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设计需要描述性文字占位 请客户提供
髓内肿瘤相关医生
治疗价格区间:
挂号科室:骨科
治疗周期:
  • 施能木
    主任
    福建省立医院

    <p>骨外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骨科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骨科专业35年,擅长骨科专业、骨肿瘤、脊柱外科等疾病的诊治,在骨肿瘤保肢手术方面造诣尤深。先后获得省级科技科技成果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35篇。曾担任福建省立医院骨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福建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显微外科学会委员。第七、八届省政协委员。</p>

    尤元璋
    主任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教授,厦门市知名骨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于2005年当选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大名医”,并于2006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医师最高奖。现任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编委、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医学会福建省骨科学会常委,厦门市医学会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厦门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连续三次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p><p>从事外科、骨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骨科疾病的诊治有颇深造诣,擅长骨关节病、脊柱外科、骨肿瘤等疾病的诊治。率先在福建省及闽南地区开展许多高难度手术,在福建省率先开展肩胛带离断再植术、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术、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体外循环动脉灌注治疗骨肉瘤、齿状突骨折中空螺钉内固定术等;在闽南地区最早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p><p><br/></p>

    刘光耀
    主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副主任,博士,日本东京大学整形外科(骨科)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从事骨科专业15年。承担并参加国家重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其中卫生部重点课题《高危骨肉瘤诊断标准的探讨和临床研究》极大的促进了我省骨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编写国家级双语教材1部。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SCI文章7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医疗成果奖5项。现为《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中国老年学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吉林省老年学学会理事、吉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临床专长:创伤骨科及骨肿瘤的治疗。</p><p>从事创伤骨科工作10余年,在建立创伤骨科诊断、治疗的规范化和正规化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完成各种骨折手术数百例,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省内率先开展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手术及以保护血运为主的生物学固定技术。擅长创伤骨科危重病人、严重多发骨折的急救治疗;各种复杂关节内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的治疗;各种陈旧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p><p>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北京人民医院骨肿瘤治疗中心系统学习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综合治疗。组建东北地区首家骨肿瘤治疗中心。在骨肿瘤的诊断及外科综合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骨与软组织原发肿瘤的手术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骨盆肿瘤完整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高位骶骨肿瘤完整切除、骨盆环重建手术;骨转移癌的微创切除手术等高难度手术。骨肉瘤等高度恶性骨肿瘤的保肢率和5年生存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省内率先开始腹腔球囊技术术中阻断腹主动脉,显著减少术中出血,提高骨盆肿瘤和高位骶骨肿瘤的完整切除率,手术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p><p><br/></p>

    刘思源
    主任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日本),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学系。2004年,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1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病科工作,后从骨病科分离出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而转至该科。现在职务是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副主任,职称: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p><p>1.主要从事转移癌的治疗</p><p>各种癌症患者最终80%以上的会出现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脊柱和骨盆,最难手术切除的也是这两个部位。我们通过拳击治疗策略,将癌症变成慢性病。配合全身治疗,达到减少痛苦,延长生命的目的。对各种转移癌进行系统的个体化治疗,为癌症患者患者开辟一条希望之路。</p><p>2.对骨科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高造诣。</p><p>科研课题、专利、科研成果和文章</p><p>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性计划,河北省卫生厅等基金的支持。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一项,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并分别获得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肿瘤大会优秀中青年论文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癌基因及其医药用途”专利号:2004100122307.X第一完成人。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25篇。</p><p><br/></p>

    李建民
    主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主任兼骨肿瘤科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骨科中心主任兼骨肿瘤科主任。</p><p>已有三十余年的骨科临床工作经验,多年来除处理常见骨科病患外,重点从事骨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治研究,多次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进行演讲或会议主持。常规开展多种骨肿瘤保肢手术及正规辅助治疗、脊柱肿瘤椎体切除重建、骨盆肿瘤切除重建及骶骨肿瘤切除等复杂手术。</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p><p>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及骨转移瘤学组组长</p><p>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p><p>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亚太骨科学会委员</p><p>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p><p>山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名誉主委</p><p>山东省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名誉组长</p><p>《中华骨科杂志》编委</p><p>《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p><p>《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p><p>《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p><p>《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p><p>《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编委</p><p><br/></p>

