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8年,在领导培养下由助教、讲师、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了山西省牙防病领导小组任山西省牙病防治办公室专家,积极参加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工作并做了某些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与教学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流行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998年起对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在口腔方面的临床表现和打鼾进行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口腔矫治器的应用方面有突出的成绩,取得了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发表与课题有关的论文6篇(附后)。在多年口腔矫治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方面的研究中,结合临床观察自行设计了治疗OSAS和鼾症的口腔矫治器,临床疗效显著,并取得了国家专利一项(附后)。 与课题有关的论文6篇包括: 1、《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临床观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22(7) 李瑛 P420 2、《30例无自觉症状中年人睡眠呼吸状况研究》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14卷第11期 李瑛 P822 3、《压模式阻鼾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36卷第5期 李瑛 P641 4、《X线头影测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应用》 国外医学口腔分册 2004.4 李长涛 李瑛 5、《OSAS患者的颅面上气道结构的矢状面测量分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李长涛 李瑛 6、《国内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治疗的循症医学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4第21卷第9期 杨芳 李瑛 国家专利一项 打鼾口腔矫治器 专利号ZL.99 3 06386.1</p>
<p>主任医师,教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及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系并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国家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牙学院学习。福建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肿瘤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维权组成员。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及省厅及校级科研课题8项。主编、主译、参编学术专著6部。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2篇。</p>
<p>主任医师、教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并获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04-2005年国家公派赴日本长崎大学齿学部访问学习,并被长崎大学聘为客座研究员、副教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材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 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中国实用口腔科学杂志》、《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专家、常务编委、编委等职。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主持福建省教育厅重大、重点等9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以第一作者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等7项奖励。</p>
<p>香港大学正畸学博士,香港大学荣誉助理教授,英国皇家爱丁堡正畸专科Fellow。201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牙学院正畸科进行临床和科研学习,并在美国图森Charles H.Tweed中心完成正畸课程培训。长期从事各类错合畸形的矫治、正畸多学科联合治疗的临床和临床转化研究工作。</p><p>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医苑新星人才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青年人才计划。</p><p>多次赴世界牙科研究学术大会(IADR)学术交流及比赛,曾是2018年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代表。参与翻译《正畸生物力学第5版》专著。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IADR Bernard Sarnat研究提名奖、香港大学国际交流奖学金、香港骨科教育奖学金、正畸青年学者论坛闪耀之星、华东地区教学技能比赛第二名、上海市美学病例比赛三等奖,口腔医院正畸病例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p><p>现任Tweed正畸中心国际会员,世界正畸医师联盟Fellow,国际牙科研究协会会员,欧洲矫齿协会会员,香港矫齿协会会员,英国Bentham杂志大使。</p><p>社会任职</p><p>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青年委员</p><p>上海市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p><p>上海市口腔遗传与罕见病专委会委员</p><p>科研成果</p><p>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市科委科研项目1项,卫健委青年项目1项,中华口腔临床项目1项及同济大学人才培育项目1项。</p><p>作为骨干成员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3项香港政府课题的研究工作。</p><p>近年来共发表论文20余篇,在《Bone》、《Appl Mater Today》发表代表性科研成果。</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哈医大二院口腔正畸科主任,口腔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种错颌畸形的治疗,包括无痛矫治,隐形矫治,不拔牙矫正等国际先进技术,尤擅长唇腭裂患者及埋伏牙等疑难病例治疗。现任中华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分会常务理事。国家核心期刊《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等通讯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审稿专家。<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主任医师,口腔科主任,汉族,口腔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山西省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方向:种植义齿、残根残冠的保留修复。</p>
