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50, 50, 5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1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从事骨科20年,曾经赴日本、韩国、香港、北京第三人民医院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发表国内外论文30多篇,是髋、膝、踝关节专家,擅长人工髋、膝、肩、踝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四肢创伤骨折,精通足踝疾病如:拇外翻矫正、扁平足、高弓足,舟骨坏死 、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踝关节骨折、踝关节韧带扭伤, 跟骨骨折、先天性副舟骨、跟腱止点炎、跟痛症、跟腱断裂等等 , 同时对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软骨损伤等保守治疗也很有研究和心得。</span></p>
<p>医学博士,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吉林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吉林省创伤骨科重点研究室主任。198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88年获白求恩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硕士学位,师从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徐莘香教授,1996年获北京医科大学骨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骨科前辈、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冯传汉教授。作为访问学者曾先后赴新加坡中央医院关节外科和德国汉堡骨科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关节置换外科及北京积水潭医院学习关节重建外科和人工关节置换技术。</p><p>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1年再次破格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评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被评为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长春市首届“长春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p><p>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吉林省骨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创伤学会吉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长春市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审稿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常务编委等7种杂志编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吉林省伤残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专家,长春市科技评估中心专家。</p><p>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折愈合与应力遮挡效应、骨科生物力学、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部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吉林省计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及吉林省科技厅等20多项课题资助,近10年共获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杂志上共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80余篇,18篇被SCI收录,21篇被EI收录;论著1部。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3项。</p><p>临床专长与科研方向是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骨科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侧重于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擅长常规和复杂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生物型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畸形、髋臼骨折、髋部及骨盆肿瘤等,完成数千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的研制及治疗骨折与骨缺损;四肢骨关节复杂骨折、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和畸形矫正等方面均有较深刻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经验。</p><p><br/></p>
<p>骨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二骨科运动医学病区副主任。专注于关节运动损伤、肌腱病及关节退变的诊治及研究,擅长肩、膝、髋、肘等关节的关节镜手术。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著名运动医学或关节外科中心访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参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学术任职:浙江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髋学组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保髋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师学会骨科分会保髋保膝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等。</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1993至1998年就读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三系。毕业后考取研究生,师从著名的骨科专家高中礼教授。2001年就职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骨科专家徐莘香教授。2007年科室派出至日本大阪大学骨科专攻学习肩、膝关节一年。2016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至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关节手术。</p><p>科研成果</p><p>曾作为负责人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p><p>负责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一项。</p><p>SCI文章十篇,中华杂志两篇。</p><p><br/></p>
<p>骨关节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英国Medical School Kings College London、加拿大Laval大学、德国CHOS医院、美国Charlotte Orthopaedic Hospital、Zale Lipshy University Hospital学习,掌握国际先进的关节疾病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擅长股骨头坏死及退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晚期治疗,对于复杂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人工关节置换失败后的分析以及翻修术、人工膝关节置换矫形术、人工关节置换后疼痛的分析与解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术后指导患者早期无痛快速康复。《年关节置换量近600例》,多次在国内骨科会议上进行交流。</p><p>科研成果</p><p>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p><p><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双博士,博士后。在国外留学期间专修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和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先后去北京、香港、日本、美国骨科中心进修学习。</p><p>社会任职</p><p>中国医师协会保髋学组委员</p><p><br/></p>
<p>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髋膝疾患的诊治。熟练掌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等。</p>
<p>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宜宾市骨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家会诊中心专家、四川省卫生厅津贴专家、宜宾市政府津贴专家。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多次到北京医科大学、天津市天津医院、成都市华西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在三级医院从事骨科专业工作3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2项,完成省、市级科研成果1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宜宾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专著1册。对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的各种伤病和疑难杂症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擅长股骨头坏死、骨折畸形愈合手术治疗和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脱位的治疗。</p>
