在运动系统的退变修复以及机制研究领域具有深入的探讨。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基金支持。2010年参加武汉市晨光计划。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在《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国际SCI文章多篇。</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天津大学硕士生导师</p><p>天津市天津医院(同名天津大学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学科带头人,一病区行政主任,运动损伤与关节镜科党支部书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环渤海中心主任,天津医院Arthrex centre关节镜与运动医学培训中心主任</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陈德生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大学硕士生导师</p><p>现任:天津市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科学科带头人/一病区行政主任;</p><p>学术兼职:</p><p>中华医学会:</p><p>运动医疗分会委员</p><p>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p><p>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常委/肩肘学组委员</p><p>内镜医师分会委员/关节镜专委会常委</p><p>骨科医师分会保膝学组委员;</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保膝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委;</p><p>中华医学会运动康复(运动处方)培训中心天津中心副主委</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分会常委/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环环渤海中心主委</p><p>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与关节保护与健康分会常委/微创保膝专家组组长</p><p>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保膝学组副组长</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分会委员</p><p>天津市医学会:天津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学组组长/运动医疗分会副主委</p><p>《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等</p><p>获奖荣誉</p><p>河北省唐山市劳动模范</p><p>河北省唐山市青年岗位能手</p><p>河北省唐山市科技十大标兵</p><p>河北省唐山市建功立业二等功</p><p>天津市天津医院先进个人</p><p>天津市天津医院党委优秀党员</p><p>科研成果</p><p>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文章5篇,主编专著1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和医学科技奖10余项。目前在研的省部级科研3项,重点课题1项</p><p>代表性论文:“关节镜在踝关节陈旧损伤中的应用”;“探讨保留韧带残端残束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价值”;“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与胫骨隧道的选择”;“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的分型与治疗选择”;“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肩袖损伤单排与缝线桥缝合的临床对比研究”;“肩关节脱位的术式选择与疗效分析”;“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治疗膝关节内侧松弛”;“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伴内翻畸形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股骨髁上杵臼式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合并膝外翻畸形的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僵直膝中的应用及疗效”;“肘关节副韧带重建治疗肘关节脱位与不稳”等。主编著作:《股骨头坏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p><p>进修经历</p><p>2002年1月-2002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中心辅导医生:吕厚山</p><p>2001年1月-2001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辅导医生:王健全</p><p>工作经历</p><p>2016年9月-至今天津市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科科主任主任医师</p><p>1993年10月-2016年9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关节病科及运动医学科科主任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硕士华北理工大学病理病生理</p><p>本科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p><p><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1968年11月生。中共党员。</p><p>学习培训经历:199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六年制本科,获医学学士。2004年10月到中山大学附二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进修学习6个月。2016年10月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AOSpine培训中心访问学习8周。2010年12月13日获得昆明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对脊柱、关节、老年性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良好研究。</p><p>工作经历: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在西盟县医院扶贫工作1年后分配到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工作近20年。97年10月聘主治医师任职。2005年7月聘为昆明医学院兼职讲师;2008年8月13日晋升副主任医师,成都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任云南省中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外科学硕士生导师。2017年8月晋升主任医师。</p><p>获奖荣誉</p><p>在2006年5月-2007年5月任“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医疗队长,受到当地医疗主管机关表彰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p><p>2008年获昆明医学院“三育人”优秀教师。</p><p>科研成果</p><p>公开发表35篇论文。</p><p>参与编撰:《骨肿瘤的微创治疗学》肿瘤科微创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3(中华现代微创学)</p><p><br/></p>
<p>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SCI、CSCD收录杂志已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2012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接受骨科和膝关节置换培训、学习。 率先在我院开展髋关节镜下盂唇缝合、Cam畸形成形术等微创手术,并联合影像科、超声科开展多学科合作,提高了髋关节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目前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尤其是髋关节、膝关节相关疾病。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髋、膝关节疼痛、运动创伤的解决方案。</p>
<p>天津市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科室负责人,亚太膝关节外科协会会员,ISAKOS(国际膝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协会)会员,擅长膝关节初次置换及翻修手术,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微创及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他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及关节镜手术。自2001年起先后在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HERMANN医院关节病中心与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和美国西奈山医院关节科进修人工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外科,以人工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外科为主攻方向,从事关节外科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关节置换超过2000例,关节镜手术约2000例。</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法国安纳西CliniqueArgonay关节外科任临床fellow,</p><p>社会任职</p><p>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p><p>陕西关节外科分会委员</p><p>科研成果</p><p>担任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p><p>发表SCI论文20余篇。</p><p><br/></p>
<p>主任医师,科主任。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手显微外科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留学归国人才。现任中国显微外科学会常委,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学会副主委,天津骨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天津修复重建学会主委,天津显微外科学会顾问,曾任天津显微外科分会主委,天津手外科分会副主委。</p><p>从事手显微外科专业30年领域有很深造诣,以显微外科、手外科为技术特长。显微外科带血管的皮瓣、骨瓣、复合组织移植术修复手足四肢严重创伤。填补了多项天津市医药卫生技术空。在国外留学期间主要研究各种矫形重建技术及重建置换技术在手足腕踝关节损伤及类风湿畸形的治疗。运用各种显微皮瓣、骨瓣技术修复及重建全身各部位皮肤、骨缺损(头面颈、胸腹、四肢等),获得了国际先进的经验和一流的技术。</p><p>在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及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参编主译《骨科手册》、《骨科术后康复指南》,《临床骨科学》、《显微外科百科全书》、《皮瓣外科学》等多部著作。</p><p>1997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进修。2001年12月--2003年受天津市政府131人才第一层次资助前往英国爱丁堡皇家St.John’s(圣.约翰)医院整形、重建及手外科学习。2003年8月—2008年受聘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Westmead医院整形重建及手外科临床讲师及荣誉高级医师。</p><p>1992年获得“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1995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99年获“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全国“三八”红旗手奖励;世纪之交她还荣获了“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重大先进典型个人称号。近年又获得天津市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称号。</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