    杨春旭
    主任
    柳州市中医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1963年3月生,1990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并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18年,从事肿瘤内科工作10年。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湖南医科大学、上海华山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进修、学习。目前从事肿瘤内科及放疗专业,专长于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生物化免治疗及肿瘤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早期辅助诊断及临床疗效观察。目前是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广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p><p>社会任职</p><p>广西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广西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柳州市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p><p>获奖荣誉</p><p>2000年11月获区党委组织部、区人事厅及区科协授予的第六届“广西青年科技奖”</p><p>2000年12月获本院“第六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p><p>2001年12月获柳州市首届“学英语,促开放”英语演讲比赛优秀奖</p><p>2004年1月入选“柳州市2002年度个十百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p><p>2005年4月评选为柳州市科技拔尖人才</p><p>科研成果</p><p>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至今共发表研究论文30篇,其中有2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共参与完成7项科研。</p><p>教育经历</p><p>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学</p><p><br/></p>

    叶霈智
    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p>200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学位。擅长配合中医外治方法有效治疗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顽固性呃逆、不全肠梗阻等)。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放化疗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肠炎、手足皮肤反应等,积累了丰富经验。注重传统中医外科以“阴证”、“阳证”论治肿瘤的理论继承,善于采用单纯中医药方法以扶正固本为基础,适当选用虫类药物治疗晚期肿瘤,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取得较好疗效。</p><p>社会任职</p><p>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p><p>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p><p>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p><p>北京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p><p>科研成果</p><p>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p><p>教育经历</p><p>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p><p><br/></p>

    黄永波
    主任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p>医学硕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小儿骨科专业组组长。山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筹备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骨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小儿骨科分会委员;《实用骨科杂志》预审编委。从事骨科临床专业20余年,曾先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天津医院小儿骨科等医院学习,多次参加并主持全国性小儿骨科会议。熟悉并掌握小儿骨科领域国际先进治疗理念与方法。擅长:各年龄段儿童肢体创伤的微创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马蹄内翻足、高弓足、外翻平足等足部畸形的矫形治疗,擅长各种小儿脊柱及肢体矫形,各种良恶性肿瘤及骨关节感染的诊治。发表国内外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第三名)。</p>

    李宜放
    主任
    山西省中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山西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曾公派澳大利亚研修,曾在北京肿瘤医院专科进修。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承担省基础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3部。</p>

    张传清
    主任
    重庆市中医院

    <p>重庆市中医院(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技术3级。重庆市人,从医40余年,精通中西医学理论,得郭铭信等老中医师传。系重庆市“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课题组负责人,主研课题5个,主编著作2部,培养研究生4名。临床经验丰富,擅治大内科疑难杂症。心、脑血,不孕不育,肿瘤等均有较深造诣。</p>

    张葵
    主任
    贵州省人民医院

    <p>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医大师刘尚义学生。中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基金2项。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慢性疾病及肿瘤放化疗后康复。</p>

    张晓晶
    主任
    辽宁省肿瘤医院

    <p>主任医师,骨软科科主任,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外博士后,硕导,中国抗癌协会肉瘤委员会常委,黑色素瘤组副组长。辽宁省抗癌协会肉瘤委员会主委,美国MASCC会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肿瘤研究所博士后。从事骨及软组织肿瘤治疗工作20余年,完成各类肿瘤手术数千例,对骨肿瘤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正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进行合作课题研究。近十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发表高档次SCI英文论文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国际合作课题1项,省级科技攻关课题二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黑色素瘤研究及治疗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p>专业特长:</p><p>1:全身及肢体肉瘤灌注化疗(放疗)技术;</p><p>2:四肢恶性肿瘤关节重建技术;</p><p>3: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基础研究。</p><p>4:转移瘤的综合治疗。</p><p>5:黑色素瘤基础研究,保肢手术,综合治疗,免疫生物治疗及基因靶向治疗。</p><p><br/></p>

