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外科主任。曾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等世界著名骨科中心学习复杂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技巧。</p>
<p>硕士,沈阳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曾于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301)骨科医院,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进修学习,对肩、肘、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损伤疾病及退行性疾病进行专门的研究。2008年5月12日辽宁省首批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成员。2009年澳洲悉尼parramatta骨专科医院交流学习!</p><p>社会任职</p><p>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肩肘外科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SICOT中国部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辽宁省运动医学委员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住院医师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关节镜培训基地指导教师!</p><p>获奖荣誉</p><p>国家科技部颁发“恩德斯”优秀内镜医师奖获得者</p><p>科研成果</p><p>沈阳市科研课题《个体化治疗在中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临床应用》</p><p><br/></p>
<p>主任医师,骨科一区关节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运动创伤委员,东莞市医学会骨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骨病骨肿瘤副主任委员,临床工作三十多年,2004年在天津骨科医院进修,2008年在德国慕尼黑Landshut关节中心进修学习,2009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学习,2015年瑞典哥德堡Salgrenschal关节中心访问学者,2018年台湾三军总军院师从花世源教授微创保膝治疗。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结核、肿瘤及微创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积极开展临床科研课题多项,其中二项《齿状突骨折螺钉固定临床效果评价》、《MULLER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评价》已完成科研结题,另外科研项目《标准“锁孔”胸腔镜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获2010年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为第二完成人),目前主攻关节外科骨科,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做到对得起病人对得起自己良心,病人满意就足矣!!!</p>
<p>关节科主任医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泉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常务理事。擅长运用中西医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等髋、膝关节疾病。熟练的掌握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人工全髋关节、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利用关节镜手术等先进的技术。其中利用关节镜进行半月板成形、关节炎清理、交叉韧带重建、骨折固定等手术的例数达到500多例。顺利完成一次麻醉下行双侧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手术、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交叉韧带重建等高难度手术,熟练掌握单髁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近十篇。先后在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修。</p>
<p>泉州市正骨医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骨关节病科学科学科带头人。</p><p>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关节常委</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关节委员</p><p>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常委</p><p>泉州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p><p>泉州医学会脊柱关节疾病分会常务委员</p><p>泉州市急诊急救学会常务理事</p><p>泉州中医药学会理事</p><p>学术专长:专长于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以及膝、髋等关节疾患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关节镜手术和微创手术。对关节严重创伤的手术治疗、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缝合、成型、关节滑膜全切术(治疗类风湿性滑膜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镜下监控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折,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等手术有较深的研究。在骨病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方面等亦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p><p>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p><p>1、学术论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及术后康复》、《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80例》、《综合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髁上骨折》、《后侧入路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取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急性损伤中的应用》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学术刊物。</p><p>2、参与《骨伤微创技术科案例评析》编著</p><p>3、科研项目:主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倒“U”形胫骨高位截骨、孟氏架外固定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获得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泉州市卫生局卫生科研课题《壮骨通痹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p><p>进修背景: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进修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人工关节置换。</p><p><br/></p>
<p>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南京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技术三级,文职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人才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立三等功2次。</p><p>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关节外科主任委员,全国关节外科委员,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执委,副组长,膝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和全军残疾人学会肢体残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委员,关节外科常务委员,全军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学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市骨科专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显微外科专业主任委员,南京军区骨科专业副主任委员等。并担任《医学研究生学报》副主编、《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伤》、《中华解剖与临床》、《The Jourmai of Arthroplasty》中文版杂志等杂志的常务编委和编委。</p><p>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防治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修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二等奖6项,获国家专利6项,主译或参与编写专著6部,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55篇,总影响因子149.386,最高影响因子11.753。至今已培养31名博士生,114名研究生。</p><p><br/></p>
<p>骨科专业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10年晋升为骨科主治医师,2013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访问学习,专修脊柱外科,始终在临床一线工作,主要从事脊柱与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对脊柱与关节骨科疾患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寰枢椎畸形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枢椎齿状突骨折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胸椎管狭窄后壁切除术”,“腰椎微创通道下固定融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技术”“胸腰椎肿瘤切除内固定术”“膝关节单髁关节表面置换”“关节镜下前后叉韧带一期联合重建”等技术。在科研方面,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09 1 0040559.6)一项,先后发表SCI论文1篇,在国家中华牌杂志发表论文3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1篇,骨科医学专著一部。</p><p>熟练掌握脊柱微创技术:椎间盘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微创脊柱通道技术,经皮穿刺脊柱介入技术等。</p><p>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诊治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的治疗等</p><p>脊柱畸形矫形技术:脊柱侧弯矫形,脊柱后凸矫形技术等</p><p>关节镜微创技术:半月板缝合技术,前叉韧带重建,后叉韧带重建技术,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微创重建技术等</p><p>关节置换技术:髋关节置换技术,膝关节置换技术,微创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技术等。</p><p>四肢骨盆、脊柱骨折的诊疗技术等</p><p><br/></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脊柱骨病外科副主任,硕导,博士、博士后,中华医学会CHS第一届委员。专业特长:在骨科关节、脊柱、骨与软组织创伤和显微外科方面接受过严格正规的训练,以精准医疗、快速康复的微创手术理念诊治颈肩腰腿关节痛疾患,熟练掌握常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狭窄症、髋膝关节退行性变、股骨头坏死等脊柱关节骨病常见疾患的手术治疗,致力于微创脊柱内镜技术与股骨头坏死的骨瓣移植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保膝、保髋治疗。</p>
