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视力低下、拥挤现象、立体视觉降低、对比敏感度降低、调节功能异常,详见下文。 常见症状有哪些? 视力低下:视力低下是弱视最主要的临床特征。指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且两只眼的视力及注视能力也存在差别,经治疗可恢复或部分恢复。 拥挤现象:弱视眼对单个视标(视力表上的 E)的识别能力比较高,对排列成行的视标,辨别能力比较差。表现为患者可能出现阅读困难的情况。 立体视觉降低:立体视觉(双眼观察景物能分辨物体远近、深度的感觉)建立在双眼融合功能基础上,任何一只眼的视力降低,立体视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上下台阶无法估算深度,走路易摔倒。 对比敏感度(人眼对物体边界的分辨程度)降低:弱视患者双眼,特别是弱视眼的对比敏感度下降,表现为患者可能出现对色彩甚至对物体的辨别度较弱的情况。 调节功能异常(例如人眼为看清远近物体所进行的调节):弱视眼的调节功能异常包括调节幅度降低、调节潜伏时间延长、调节性集合异常等表现为患者可能出现手眼协调能力差。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斜视 永久性视力低下
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眼视光学、斜视弱视、眼部整形及眼眶肿瘤学科带头人。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在眼视光学、斜视弱视、眼部整形及眼眶肿瘤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做为学术带头人,创立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视光学、眼部整形及眼眶肿瘤专业,建立了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扩大和发展了斜视弱视专业。特别是在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做了开拓性工作,首先将数字减影成像技术应用于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将微创手术引入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改良了手术方法,研发了手术器材,治疗患者近近万人,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多次到北京、天津、浙江、山东、四川等十多个省指导手术。一直从事屈光手术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儿童弱视发病机理和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人。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委员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视光学和斜视弱视学组组长湖南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解剖科学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十二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参与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工作,主持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卫生厅课题等多项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参编专著3本。
主治医师,1958年11月出生,西藏自治区江孜县人。1978年毕业于山东卫生专科学校医疗系毕业,专科。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篇,曾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进修1年,多次参加了国内大型眼科学术交流会,并获得了良好的评价。该同志曾经担任过眼科主任,对我院眼科的发展有过较大的贡献。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对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各种泪道疾病和斜视弱视的治疗、眼部美容手术都有独到的见解,对西藏各种小儿眼部疾病预防与发生,诊和治疗、白内障和慢性泪囊炎的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有较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