    钟有芳
    主任
    琼海市中医院

    <p>琼海市中医院,妇科,主治医师。擅长调经助孕、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痛经、闭经、月经失调)、妇科肿瘤、宫颈疾病(宫颈糜烂、宫颈炎、宫颈息肉)的诊断。</p>

    姚娓
    主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p>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学科主任、中医科主任、中医学教研室主任,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学院)副院长,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辽宁省青年名中医,辽宁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大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大连市高端人才,大连市名中医新秀,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p><p>社会任职</p><p>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亚健康分会委员</p><p>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p><p>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p>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p><p>辽宁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p><p>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p><p>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科研成果</p><p>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市科研、教改课题30余项。</p><p>发表论文30余篇。</p><p>参编教材14部。</p><p>主编及副主编论著2部。</p><p><br/></p>

    包毅敏
    主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p>主任医师,副教授,1988.9——1993.7就读于黑龙江中医学院骨伤系骨伤专业,2002.9——2005.7就读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外科学专业,2008.2——2008.8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学习。1993年至今分配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1993.7~1994.1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骨科临床工作。1994.12~2001.1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任骨科住院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01.12~2007.5: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任骨科主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07.5任骨科副主任医师至今。每年承担医学生的教学工作。每学期平均带教实习生约13名,还担当进修医师的指导工作,总共带教十二名进修生。科研成绩:湿热烧伤膏与依济复治疗骨科皮肤缺损性创伤的对比——2000《内蒙古中医药》19卷.增刊右顶固骨巨细胞瘤一例——2001《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3卷2期单纯膝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3例——2004《内蒙古医学杂志》36卷318期补充雌激素对去势雌兔关节液与血清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2006.12 《中国临床康复》10卷48期腧穴注射导致腰骶部感染椎管内脓肿形成并马尾损伤一例——2007.4 &nbsp;《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9卷2期长骨骨干结核的X线诊断和治疗——2011.4 &nbsp;《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33卷2期参编《骨科急症手术治疗学》。</p>

    李永清
    主任
    河北省中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1953年生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留校至今,一直从事中医、西医临床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历届中医本科、中西医结合、韩国研究生班、东垣学院、成教学院等班级的中医外科、西医外科教学工作。毕业后,曾先后多次研修于北京等各地多所大医院,打下了深厚的外科基础。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精研医理,博采众方,取中医、西医之所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对外科疾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对一些外科疑难杂证,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术后配合口服中药、或中药贴敷、或中药肛滴,促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减少了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对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胃穿孔,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等外科常见急腹症,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药,配合西医疗法,使很多患者避免了手术之苦。肿瘤患者术后配合化疗、中药治疗等方法,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个别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的。周围血管病是临床一类难治性疾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自拟了“脉管炎一号方”、“脉管炎二号方”、专治深静脉血栓的“脉痹通”等一系列专用方剂,经过几千人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率达98%以上,使绝大多数患者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自拟“补肾化石汤”治疗肾结石,其排石、化石率达到了96%以上。对顽固性前列腺疾病,制定了“消癃汤”等系列方剂,配合西药,前列腺注射,物理疗法等,众多患者得到了康复。</p><p>西医方面,尤以肿瘤外科,腺体外科,胃肠外科,外科急腹症等方面见长,外科功底深厚,操作娴熟。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式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很受患者欢迎。</p><p>科研方面,主持了“脉痹通冲剂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流变观察”课题,获省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同承担了科研课题七项。主编了全国中医自考应试指南丛书《中医外科学》。参编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辅助用书《中医外科学》,以及《现代中医奇效良方宝典》、《现代中医方剂通释》、《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等著作8部。在全国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会议,所写论文多次在大会宣读,其中所写论文“溶栓胶囊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临床观察”获全国脉管专业委员会大会三等奖。参编著作《中医方剂通释》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省政府优秀图书奖。</p><p>主要社会兼职:</p><p>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p><p>中华全国中医外科学会、常务委员</p><p>河北省中医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p><p>河北省脉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河北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p><p>河北省医疗事故评审委员会、委员</p><p>河北中医杂志4、5届、编委</p><p>河北中医药事委员会、委员等职</p><p><br/></p>

