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教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及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系并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国家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牙学院学习。福建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肿瘤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维权组成员。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厅及校级科研课题8项。主编、主译、参编学术专著6部。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2篇。</p>
<p>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共产党员。现任青海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会员。对口腔颌面部、头颈部良、恶性肿瘤;颌面部创伤、炎症、整形;先天性唇、腭裂等畸形修复;齿槽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p><p>198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7年,200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生。分别于1997年、2000年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学习。2004年至2006年受卫生厅派遣赴布隆迪从事援外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不断吸取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并应用新技术开展新业务,服务于临床。对口腔颌面部、头颈部良、恶性肿瘤;颌面部创伤、炎症、整形;先天性唇、腭裂等畸形修复;齿槽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能熟练地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独立完成舌颌颈联合根治术、颊颌颈联合根治术、腮颌颈联合根治术、应用各种肌皮瓣修复术后及外伤等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下颌骨切除自体骨移植修复术、甲状腺癌根治等口腔颌面部、头颈部复杂疑难手术,完成我省首例双侧颈动脉体瘤切除术。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三新项目十三项,主持开展了头皮冠状切口在面中部骨折中的应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外伤前牙、碘酊囊腔注射治疗粘液腺和舌下腺囊肿、颊脂垫转移修复腭部术后缺损、腭瓣后退修复腭部术后缺损、开窗减压引流术治疗小儿颌骨囊性病变、经口内进路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痛、全腭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双侧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新业务、新技术;对我省唇腭裂患儿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并发表相关论文,在我省首先开展了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不完全腭裂术、悬雍垂后咽成形术、Mohler’s法修复单侧唇裂;其中“扩张额部皮瓣一期修复全鼻再造术”,“颊部全厚肌蒂推进瓣修复下唇缺损”,“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不完全腭裂”,“双侧颈动脉体瘤切除术”,“颊脂垫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达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医学院、卫校的口腔专业、临床医疗系、预防系、麻醉系、成教系等专业本科及大专生的口腔科学授课以及临床实习、见习学生的带教工作,指导下级医生、进修医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工作,从2006年开始承担起头颈外科研究生的带教工作。</p><p><br/></p>
<p>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口腔外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会员,青海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委员,青海省口腔医学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卫生厅医学考试中心考官,《青海医学院学报》编委,国家级临床法医类司法鉴定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五官党支部书记。在口腔、颌面、颈部肿瘤、创伤、整形、牙槽外科及关节疾病等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p><p>1989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同年分配至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工作至今,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在口腔、颌面、颈部肿瘤、创伤、整形、牙槽外科及关节疾病等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深的造诣。熟练开展腮腺癌根治术、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颈动脉体瘤切除术、颞下颌关节成形术及重建术,各种方式的颈淋巴清扫术、下颌骨切除自体骨移植修复术、运用各种皮瓣修复颌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等及先天性、获得性面部畸形的整复工作,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核心及省级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青海省疾病诊疗常规??口腔科分册》一书。工作中,善于思考,积极创新,作为主要完成人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三新”技术项目,其中“应用额部扩张皮瓣一次全鼻再造术”、“颊全厚肌蒂推进瓣修复下唇缺损”、“岛状颈阔肌皮瓣修复颊、舌及口底缺损”等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下颌升支后缘纵截倒置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组织瓣重建下颌骨术”、“假性颈动脉瘤切除颈动脉重建术”、“经颧弓颅底切断下颌神经术”等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主持完成科研项目“高海拔地区应用下颌升支后缘纵截例置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通过科技厅成果评价,获得国内先进水平。参与完成与青海省人民医院合作科研项目“西宁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回顾性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先后十余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教学工作者,2001年度被共青团青海省委等三部门命名为“青海省青年岗位能手”。由于在唇腭裂康复慈善项目工作方面所做出的成绩,两次受到青海省民政厅及慈善总会的表彰。2008年应台湾长庚医院的邀请前往台湾进行学术交流。2009年被中华慈善总会、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授予“突出贡献天使奖”。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口腔科学授课及临床实习,见习学生的带教工作,指导下级医生,进修医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工作。</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纪委委员、工会委员、建德分院副院长;ICOI国际种植牙医师协会会员。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口腔颌面、颈部肿瘤的诊治;无痛微创拔牙术、种植牙技术及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治和孕产妇的口腔保健与咨询。多家公立协作医院和私立高端诊所的特聘专家。</p><p>1991.8--1996.6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系就读;</p><p>1996.8--2001.1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住院医师;</p><p>1999.7--2009.7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团委副书记(兼);</p><p>2001.10--2003.9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进修班就读在职研究生;</p><p>2001.12--2006.1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p><p>2006.11--2012.1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p><p>2011.2--2011.8秦都口腔医院进修微创拔牙术及口腔粘膜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p><p>2012.11通过浙江省卫生厅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获得主任医师资格;</p><p>2012.4--2013.4建徳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助理;</p><p>2013.3至2016.4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科长;</p><p>2013.10至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p><p>2014.7至今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建德分院)副院长。</p><p>2016.5--2016.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省口腔医院进修种植牙技术。</p><p>社会任职</p><p>杭州市医学会口腔科分会副主委</p><p>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远程健康专委会委员</p><p>获奖荣誉</p><p>“杭州市青年岗位操作能手”称号</p><p>2008年度荣获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届“十佳员工”称号</p><p>2013年度荣获杭州市“千优”健康卫士。</p><p>科研成果</p><p>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二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p><p>主持和参与厅局级课题多项。</p><p>出版科普书籍1本。</p><p><br/></p>