<p>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首届“中山大学名医”称号。任职骨科主任12年,现任骨显微外科医学部学科带头人。临床上在关节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追求精益求精的手术技术,并结合临床问题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学术上,积极参与专业领域的学术活动:(1)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参与国家行业、学会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参与了多次演讲、解读、主持等学术推广交流。(2)重要学术机构的专业演讲: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华西医院骨科、301医院骨科、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上海九院骨科、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骨科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医院骨科等学术机构和全国会议发表学术演讲或会议主持。(3)作为行业专家参与国家层面专业领域的重要工作:主持国家卫计委职称晋升考核命题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的二审专家工作等。在科研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基金16项,作为合作者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行业公益项目和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8项,获得研究经费超过1000万。发表论文60余篇,SCI(国际学术杂志)论文30余篇。已培养并毕业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18人,已经毕业的留学生3人,已出站博士后3人。先后5次获得教育部博士导师短期留学学术访问项目,积极促进博士生的国际合作培养,先后有8位研究生在全美排名前30的医疗机构学习,近几年研究团队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担任《中华关节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国际骨科学》、《实用骨科学》常务编委,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等。还担任第一届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rthaedic Surgery and Traumatology)中国部关节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广东省县级医院骨科标准化与核心能力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担任广东省和广州市干部保健专家,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医疗专长</p><p>长期从事骨科和关节外科临床工作,具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四肢骨与关节的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与关节创伤、骨关节畸形、各种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并取得满意疗效,极低并发症。尤其擅长全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翻修、以及各种关节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其行医宗旨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质量第一,悉心服务。</p><p>主要研究方向</p><p>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人工关节翻修技术,人工关节手术并发症防治,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的外科治疗,运动损伤,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p><p><br/></p>
<p>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髋关节工作委员会(CHS)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外科学组执行委员、亚洲人工关节学会(AISA)中国部执行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常务委员。</p><p>2012-2013年于Harvard Medical School/MGH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关节外科中心(2010)、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2014)德国Endo-Clinic医院(2015)进行访问学习。</p><p>主译、参编专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2项、校级基金2项。参与省部级科技项目多项。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骨科资深专家。兼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骨伤科分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市医疗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湖南省卫生厅“优秀中医工作者”称号。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7项。获科研成果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著作5部。擅长:骨折手法复位、慢性骨髓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骨关节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关节外科学组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专委会运动损伤及关节镜学组委员,四川省运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关节镜学组副组长,四川省骨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专科医生外科培训基地关节镜培训中心负责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后备人。曾多次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内外顶级骨关节、运动医学中心学习,对骨关节畸形、外伤、退变、运动损伤、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有深入理解。擅长关节韧带损伤、关节肿痛、关节活动障碍和骨折等病的修复和重建,尤其擅长髋、膝、肩关节置换及关节镜等微创方法治疗关节疾患,每年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术200余例,关节镜手术经验丰富,有超过2000台次关节镜手术经验,超过100台次膝关节韧带修复重建经验。近年,成功开展髓忒减压\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青年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80多例,疗效满意。</p>
<p>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先后赴香港、韩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地进修膝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研究方向:复杂膝、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手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擅长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以及3D打印技术用于复杂翻修手术。主攻专业从医经历(国内外工作、学习及研究经历)</p><p>社会任职</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p><p>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关节学组副组长</p><p>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全国委员、关节学组委员</p><p>中国骨科菁英会创始委员</p><p>亚洲人工关节学会讲师</p><p>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中国分会会员</p><p>获奖荣誉</p><p>202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p><p>科研成果</p><p>1、主译《个性化髋膝关节置换术》、《Exeter髋关节》。</p><p>2、副主编《关节外科诊治策略》。</p><p>3、实用新型专利4项。</p><p>4、参与翻译《计算机辅助髋膝关节手术》、《机器人辅助膝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外科手术技术》、《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创伤骨科学》、《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学》、《PMMA骨水泥》、《Exeter人工髋关节》</p><p>5、参与编写《人工膝关节外科学》、《北医三院骨科晨读荟萃》</p><p>6、主要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p><p>[1]张克,李子剑,刘岩,娄思权.关节镜对膝骨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附75例长期随访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03):173-175.</p><p>[2]张克,李子剑,刘岩,娄思权.