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脊柱侧弯研究学会(SRS,美国)会员,北美脊柱协会(NASS,美国)会员,Riew Chinese cervical club会员,中国康复协会肢残委脊柱康复学组青年委员,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特聘编委,江西省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组副组长,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副组长,整合医学江西省分会急救创伤组副组长。 科研业绩: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支撑项目1项,卫生厅科技支撑项目1项;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杂志发表论文13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篇,省级期刊杂志发表论文6篇。《Cell proliferation》、《BMC cell biology》等国外SCI杂志特约审稿人。
主任医师,教授,骨外科主任,博士导师,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外科党总支书记,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外医学(骨科分册)》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主要医治骨外科(脊柱和四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伤病,尤其在四肢骨、关节、神经、血管肌腱的创伤和病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手外科以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柱伤病(如颈、腰椎病、椎管肿瘤等)方面颇有专长,在骨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与学科同事们一道成功地开展了异体双手、双前臂移植、大段骨缺损的治疗等多项高难度手术,获得突破性成就。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全国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协会骨组织工程分会常务委员;以及《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编委。其中黑龙江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为近两年新增,另外还新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工作委员会全国常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执行主编。学术交流:近两年国家级学术大会担任分组主持人12次,省级专科学会大会主持4次。连续两年在全国COA大会上做专题演讲,2011年主办中俄骨科高峰论坛,增强国际交流。科学研究:除原有国家支撑计划省配套基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并且已结题之外,近两年新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篇、SCI收录文章7篇。2011年获得校优秀科研工作者。教学成就:继续加强教学改革和推广PBL教学法,承担七年制的教学任务,近两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研究生,新近省教学规划课题结题1项。2009-2011年连续获得学院优秀教师,另获得校名医奖、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称号。医疗工作:从事骨科临床专业20年,在手显微外科、四肢骨、关节损伤的移植、修复与功能重建、脊柱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解决了许多复杂疑难问题,成功地抢救了大量危重病者,已施行显微外科手术3000余例,断肢和断手指再植500余例,总成功率为97.8%。吻合血管皮瓣移植150余例和带血管蒂的皮瓣移位100余例。修复各种创面成功率为98.8%。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在国内率先提出“吻合血管游离腓骨双棒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等三项新技术,经临床大量病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带领全科开展同种异体手移植的实验及临床应用并取得成功。该项目外于国际领先水平。其手术特点突出微创、精确和实效的学院派风格,并与学科同事们一道成功地开展了世界首例异体双前臂—手移植、双手移植、儿童大段骨缺损的治疗等多项高难度手术。2010年获得“德艺双馨”省级名医称号。
主任医师,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首届卫生系统医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厦门市政府重点引进人才。厦门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福建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工作组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厦门市青年联合会卫生系统分会委员。在国家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2007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中心圣塔莫妮卡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学术访问、美国亚利桑那州微创脊柱外科中心参观学习:师从YESS椎间孔镜技术发明人和创始人Antony Yeung。在福建省最早开展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国最早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医生之一。主要从事脊柱外科,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