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感冒类
1.风寒证
主症及舌脉:鼻塞,流清涕,恶寒,肢体酸楚甚则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次症:喷嚏,咽痒,咳嗽,发热,无汗,头痛。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荆芥9 g,防风9 g,羌活9 g,柴胡6 g,紫苏9 g,枳壳9 g,桔梗9 g,炙甘草6 g。
加减:表寒重者,加炙麻黄9 g、桂枝9 g;风寒轻证见汗出、脉浮缓等,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用桂枝汤加减;鼻塞流涕重者,可加辛夷9 g(包煎)、苍耳子9 g;头项强痛,加白芷6 g、葛根9 g;周身酸楚甚至酸痛,加独活9 g;风寒夹湿而头胀痛、肢体酸重者,加苍术9 g、藁本9 g、薏苡仁15 g;内有痰湿而胸闷、舌苔白厚腻者,加姜半夏9 g、陈皮9 g、茯苓15 g;风寒入里化热者或风寒束表而内有蕴热者,加黄芩9 g、桑白皮12 g、栀子9 g;往来寒热不解者,宜与小柴胡汤合用。兼气虚症见气短、乏力者,加党参12 g、炙黄芪15 g;兼阳虚者,畏寒、四肢不温,加细辛2 g、炮附片9 g(先煎)。
2.风热证
主症及舌脉:发热,恶风,咽干甚则咽痛,舌尖红,舌苔薄白干或薄黄,脉浮或浮数。
次症:鼻塞,流浊涕,鼻窍干热,口干,口渴,咽痒,咳嗽,肢体酸楚,头痛。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合桑菊饮(《温病条辨》)[14]:金银花9 g,连翘12 g,荆芥6 g,桑叶6 g,菊花9 g,牛蒡子9 g,薄荷6 g(后下),苦杏仁9 g,竹叶6 g,桔梗6 g,甘草6g
加减:头痛、目赤者,加夏枯草12 g、谷精草9 g;全身酸楚、无汗者,加防风9 g;咽痒者,加蝉蜕6 g、白蒺藜12 g;咽喉肿痛者,加山豆根6 g、黄芩9 g;口渴者,加天花粉12 g、北沙参9 g、玄参12 g;咯黄痰者,加浙贝母9 g、桑白皮12 g;阴虚者,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麦冬12 g、玉竹12 g、南沙参12 g。
3.风燥证
主症及舌脉:唇鼻干燥,咽干甚则咽痛,干咳,舌尖红,舌苔薄白干或薄黄,脉浮或浮数。次症:口干,咽痒,鼻塞,发热,恶风。
治法:辛凉宣透、润燥生津。
方药:桑杏汤(《温病条辨》)[21]加减:桑叶9 g,苦杏仁9 g,瓜蒌皮12 g,浙贝母12 g,沙参9 g,香豉6 g,栀子6 g,梨皮9 g。
加减:头痛者,加菊花9 g、薄荷6 g(后下)、蔓荆子9 g;口鼻干燥甚者,减淡豆豉,加玄参12 g、麦冬12 g;咽痒者,加蝉蜕6 g、僵蚕6 g;咽干痛者,加玄参12 g、山豆根6 g、青果9 g;烦热口渴者,加麦冬12 g、天花粉12 g;干咳者,加炙枇把叶9 g、紫菀9 g、百部15 g;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15 g、藕节15 g;咳甚胸痛者,加枳壳9 g、延胡索9 g、白芍15 g。凉燥者,见发热、恶汗、无汗、头痛,应轻宣凉燥,可用杏苏散加减。
4.暑湿证
主症及舌脉:发热,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头重如裹,胸闷,纳呆,口黏腻,舌苔白腻或黄腻。次症:鼻塞,流涕,头痛,无汗,少汗,口渴,心烦,舌质红,脉濡或滑或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加减:藿香9 g,佩兰9 g,金银花12 g,紫苏9 g,白芷6 g,淡豆豉9 g,桔梗6 g,淡竹叶6 g,茯苓15 g,滑石15 g(包煎),陈皮9 g,生姜6 g。
加减:里湿偏重,加苍术9 g、厚朴9 g、豆蔻6 g(后下);小便短赤,加六一散6 g(包煎)。偏于暑热兼湿者,宜选用新加香薷饮加减。汗出而伤气阴者,加西洋参6 g、麦冬12 g。
体虚感冒
1.气虚证
主症及舌脉:鼻塞,流涕,发热,恶风寒,气短,乏力,神疲,自汗,动则加重,平素畏风寒、易感冒,舌质淡,脉缓。次症:脉沉细或细弱。
方药: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党参15 g,荆芥9 g,紫苏9 g,葛根9 g,前胡9 g,桔梗9 g,陈皮12 g,炙甘草6 g。
加减:表虚自汗明显,加黄芪15 g;寒热起伏,肢体酸楚者,减荆芥,加桂枝9 g、白芍9 g;纳差食少者,加神曲15 g、炒麦芽12 g;脘腹胀闷,加木香9 g、枳壳12 g;自汗甚者,加浮小
