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7—1997.12任兰州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助教,教学、临床及科研;1998.12—2002.8任兰州医学院口腔医学系,讲师,教学,临床及科研;2002.9—2009.4任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教学,临床及科研2009.5—至今任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教学,临床及科研;2011.12—至今任兰州大学核科学和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辐射生物方向2002年被选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种植委员会委员;2003年获第十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03年负责科研项目“种植体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第二层次;2007年获第六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07年成为甘肃省卫生厅学科带头人;兰州大学2007年"三育人"先进个人;2008年主持“种植体固定钛网复合脱钙牙基质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研究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主持“牙科材料的仿生优化设计和制备”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0年被选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委员会委员;现为《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地方理事会理事、《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执行编委、《摩擦学学报》院外评审专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九院口腔综合科工作二十年,具备口腔全科广角与微创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最优诊疗方案。</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委会常务委员;</p><p>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p><p><br/></p>
<p>口腔种植修复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得口腔种植修复学博士学位。2009年赴香港大学牙学院进行口腔种植临床培训与博士后临床课题研究。2011年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开展临床工作至今。2012年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接受口腔种植临床培训。目前已完成3千余例口腔种植修复案例,美学区种植修复案例上千例,全口种植固定修复案例数十例,具有丰富的种植修复临床经验。在微创种植,特殊骨增量技术及美学区种植修复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临床技巧与理念。擅长于各种复杂种植修复的方案优化与实施,包括全口种植固定修复、前牙美容种植修复、微创植骨及上颌窦提升术,数字化种植修复等。</p><p>社会任职</p><p>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p><p>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p><p>获奖荣誉</p><p>医生及其团队完成的临床种植修复病例数次获得全国“BITC”口腔种植病例大奖赛一、二、三等奖,2018年全国Lava全瓷美学病例比赛的美学金冠奖,以及第三届牙种植相关骨增量技术病例大奖赛二等奖</p><p>科研成果</p><p>主持并参与数项与口腔种植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基金。</p><p><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修复委员会会员,长沙医学院客座教授。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南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结业。曾在中山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研修。具有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师资格;湖南省美容牙医资格;《住院医师手册》编委;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2006年荣获“优秀援藏工作者”称号。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 主攻方向:口腔烤瓷修复、铸造支架活动修复、膺复体设计、种植体设计和前牙美容整形、牙体畸形矫正。</p>
<p>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副主任委员</p><p>Edward H.Angle正畸协会(EHASO)委员</p><p>国际牙医师学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Dentistry,ICD)Fellow</p><p>国家卫健委医疗标准评审专家</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常委</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委员</p><p>四川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p><p>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p><p>获奖荣誉</p><p>IADR/Unilever Hatton奖</p><p>ASBMR奖</p><p>Webster Jee奖</p><p>中国青年正畸医师病例展评十强奖</p><p>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p><p>科研成果</p><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p><p>发表学术论100余篇。</p><p>授权发明专利9项。</p><p>参编专著10部。</p><p><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临床专业特长:各类牙体病保存活髓治疗,髓底穿通保留患牙,牙体牙髓疾病,以及大面积缺损牙残根残冠的保存感染根管的治疗,现代根管治疗术,残根残冠的保存修复, 牙齿外伤的治疗活髓保存、根尖诱导,牙髓损伤及愈合的机理研究,咬合创伤的愈合机制,牙科无痛镇静、牙科显微微创治疗等。 1991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系,1997年取得硕士学位,2001-2006年在日本松本齿科大学研修和在日本信州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特诊科进修。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医生”,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p>
<p>口腔医学博士,本硕博皆就读于华西口腔医学院。门诊时间较多,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前牙美学修复及各类固定修复。</p><p>科研成果</p><p>主持省级基金一项,校院级基金若干。同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p><p>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六篇,其他级别刊物数篇。</p><p><br/></p>
<p>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美国AAID(牙种植学会)、IADR(国际牙医学会)及国际牙医师学院会员。擅长牙缺失疑难病例的种植义齿修复及常规义齿修复。</p><p>社会任职</p><p>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多本核心期刊编委</p><p>曾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教研室主任</p><p>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p><p>科研成果</p><p>主编《种植义齿修复设计》专著一部。</p><p>参编《中华口腔医学》《口腔种植学》《种植义齿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和面部肿瘤学》、《口腔修复学理论与临床》、《临床医学新进展》等专著。</p><p>发表论文50余篇。</p><p><br/></p>
<p>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口腔修复工艺学和口腔生物摩擦学的学术带头人,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和1997年毕业于原华西医科大学分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修复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医教研成绩突出,领导和实施了全国首招本科专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的各项教育建设内容,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并在国内率先提出的口腔修复工艺学的新概念和原理如:仿真制作与仿生制作,工作授权书等已经写入最新的口腔修复工艺学教材和专业论文中,并已经融入教学实践中,受到同行好评。对植入体界面皮质骨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对植入体骨界面微动损伤机理的研究为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摩擦设计原则,已在临床上实施或得到印证,近5年主持国家、省部各类项目9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2篇,其中23篇被SCI收录。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作为第一执笔人起草了“口腔修复工2006国家职业标准”及“2009定制式固定义齿和定制式活动义齿产品的国家标准”,对全国义齿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p>
<p>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安徽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常委员,蚌埠市口腔医学会常委。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口腔颌面部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及参与省、厅级科研、教学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p>
<p>口腔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工作期间先后赴日本大阪齿科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牙学院、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牙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牙学院研修学习。其专业特长为牙髓病病因及防治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6部,承担3项四川省科委基金项目,参加多项国家级、部省级及国际合作项目,在现代根管治疗、根尖显微外科手术、龋病治疗、牙体美齿修复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牙髓根尖周疑难病例的诊治和处理。</p>
<p>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世界正畸联盟(WFO)国际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口腔正畸工作二十多年,熟悉口腔正畸学的国内外动态,掌握口腔正畸理论和技术,擅长诊治口腔正畸科复杂疑难病例。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作为第一批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和口腔正畸专家,圆满完成了援外工作任务,2008年被评为卫生部援外先进个人。有丰富的正畸临床经历,擅长各种牙性、骨性牙颌畸形及疑难病例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口腔正畸学临床与基础相关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市教委重点教改课题1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获卫生局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承担《口腔正畸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医学导论》的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招收硕士研究生11名,其中留学生1名,毕业3名。</p>
<p>主任医师,教授,科室主任,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常委,西南及重庆地区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组委员,重庆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98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合并为四川大学)口腔系获学士学位;于1990年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颌面外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前列腺素E2与口腔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毕业后到重庆新桥医院口腔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8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颌面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端粒、端粒酶与实验性口腔癌癌变的关系研究),同年进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3月复员到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工作,任科教科副科长、颌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口腔病学教研室主任。作为第一主研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端粒及端粒酶行为异常与实验性口腔癌变发生关系的研究”,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53与口腔粘膜白班癌变的关系研究”、“针刺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几种NTFs及其受体表达影响”。在研项目有:校级课题“趋化因子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及淋巴道转移关系研究”、市卫生局指导项目“新型光敏剂TMPyP4联合热疗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获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已在《华西口腔医学》等CSCD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综述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