<p>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师从北京大学博导徐宝华教授,正畸学硕士</p><p>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正畸科</p><p>从事正畸临床工作十余年,矫正患者2300余例,其中三分之一为舌侧隐形病例</p><p>在成人以及儿童错合畸形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p><p>社会任职</p><p>国内唯一世界舌侧隐形正畸学会认证专科女性医师</p><p>世界正畸学会会员</p><p>美国正畸协会(AAO)会员</p><p>亚洲医学美容协会委员</p><p>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p><p>美国Incognito舌侧隐形矫正认证医师</p><p>Invisalign隐适美认证医师</p><p>北京口腔医学临床技术研究会秘书长</p><p>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理事</p><p>获奖荣誉</p><p>荣获2019年度3M Incognito Appliance System Gold Star Orthodontist Certificate Incognito Appliance System Year of 2019</p><p>科研成果</p><p>2010年完成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三维数字重建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0-09。</p><p>2012年开始系统性地进行隐形矫治生物力学原理研究。</p><p>2012年完成首都特色医疗项目基金研究项目,“成人牙周病隐形正畸治疗”,项目编号:Z121107001012025。</p><p>2014年完成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产数字化牙周病防治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4DFA31520。</p><p>2018年开始隐形矫治高分子材料学特性的研究。</p><p>2018年完成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中重度牙周病学科联合治疗的三位有限元研究”,项目编号:2018-1-QN-12。</p><p>2018年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友好医院转化中心内联合基金,完成“隐形正畸用形状记忆聚氨酯产生矫治效能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PYBZ802。</p><p>发表论文:</p><p>舌侧托槽摩擦力的实验研究</p><p>成人双颌前突患者舌侧正畸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p><p>个性化舌侧托槽的制作与临床应用初探</p><p>lcognito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研究与新一代CAD/CAM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研发</p><p>骨性安氏I类错(牙合)双期矫治后形态美学研究</p><p>五翼托槽与自锁托槽滑动摩擦力的比较硏究</p><p>影像模拟结合内镜辅助手术矫正眉不对称畸形</p><p>如何为牙齿健康“上保险”</p><p>Comparison of Frictional Resistance to Sliding between Five Wings Bracket and Self-ligation Bracket</p><p>低下颌平面角牙面结构特征的研究</p><p>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预防及阻断性矫治</p><p>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对于成人牙周状况的对比研究</p><p>不同托槽与弓丝组合滑动摩擦力的实验研究</p><p>Comparative Study of Invisible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Adult Peri</p><p>安氏II错(牙合)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研究</p><p>影响下颌平面角大小的相关因素分析</p><p>Forsus与口外弓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II^1错殆的比较研究</p><p>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I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分析</p><p>安氏I1错口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研究</p><p>270例成人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经验总结</p><p>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器对牙周健康影响的比较研究</p><p>在头影测量术中应用视频影象消散系统测量及控制头的位置</p><p>工作经历</p><p>2010年6月-至今国家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正畸医生</p><p>教育经历</p><p>硕士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p><p>本科吉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p><p>个人成就</p><p>总访问:76,048次</p><p>昨日访问:113次(2023-09-21)</p><p>总文章:58篇</p><p>总患者:343位</p><p>诊后报到患者:117位</p><p>诊后评价:72个</p><p>心意礼物:7个</p><p>上次在线:今天</p><p>开通时间:2017-11-29 13:04</p><p>治疗经验</p><p>牙颌畸形(156例)阻生齿(2例)小儿腺样体肥大(1例)面部轮廓整形(1例)</p><p>已开通服务</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50, 50, 5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1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wrap: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医师。口腔正畸学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世界口腔正畸联盟(WFO)会员,上海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基础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COS)会员、唇腭裂专委会会员、口腔美学专委会会员。</span></p>
<p>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赤峰市口腔医学会会长。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一直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口腔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引进使用新技术项目十余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早在自治区内开展烤瓷、直丝弓矫治、牙种植等技术并加以推广,多年来一直紧跟专业发展步伐,发表《屏幕透射定点与图形数字化仪定点X线头影测量的比较》、《具有结果导出功能的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系统》、《扩展间隙治疗邻面龋》等论文,主编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第二版(2009年)和《口腔工艺管理》第一版(2014年)。“扩展间隙治疗技术”和“种植固定桥精密印模技术”二个项目获得发明专利。“赤峰市蒙古族、汉族正常牙合人X线头影测量研究”等三个项目获赤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临床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