<p>香港大学正畸学博士,香港大学荣誉助理教授,英国皇家爱丁堡正畸专科Fellow。201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牙学院正畸科进行临床和科研学习,并在美国图森Charles H.Tweed中心完成正畸课程培训。长期从事各类错合畸形的矫治、正畸多学科联合治疗的临床和临床转化研究工作。</p><p>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医苑新星人才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青年人才计划。</p><p>多次赴世界牙科研究学术大会(IADR)学术交流及比赛,曾是2018年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代表。参与翻译《正畸生物力学第5版》专著。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IADR Bernard Sarnat研究提名奖、香港大学国际交流奖学金、香港骨科教育奖学金、正畸青年学者论坛闪耀之星、华东地区教学技能比赛第二名、上海市美学病例比赛三等奖,口腔医院正畸病例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p><p>现任Tweed正畸中心国际会员,世界正畸医师联盟Fellow,国际牙科研究协会会员,欧洲矫齿协会会员,香港矫齿协会会员,英国Bentham杂志大使。</p><p>社会任职</p><p>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青年委员</p><p>上海市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p><p>上海市口腔遗传与罕见病专委会委员</p><p>科研成果</p><p>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市科委科研项目1项,卫健委青年项目1项,中华口腔临床项目1项及同济大学人才培育项目1项。</p><p>作为骨干成员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3项香港政府课题的研究工作。</p><p>近年来共发表论文20余篇,在《Bone》、《Appl Mater Today》发表代表性科研成果。</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哈医大二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口腔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种错颌畸形的治疗,包括无痛矫治,隐形矫治,不拔牙矫正等国际先进技术,尤擅长唇腭裂患者及埋伏牙等疑难病例治疗。现任中华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分会常务理事。国家核心期刊《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等通讯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审稿专家。<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内首位口腔医学双博士。隐适美讲师;ORMCO讲师;3M讲师。从事正畸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研究,擅长中重度骨性畸形的正畸治疗、隐形矫治。</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合学与颞下颌关节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p><p>获奖荣誉</p><p>2012年全国正畸众言堂跨学科病例第一名</p><p>2013年全国优秀正畸青年医师及研究生病例比赛第一名</p><p>2014年、2016年AO正畸大赏全国九强</p><p>2016年、2017年COS全国正畸青年医师病例展评全国十强</p><p>2016年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展示大赛第一名</p><p>隐适美拔牙病例入选2017年全球隐适美优秀病例白皮书</p><p>科研成果</p><p>以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14篇,IF总计:45。</p><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基金1项、中国牙防基金会1项、北京大学校级基金1项、院级基金2项。</p><p>进修经历</p><p>2016年4月-2016年4月美国TWEED FOUNDATION</p><p>工作经历</p><p>2012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北京大学理学</p><p>博士北京大学口腔医学</p><p>本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1988年-2004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工作,2004年至今任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于199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成人正畸治疗,同年率先儿童早期矫治:开展头帽-肌激动器和前方牵引器应用治疗。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舌侧隐形正畸治疗,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设舌侧正畸专科门诊,是国内舌侧正畸专家,现国内经世界舌侧隐形正畸学会(WSLO)认证的五位医生为徐教授与他的四位学生。2011年在国内首批开展隐适美矫治。2022年率先开设口腔正畸二次矫正门诊。</p><p>专业特色:</p><p>1.舌侧矫治技术</p><p>2.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p><p>3.儿童严重骨性牙颌畸形功能矫治技术</p><p>4.东方人个性化直丝弓矫治技术</p><p>社会任职</p><p>国际牙科学院院士</p><p>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p><p>世界舌侧隐形正畸学会认证专科医师</p><p>隐适美亚太专家委员顾问专家</p><p>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p><p>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口腔专家委员会主任</p><p>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会长</p><p>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第三届专委会主任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学专委会常委</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口腔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p><p>《全科口腔医学杂志》主编</p><p>《中国医疗美容》副主编。</p><p>获奖荣誉</p><p>1.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次</p><p>2.200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重点推广项目</p><p>3.2005年获得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p><p>4.2013年、2014年两度当选全国十佳名医</p><p>5.2018年获医学专科精英奖</p><p>科研成果</p><p>1.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七项</p><p>2010年完成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三维数字重建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0-09。</p><p>2012年完成首都特色医疗项目基金研究项目,“成人牙周病隐形正畸治疗”,项目编号:Z121107001012025。</p><p>2014年完成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产数字化牙周病防治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4DFA31520。</p><p>2018年完成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中重度牙周病学科联合治疗的三位有限元研究”,项目编号:2018-1-QN-12。</p><p>2018年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友好医院转化中心内联合基金,完成“隐形正畸用形状记忆聚氨酯产生矫治效能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PYBZ802。</p><p>2022年或国家医学研究基金,“口腔干细胞膜片技术在口腔领域应用研究”</p><p>2.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p><p>Zhang L,Li J,Yang X,Xu B,et al.Influences of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 Combined with Orthodontics on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Osteocalcin Level,and Stability and Outcome of Offending Teeth in Periodontitis[J].