麦20 g、煅牡蛎20 g(先煎)。气虚甚而阳虚者,畏寒、四肢欠温,加细辛2 g、炮附片9 g(先煎)。
2.气阴两虚证
主症及舌脉:鼻塞,流涕,发热,恶风寒,气短,乏力,神疲,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口渴,平素畏风寒、易感冒,脉沉细或细数。次症:舌体胖大甚至舌边齿痕或瘦小,舌质淡或红,舌苔薄或花剥。
治法:益气滋阴解表。
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合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党参15 g,麦冬12 g,淡豆豉9 g,葛根9 g,薄荷6 g(后下),白薇12 g,玉竹12 g,桔梗9 g,炙甘草6 g。加减:心烦口渴较甚,加栀子9 g、天花粉12 g;咽干、咯痰不爽者,加牛蒡子9 g、沙参15 g、百部15 g;咳甚者,可加白前12 g、百部15 g、炙枇杷叶12 g;盗汗明显者,减葛根,加煅牡蛎20 g(先煎)、糯稻根须20 g;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12 g、鸡内金9 g;腹胀者,加莱菔子9 g、香橼皮9 g。气阴两虚而感受风寒者,减薄荷,加荆芥9 g、防风9 g。
其他治法
1针刺
1.1主穴
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穴。风寒者,加风门、肺俞穴;风热者,加曲池、尺泽穴;暑湿者,加中脘、足三里穴;邪盛体虚者,加肺俞、足三里穴。实证针用泻法,风寒者,可加灸,
风热者,大椎、少商穴点刺放血;虚证针用补法。
1.2主穴
风池、大椎、曲池穴。备穴:迎香、丰隆、天突、肺俞穴。每次取主穴、备穴各1~2个,中强刺激,每日1~2次。
2.单方验方
2.1连须葱白5个,生姜5片,紫苏叶10 g,淡豆豉6 g,水煎服,每日1剂,宜于证属风寒者。
2.2以连须葱白2个,生姜5片,陈皮6 g,加红糖30 g,水煎热服,每日1剂,用于风寒感冒。
2.3大青叶30 g,鸭跖草15 g,桔梗6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宜于证属风热者。
3.3拔罐
风寒证可在风门、大椎、肺俞穴等处拔罐;风热证可在大椎穴处刺络拔罐。部位为肺俞、风门,或大椎至神道及其两旁作推罐。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小儿脾胃病证研究。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委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青联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药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及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编教材、专著9部。主持承担国家级、部省级等课题20余项,获厅局级科研奖励1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
主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对内科常见及多发病种的中医药治疗有独特的见解。擅长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经方的研究,对脾胃疾病,呼吸、内分泌等内科疑难杂症和亚健康人群的辨证论治,疗效显著。长期致力于中医治法、病机与方剂配伍机制的现代研究工作。强调方证对应,重视配伍规律研究,倡导对中医理论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规范。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9名。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方剂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研成果主持“973”子课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专著3部,作为副主编编撰《方剂学》统编教材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