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质发育不全的常见病因包括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严重营养障碍、婴儿及母体的某些疾病等,局部因素包括感染、创伤、放射治疗、化疗、特发性等[2]。全身因素引起的釉质发育不全常见的有先天性梅毒牙、氟牙症、釉质形成缺陷症等。局部因素引起的釉质发育异常常见的有 Turner 牙、釉质混浊症[3]等。 为什么会得釉质发育不全? 遗传因素: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 内分泌失调: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时,血钙含量随之降低,血磷正常或偏高。临床上牙可出现发育缺陷,肉眼能见到牙面横沟。 严重营养障碍:当维生素 A、C、D 和微量元素钙、磷缺乏时,会影响成釉细胞分泌釉质基质和矿化。 婴儿和母体疾病:小儿如水痘、猩红热等使成釉细胞发育发生障碍,小儿严重消化不良,也可导致釉质发育不全。孕妇患风疹、毒血症等,也可能使胎儿再此期间形成釉质发育不全。 局部感染: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导致继承恒釉质发育不全。 乳牙外伤:当乳牙外伤时,受创乳牙被推入下方发育中的恒压胚,从而扰乱恒釉质的发育。 哪些人容易得釉质发育不全?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可以预防的因素: 在成牙期间缺乏微量元素或维生素; 在成牙前出现牙周脓肿,但未及时治疗; 小儿严重消化不良。 很难预防的因素: 幼儿期间得甲状旁腺病变; 母亲怀孕时,母亲患风疹、毒血症等; 小儿患水痘、猩红热等; 幼儿患有影响全身营养代谢功能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