<p>冯卫,男,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骨关节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02年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硕士学位,导师刘建国教授。2007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得骨科博士学位,师从全国著名骨关节外科专家裴福兴教授。近年来先后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德国波恩Evangelische Kliniken医院、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总医院、香港玛丽医院等地研修学习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及骨肿瘤的手术治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四肢骨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四肢骨肿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擅长人工髋、膝关节初次置换及翻修手术,保髋保膝的手术治疗,以及四肢骨肿瘤的规范化手术治疗。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SCI收录8篇,申请省部级课题6项,参编《关节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关节外科聚焦》、《人工关节置换与翻修》等专业著作5部。</p>
<p>宁波市第六医院整形外科和手外科主任医师,留美访问学者,学科带头人,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整形、手外科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特长包括:手足部先天性畸形、肘腕关节损伤、穿支皮瓣、周围神经、桡尺关节重建等。全身疤痕的综合治疗,体表器官重建(手再造,乳房再造,生殖器再造等),颌面部重建。</p><p>精通各类整形外科手术,各种瘢痕手术与激光治疗,擅长应用各类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全身各类复杂创面,再植复杂的离断指(肢)体,利用游离移植足趾再造拇、手指,熟练应用腕关节镜的技术对腕关节功能进行重建、修复,以及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早中晚期损伤的诊疗。平均年门诊量为2500余人次,年手术量900余台次,年主刀完成IV类手术近300台次,年完成游离皮瓣、再植再造等IV类手术共200余台,成活率95%以上,率先在临床上开展了“手部自体软骨移植、关节移植、四肢异体肌腱移植、DRUJ重建”等10余项新技术。</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委员</p><p>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p><p>世界重建显微外科学会(WSRM)委员</p><p>美国手外科协会(ASSH)国际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分会全国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常委</p><p>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分会常务委员</p><p>中整协瘢痕委员会青年副会长</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p><p>浙江省显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p><p>浙江省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p><p>浙江整形协会美容外科分会副理事长</p><p>宁波市青年科技协会委员</p><p>《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委</p><p>《中华创伤外科杂志》《中华烧伤外科杂志》通讯编委</p><p>《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人</p><p>获奖荣誉</p><p>第三届国之名医</p><p>2015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p><p>2018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优秀医师奖</p><p>浙江省劳动模范</p><p>浙江省卫生高级创新人才</p><p>宁波市领军人才</p><p>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p><p>江东区“十大杰出青年”</p><p>江东区卫生系统“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p><p>科研成果</p><p>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荣获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优秀奖。</p><p>主持参与国家973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卫计委创伤重大专项横向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各级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级、市级的奖励。</p><p><br/></p>
<p>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硕士研究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从著名关节骨科专家王海彬教授,跟师全国著名股骨头坏死专家何伟教授,对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四肢创伤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有较深认识,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课题研究3项,拥有专利10余项。</p>
<p>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HEDLEY骨科研究所Fellow,梅奥诊所,杜兰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及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骨科访问学者。</p><p>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擅长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肩袖损伤等肩、膝、肘、髋关节病损的关节镜微创治疗,骨肿瘤以及相关骨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全国副主任委员</p><p>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上肢组组长</p><p><br/></p>
<p>骨科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主任。</p><p>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20年,熟练地掌握了骨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于骨关节内骨折和关节疾病及畸形的矫治。2019年去美国芝Rush医院跟著名paprosky学习最先进初级置换和翻修技术和理念。2009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外科进修半年,系统学习并掌握了人工关节的新理念、新技术;随后多次在香港玛丽医院、日本东京福冈关节中心、北京301医院以及上海瑞金医院等接受人工关节新技术培训,掌握了关节疾病的规范治疗和手术操作,且在人工关节及翻修理论和手术技巧上有独特的见解和造诣。</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委员</p><p>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快速康复学组组长</p><p>全国关节菁英会成员</p><p>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学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广东省骨科学分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委员</p><p>广东省骨科医师协会委员</p><p>获奖荣誉</p><p>2008年汶川地震后作为广东省第一批医疗队成员赴灾区参与救助工作,获得集体一等功及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称号</p><p>科研成果</p><p>主持、参加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课题、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10余项。</p><p>在中华外科系列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国膝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会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关节学组副组长;河南省股骨头坏死诊治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骨科关节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曾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香港等地研修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特种外科医院(HSS)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师从美国人工关节置换创始人之一Ranawat教授(美国膝关节学会创始主席、髋关节学会现任主席)和曾担任16年膝关节外科主任Winsdor教授研修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研究方向:关节疾病。主要诊治股骨头缺血坏死、老年膝关节疼痛、关节滑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创伤和关节肿瘤等关节疾病。擅长人工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手术、人工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人工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翻修手术;人工单科膝关节置换。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地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40余篇。</p>
