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会员。2002年毕业后从事眼视光学工作10余年。曾参加中国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温州眼视光医院举办的眼视光学专业技能培训。在眼视光疾病的诊治:近视的控制治疗、弱视治疗、低视力康复、青少年视力保健、老视验光、隐形眼镜如RGP及散光软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角膜屈光手术如LASIK、SBK、Epi-LASIK,以及波前像差引导个性化手术和飞秒激光手术。参与的科研项目获2014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项,《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经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br/></p><p>从事眼科视光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p><p>对弱视和近视等青少年视力问题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处理各种圆锥角膜、屈光及外伤术后的问题,对角膜接触镜并发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致力于近视眼发病机制及角膜塑形镜(OK镜)防治研究,</p><p>现为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资深会员(FIACLE),美国角膜塑形镜学会资深会员(FOAA)</p><p>社会任职</p><p>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中国大陆地区)学术委员</p><p>获奖荣誉</p><p>在青少年视力保健和近视防治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p><p>科研成果</p><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参与省部级课题。</p><p>已在核心期刊和SCI发表相关论著。</p><p>主编及参与编写多本视光学论著。</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