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复查,避免过度用眼,日常多看远方。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治疗完成后,观察患者是否仍然出现看不清、头昏头痛等症状。 复查:散光配镜后,眼睛的屈光状态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有所改变,少年儿童一般要每隔 6 个月复查一次,学龄前孩子有条件最好每 3 个月就复查一次,成人每年定期复查一次,以便及时了解视力的恢复情况,跟进治疗或更换更为合适的眼镜。散光手术术后总共需要复查六次,分别是在术后的第一天、第七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在平时,如果有什么不舒服情况的话,也可以随时到医院进行复查。 如何安排饮食?本病饮食无特殊要求,正常饮食即可。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不需要。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不影响。 生育:不影响。 如何运动?不影响正常运动。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应达到 10 小时,初中生 9 小时,高中生 8 小时。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造成眼部不适,并增加近视风险。儿童青少年应及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注意端正坐姿,减少近距离的用眼时间。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眼科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门诊部和白内障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河南省眼科医院副院长,河南省眼外伤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白内障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眼保健与疾病防治委员会常委、海崃两岸卫生交流协会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组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委,河南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眼科学会委员。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曾先后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眼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7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对眼前节外伤修复重建的疑难病例具有较深造诣;擅长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尤其是对复杂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的联合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各种功能性人工晶体状体(非球面、双焦点、三焦点、无级变焦、区域折射和散光矫正的人工晶状体等)植入术、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其并发症的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有晶体眼的ICL植入术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成各种类型白内障手术6万5千余例。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0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河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2项;主持省级重点科研课题12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加873国家重大科研课题2项。撰写《眼科显微手术学》、《眼屈光手术学》、《眼外伤学》、《眼科应用解剖学》《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高度近视)等专业著作9部。曾获河南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十大科技女杰”、“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客座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视光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长:近视眼的预防、矫正、治疗,包括儿童近视预防矫正、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无结膜切口的抗青光眼手术,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等,对复杂病例的角膜屈光手术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等并发症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每年完成手术近千例,术后随访均取得满意效果。完成科技厅、科技局、卫生局科研课题3项,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主持科研课题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篇,SCI文章3篇,参编眼科专著3部,多次主持国际国内眼科学术会议。曾获荣誉:2005年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济南市十佳职工创新标兵,2006年济南市优秀党外知识分子,2008年济南市卫生系统科技兴医先进个人,2008年泉城卫生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