<p>国家级知名专家,留美归国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骨科主任。从事骨科近30年。多次出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美国哈佛大学骨科客座教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主研省部级项目7项,编书3部。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热疗与生物信息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热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机器人精准外科教育工作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脊柱运动创伤学组副组长;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腰椎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学会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慈善活动:参加2008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种慈善活动。自2012年以来,连续7年每年手术台数超过1000台。手术台数位列本院骨科带组医生前三强!!!</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p><p>在SCI及中华等核心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其中SCI 3篇,专著2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编委;</p><p>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六、七届创伤学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首届足踝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分会骨科学组组长,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一届显微外科修复学组副组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p><p>主持多项省级课题,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壹等奖一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p><p><br/></p>
<p>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十佳骨科医师。华西医院关节外科主任,中共党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名医。主要临床方向为成人关节外科,曾赴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美国芝加哥西北纪念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威尔士亲王医院等国际知名关节外科中心研修。对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造诣,擅长髋关节、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感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后的髋膝翻修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所有手术均亲自主刀完成,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p><p>目前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常委兼关节学组组长。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中华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华西医学》编委,《Journal of Artrhoplasty》编委。</p><p>主要科研方向为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主持及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级科研项目共计十余项,荣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5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大会发言。作为副主编撰写了《关节外科聚焦》和《关节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两本专著,并参加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骨科临床检查法》,《新编临床骨科学》等5本临床专著的撰写工作。</p><p><br/></p>
<p>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3年郑州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2006年中山大学骨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2年中山大学骨科学博士毕业。曾分别在美国及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访问学习。专业特长:骨关节疾病,擅长髋膝关节置换和关节镜微创手术。主治:关节痛、运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袖损伤、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p><p>科研成果</p><p>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中华杂志3篇。</p><p><br/></p>
<p>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保头、后期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坏死的诊断与治疗,各类髋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髋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和再次翻修手术。研究方向:1、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防和早期保股头手术与关节重建。2、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的发病机理和诊治研究;3、微创髋、膝关节置换,髋膝关节翻修;(4)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与质量提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髋关节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关节外科学组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委员会股骨头坏死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骨坏死与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会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编委,多个SCI收录期刊审稿人</p><p>主要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从事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早期保头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十余年,先后主持、完成股骨头坏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一项、人事部博士后科研资助金二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项,参与实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主要负责基础研究部分);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两项,副主编<中华骨科学.关节外科卷》、《髋关节翻修手术操作》、《临床骨科检查方法》,参编《关节外科聚焦》、《关节外科手术技巧》、《关节外科学》、《骨坏死》、《骨坏死基础与临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本科于河北医科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骨外专业,师从张英泽院士。曾先后赴德国Landshout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学习。兼任:中国医促会脊柱侧凸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健康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河北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保定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保定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医学研究与教育》编委。擅长颈、胸、腰椎等复杂脊柱外科、髋、膝、肩关节人工关节置换、老年髋部骨折等手术,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优秀医学成果一等奖、保定市青年科技奖等多项。</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河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