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于2001年、2005年6月获武汉大学医学学士、硕士学位,2012年6月获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医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对眼内病理性新生血管性疾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海南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和省卫计委课题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及科技统计源期刊论文20余篇。熟练诊治眼底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如各种类型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的手术治疗及眼前、后节联合手术。熟练处理各种严重复杂眼外伤及危重眼球外伤的救治。</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眼底科硕士生导师。</p><p>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海峡医学会黄斑协会青年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小儿眼病组青年委员,美国视网膜协会受培训医师;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新华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白内障光明行义诊专家。</p><p>完成超微切口玻璃视网膜手术超过3000例。娴熟的眼科微创显微手术技术,丰富的视网膜病(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外伤)和白内障诊治的临床经验。</p><p>发表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基金6项。开展视网膜裂孔封堵,糖尿病黄斑水肿相关临床研究。</p><p>社会任职</p><p>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海峡医学会黄斑协会青年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小儿眼病组青年委员。</p><p>美国视网膜协会(ASRS)国际会员受培训医师。美国ARVO视觉研究协会国际会员。美国眼科医师协会AAO国际会员。</p><p>获奖荣誉</p><p>2021届全国妇幼健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6</p><p>科研成果</p><p>发表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基金6项。开展视网膜裂孔封堵,糖尿病黄斑水肿相关临床研究。</p><p>进修经历</p><p>2021年10月-至今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协会leadership development入选者</p><p>2018年8月-2021年8月美国视网膜协会国际会员受培训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底病</p><p>硕士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眼底病</p><p><br/></p>
<p>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眼科医院玻璃体视网膜二科科主任。</p><p>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得眼科学临床博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专业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擅长各类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外伤所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目前已完成数千台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目前年手术量超过两千台。</p><p>专业擅长: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外路环扎、垫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应用25G、27G微创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嵌顿、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及各类型合并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内磁性及非磁性异物取出、眼外伤所致眼部病变救治、人工角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合并角膜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对各种疑难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还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张力环植入、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及相关晶体疾病。</p><p>社会任职</p><p>天津市青联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与视觉科学学组委员</p><p>天津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p><p>天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p><p>科研成果</p><p>曾承担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及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青年科研课题、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汕头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眼科医院院内科研课题重点项目等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p><p>在国内及国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p><p>教育经历</p><p>博士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p><p><br/></p>
<p>男,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国际眼科杂志《Cutaneous and Ocular Toxicology》(SCI收录)期刊,国内眼科权威杂志《眼科学报》担任评审专家,获2017年江西省“最美医生”荣誉称号。</p><p>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p><p>1、对视网膜缺血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探讨,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SCI收录)、《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核心期刊。首次提出利用视网膜干细胞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思路,该研究方向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为江西省眼科获得的第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鉴于本人的科研和工作成果,荣获2010-2012年度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p><p>2、在临床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努力掌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新技术和新方法。善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激光治疗等。采用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p><p>3、在省内率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宣传教育工作,为数千名早产儿进行过视网膜检查,及时发现了一大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挽救了多名盲童,降低了我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和致盲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