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方式探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02):110-111.</p><p>[3]王圣林,王超,闫明,周海涛,李子剑,党耕町.颈髓角的MRI影像测量及其临床意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05):351-353.</p><p>[4]李子剑,张克,娄思权,郑玉峰.镁钙合金的细胞毒性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09):740-742.</p><p>[5]Li Z,Gu X,Lou S,Zheng Y.The development of binary Mg-Ca alloys for use as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within bone.Biomaterials.2008.29(10):1329-44.</p><p>[6]蔡宏,张克,刘岩,李子剑,娄思权.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应用复合抗生素骨水泥的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26):5059-5062.</p><p>[7]李子剑,张克,Kim TK.活动衬垫和固定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结果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8):9589-9593.</p><p>[8]李子剑,张克,Kim TK.活动衬垫和固定衬垫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结果比较(英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48):9589-9593.</p><p>[9]李新天,李子剑,娄思权.肾移植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0):1406-1408+1412.</p><p>[10]Li ZJ,Zhang K,Yang H,Liu Y,Lu JQ.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for safety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using third-generation cementing technique.Chin Med J(Engl).2009.122(2):174-7.</p><p>[11]曹长琦,李锋,张克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8):673-675.</p><p>[12]高福强,李子剑,张克等.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11.49(5):419-423.</p><p>[13]高福强,李子剑,张克,田华,刘岩,娄思权.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9):724-727.</p><p>[14]高福强,李子剑,张克等.低分子肝素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与输血率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4):393-396.</p><p>[15]高福强,李子剑,张克,田华,刘忠军,李梦远.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后异体血输注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7):3062-3066.</p><p>[16]高福强,李锋,张克,娄思权,李子剑,峰岸宏行.髋-腰综合征:髋关节病理改变对腰椎序列的影响.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8):699-702.</p><p>[17]高福强,李子剑,张克,张洪.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计算方法的初步探析.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44-1147.</p><p>[18]李子剑;Additional Dose of Intravenous Tranexamic Acid after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urther Reduces Hidden Blood Loss.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8.(6)131;638-642。</p><p>进修经历</p><p>2013年4月-2013年5月赴美国HS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进修膝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p><p>2010年1月-2010年3月赴英国Exeter伊丽莎白公主骨科中心进修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p><p>2007年7月-2007年9月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盆唐医院骨科进修膝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p><p>获香港郑裕彤奖学金资助赴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骨科进修学习肩关节镜及肩、膝关节置换技术</p><p>工作经历</p><p>2018年9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p><p>2012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教授研究生导师</p><p>2009年9月-2018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p><p>2004年9月-200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p><p>2001年8月-2004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p><p>硕士北京大学医学部骨科</p><p><br/></p>
<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髋工作委员会委员</p><p>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保髋学组全国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员</p><p>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广西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第一届委员</p><p>广西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p><p>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p><p>广西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暨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p><p>广西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常务委员</p><p>桂林市中医学会常务委员</p><p>桂林市疼痛学会委员</p><p>《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审稿专家</p><p>2011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保髋专家——瑞士伯尔尼大学Ganz教授及中国著名保髋专家何伟教授、陈晓东教授,在股骨头坏死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02年曾在日本熊本机能医院进修骨科,2013年国家公派德国波恩大学附属Evangelische Kliniken医院做访问学者、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新华医院进修学习。主持及参与省级自然科学课题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1项,主编专著2部,参与翻译专著1部,发表论文30篇。</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芬兰骨科临床博士及中国骨科临床博士,骨关节外科专家。</p><p>主要研究方向:</p><p>1/髖膝肩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强直性脊柱和风湿性关节炎累及髖膝肩肘关节的关节置换。</p><p>2/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p><p>3/关节置换假体松动的外科治疗</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国内:</p><p>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医师分会</p><p>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p><p>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委员会青年委员会</p><p>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委员会保髋学组</p><p>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力学委员会</p><p>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关节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会</p><p>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教育委员会骨科分会</p><p>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分会髋关节工作组</p><p>委员广东省关节外科学会</p><p>国际:</p><p>审稿人J Biomed Mater Res A(SCI)</p><p>审稿人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SCI)</p><p>审稿人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SCI)</p><p>编委ORTHOPADIST SURGERY</p><p>委员SICOT</p><p>获奖荣誉</p><p>岭南名医(羊城晚报,2020)</p><p>科研成果</p><p>获得各种科研立项数十项,包括国自然面上项目、省国际合作、省科委重点和面上项目。</p><p>发表包括JBJS(A)封面文章在内的SCI论著100余篇。</p><p>进修经历</p><p>2010年7月-2010年8月骨科,名古屋大学附属医院,日本辅导医生:长谷川</p><p>工作经历</p><p>2000年7月-2005年7月COXA,芬兰骨科医生</p><p>1991年7月-至今关节外科,骨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中山大学骨科</p><p>博士芬兰坦佩雷大学外科学</p><p>本科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p><p><br/></p>