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2020</p><p>L.Zhang,Y.Lin,R.Guo,Xu B,et al.Comparis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mini-implant anchorage in adults with maxillary protrus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Indian J Pharm Sci.2019,81(4)spl issue1:13-20.</p><p>李晓梅,徐宝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种植支抗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04:211-215+192.</p><p>宋云鹏,徐宝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整体内收前牙时后牙不同备抗角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05:284-287+256.</p><p>安世英,张继武,马俐丽,徐宝华,荣起国.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0,10:583-586.</p><p>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六项</p><p>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托槽徐宝华2002-7-17,中国,ZL 01 2 60264 7</p><p>五翼正畸托槽徐宝华2010-2-17,中国,ZL 2009 2 0108295.9</p><p>用于矫正牙齿的矫治器托槽及颊管徐宝华2010-2-17,中国,ZL 2009 2 0108297.8</p><p>制造正畸托槽的方法徐宝华中国,CN 200910086671.3</p><p>由预成舌侧托槽制作个体化托槽的方法及其制品徐宝华2008-11-5,中国,200810114928.7</p><p>用于牙齿一种便于移除的载药正畸支抗钉张凯;徐宝华2020-12-7,中国,CN202011417386.8.</p><p>基于颜色聚类的牙齿影像图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谢也斯;徐宝华;乔敏;高广宇;武瑶瑶2021-1-29,中国,CN202110127103.4.</p><p>进修经历</p><p>2013年4月-2013年7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p><p>2001年12月-2002年6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牙科学院口腔医学访问学者</p><p>工作经历</p><p>2004年11月-至今国家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中心主任</p><p>1986年8月-2004年10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历任主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p><p>教育经历</p><p>博士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p><p>硕士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p><p>硕士香港大学牙科学院口腔正畸学</p><p>本科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p><p><br/></p>
<p>上海交通大学口腔临床医学博士</p><p>师从正畸领域权威专家房兵教授</p><p>世界正畸联盟会员,国际牙科协会会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会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美学专委会青年委员</p><p>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p><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齿科矫正学博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RCSEd)口腔正畸专科考试考官。</p><p>现为欧洲正畸协会(EOS)会员,香港正畸协会(HKOS)会员和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会员。</p><p>擅长青少年和成人牙列不齐的矫治,提倡以患者为本的个性化矫治技术和方案,对青少年骨性牙颌畸形、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有相当的临床经验。以舌侧矫治和隐形矫治为临床特色,是美国Incognito舌侧矫治技术的国内首批认证医师,国内知名舌侧品牌eBrace的研发和推广专家,以及美国Invisalign(隐适美)的国际讲师和特聘培训专家。</p><p>社会任职</p><p>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常务委员</p><p>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p><p>世界正畸医师联盟(WFO)委员</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0, 50, 5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1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医师。口腔正畸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世界口腔正畸联盟(WFO)会员,上海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基础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COS)会员、唇腭裂专委会会员、口腔美学专委会会员。</span></p>
<p>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赤峰市口腔医学会会长。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一直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口腔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引进使用新技术项目十余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早在自治区内开展烤瓷、直丝弓矫治、牙种植等技术并加以推广,多年来一直紧跟专业发展步伐,发表《屏幕透射定点与图形数字化仪定点X线头影测量的比较》、《具有结果导出功能的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扩展间隙治疗邻面龋》等论文,主编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第二版(2009年)和《口腔工艺管理》第一版(2014年)。“扩展间隙治疗技术”和“种植固定桥精密印模技术”二个项目获得发明专利。“赤峰市蒙古族、汉族正常牙合人X线头影测量研究”等三个项目获赤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临床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p>
<p>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从中国工程院士张志愿教授,口腔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德国鲁尔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安徽省卫生厅遴选的省医药卫生系统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华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全国委员、安徽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安徽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常委、颌面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头颈外科修复重建学会全国委员、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上海口腔医学杂志》编委(Medline收录)、《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委及省内外有关杂志的审稿专家。在包括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在内的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研究成果被编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持有国家专利一项(专利号:XL200620073565.3);获省政府科技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名词中英文版的审定;个人资料被收入美国的Who’s who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多次应邀参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开展多项手术填补省内空白并被健康报等国内各大媒体报道;在国内口腔颌面外科界率先开展预构皮瓣修复口腔器官缺损,尤其是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创意(持有显微血管吻合方面的专利),显微血管吻合的成功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接近100%)。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显微外科及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血管瘤及脉管性疾病等领域均有较高建树和造诣。参编学术专著6部:①《耳鼻咽喉、眼、口腔医学分册》,②《英汉-汉英美容医学词汇》,③《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医学名词》,④《口腔颌面肿瘤学》,⑤《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主编十三五高校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厅级科研课题6项,其申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