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采用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辅以精神心理治疗的综合疗法[3]。本病是一种慢性、发作性睡眠障碍,需要长期治疗,定期复诊。治疗可使患者症状减轻,但很难治愈。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本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不需要紧急救治。 发作性睡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传统中枢兴奋剂 目的:缓解患者日间嗜睡症状。 常用药物:苯丙胺、哌甲酯、马吲哚和匹莫林。 新型中枢兴奋剂 目的:通过激活下丘脑觉醒中枢,兴奋下丘脑特定神经元达到催醒作用。 常用药物:莫达非尼。 三环类抗抑郁药 目的:缓解患者猝倒症状[8]。 常用药物:普罗替林。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一般治疗:规律性日间小睡,如白天有计划的安排固定小睡时间,目的是帮助患者改善觉醒状态。同时,还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减少兴奋性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剂量。 社会支持: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渐回归正常生活。家人朋友应给予患者理解和帮助,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生活。 认知与行为疗法: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渐回归正常生活。需要医师进行必要的疏导,使患者对疾病有科学的认知,建立正确的应对方式。除了规律的午睡,其他重要的行为治疗目标包括有规律的睡眠作息时间表,避免频繁的时区变化,以及全面良好的睡眠卫生。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可能导致症状发作更加频繁、症状加重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虽然疾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是能够控制和缓解症状,有效减少症状发作次数。本病多数是持续终生,部分患者可随年龄增长病情有所减轻,可能影响正常生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2001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6月获得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2013年6月获得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2013年曾在美国Loma Linda大学睡眠医学中心学习。2017.2-2018.8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中心访学研究1年半,系统学习了现代睡眠医学体系。2004年8月起就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脑卒中、癫痫、头痛、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伴发的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的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眩晕症、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睡眠疾病的诊治,如失眠、日间过度嗜睡、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等。目前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睡眠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