<p>中共党员,留美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骨科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本硕博分别就读于郑州大学、武汉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回国后完成三年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荣获国家级人才项目—中国青年托举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医学类)、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科)、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河南省优秀留学归国人才、郑州大学优秀青年、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优秀青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委员</p><p>河南省骨科医师协会青委会委员</p><p>河南省骨科医学会科普推广学组委员</p><p>获奖荣誉</p><p>国家级青年托举人才</p><p>河南省优秀青年(医学类)</p><p>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科)</p><p>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p><p>河南省优秀留学归国人才</p><p>郑州大学优秀青年</p><p>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p><p>科研成果</p><p>研究方向:骨科疾病精准诊疗新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资助(一等)、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10个科研项目。迄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Nano Letters,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Nanomedicine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20篇,总影响因子265,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5的有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234(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1篇ESI高被引论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0,30,1906343)荣获2020年度中国骨科领域高价值国际论文TOP10,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目前担任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IF=34.915)、Bioengineered(IF=6.832)等国际顶级期刊特邀审稿人及客座编辑。</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35余年。曾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任骨科副主任。2010年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派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担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兼任骨科·骨关节康复科主任。</p><p>擅长:</p><p>关节外科: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任一项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诊断和治疗</p><p>骨科康复:关节外科、创伤外科、截肢及其他的骨科康复</p><p>成就与荣誉</p><p>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康复工作委员会委员</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工作委员会委员</p><p>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p><p>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库成员</p><p>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工作局残疾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肢体残疾首席专家</p><p>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库专家</p><p>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专委会常务委员</p><p>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ICF)残疾分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拥有医学、工程学双博士学位,即吉林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和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医学院骨科博士后、访学副教授。在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和笹川医学奖学金资助下,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留学6年余,以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身份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骨科及骨创伤中心深造两年。先后在康奈尔大学脑脊柱中心和瑞士伯尔尼大学骨科临床深造脊柱微创和保髋治疗技术1个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2项。以第1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40.7分,他引超过150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关学术成果先后18次在包括世界骨科年会(3次)、世界组织工程学会总会(4次)在内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p>
<p>医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运动医学学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学会保髋保膝学组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青年委员,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温州市5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温州市“十大青年岗位能手”提名,瑞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温州市青联委员、瑞安市青联常务委员,APKASS会员。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别师从浙江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严世贵教授和广东省骨科学会关节主任委员史占军教授学习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曾多次至欧美及新加坡等地学习深造:2005年代表温州医学院赴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短期工作;2010年赴新加坡中央医院骨科进行为期一月的学习;2011年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派赴德国参加“德中科技交流项目”,于德国波恩森林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工作。2012年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派赴台湾代表大陆参加“两岸实证医学竞赛交流项目”并获“开路先锋”称号。2013年,被浙江省卫生厅推荐为“优秀学员”再次参加德中医疗科技交流项目。 业务专长 擅长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手术及骨科手术。年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300余例,膝、肩关节镜手术250例。率先开展改良Hardinge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新项目,近年来致力于保髋保膝以及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术成就 现已发表论文70余篇,SCI论文4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浙江省卫生厅课题3项,科研经费96万。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专题发言,主编骨科书籍3本。</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现任大连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重点学科骨外科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发改委“骨科植入材料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大连市骨科疾病(植入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p>主要社会兼职:</p><p>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副主席,</p><p>中国医师协会常委,</p><p>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会长,</p><p>中国医师协会骨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p><p>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副主委,</p><p>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组长,</p><p>中国生物材料协会常务理事。</p><p>《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杂志》副主编,</p><p>《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p><p>《Microsurgery》编委等职务。</p><p>荣誉称号:</p><p>1.国之名医(2018年)</p><p>2.辽宁省名医(2017年)</p><p>3.大连市名医(2017年)</p><p>4.国家优秀医院院长(2016年)</p><p>5.辽宁省优秀专家(2010年、2005年)</p><p>6.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p><p>科研成就:</p><p>从事骨科及显微外科工作三十余年,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面独创治疗方法十余种。主持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卫生部公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要科研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日内瓦金奖1项。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3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24项。</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委员</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