    范恒
    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p>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三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为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湖北省及武汉市中青年知名中医,协和医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p><p>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医圣)学术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及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及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常委、湖北省中医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恩病)学组组长、湖北省首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北省及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杂志编委。</p><p>科研课题:先后主持(第一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博导类)专项科研基金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一项、湖北省卫计委课题一项、横向临床研究课题等多项课题(拥有科研经费达300余万元)。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一项)。其中两项研究成果《清热燥湿凉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理研究及临床观察》和《溃疡性结肠炎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中药干预作用与临床研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伤寒论》校级精品课程第一负责人。</p><p>科研获奖: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排名第一)、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排名第一和第三各一项)、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华中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和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各一项(排名第一)。</p><p>文章及专著:近五年来撰写的学术论文6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的著作和国家级教材已有14部(主编5部),其中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学》(案例版)。</p><p>医疗特长:现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中医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六年,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医籍有深入的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内科疾病及疑难杂证(包括老年病)、胃肠和肝胆疾病以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善用经方治疑难病证,特别是对慢性结肠炎的诊治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p><p><br/></p>

    郭征
    主任
    西京医院

    <p>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骨肿瘤科主任。</p><p>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盆环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或通讯编委,同时受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曾赴美国纽约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和法国马赛北方医院骨肿瘤科学习。</p><p>临床主要从事脊柱、骨盆及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导航辅助骨肿瘤切除个体化骨肿瘤假体重建、组配式抗感染半骨盆假体重建及脊柱肿瘤多节段整块切除等临床新技术,创建国内首家数字化骨库,形成骨肿瘤切除后骨关节缺损修复重建系列创新技术。领衔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锁骨和肩胛骨钛合金假体植入,开创3D打印骨肿瘤假体应用先河,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p><p>科研方向聚焦骨科植入物临床转化研究,提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推进数字技术辅助骨肿瘤外科治疗,实现了计算机导航、机器人辅助、3D打印和数字骨库等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同时对新型骨科低弹钛合金材料、多孔钛合金材料及植入物表面改性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仿生股骨头坏死支撑棒、多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和新型个体化骨肿瘤假体等创新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参编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多次受邀主持国际、国内专业会议并做大会发言。</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专业学组组长</p><p><br/></p>

    朱锐
    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p><span style="color: rgb(50, 50, 5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1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承全国第一代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刘建国教授和湖北中医名师沈霖教授,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德育导师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班教师班主任;荣获协和医院医疗服务之星。曾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进修;现任湖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师协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英文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两项、湖北省卫生厅课题一项、武汉市青年晨光计划课题一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一项;拥有“胸腹腔穿刺”、“骨髓穿刺”、“鼻饲”、“尿量监测”、“智能输液”、“艾灸”等力求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专利十余项;参与完成的“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等课题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肝胆胃肠病、肿瘤、肾脏病、甲状腺乳腺病和老年杂病有较深入的研究。荣获协和医院医疗服务之星。</span></p>

    阎晓路
    主任
    河北省人民医院

    <p>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临床治疗10余年。2012年、2013年获河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获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论文10余篇,著作6部。擅长肺癌、消化道肿瘤、乳癌的综合治疗,及各种肿瘤微创技能操作,能够使患者在承受最小痛苦的基础上接受最佳治疗</p>

    123

Copyright © 2020-2022 西红柿健康网(www.m8k.cn)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8503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