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是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 ,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在我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创伤,年发病率为 55.4/10 万人口。在美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约为脊髓损伤的10倍,发病率为 3900/10 万人口青年组发病率相对高。颅脑损伤的男女比例为 2:1,男性更严重。
按损伤病理机制,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前者指在头部受到撞击后即刻发生的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后者是在原发性损伤的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系列病变,如脑缺血、缺氧等。按损伤方式,可分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前者指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骨折,但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后者是指头皮、颅骨、硬脑膜、脑组织均有损伤,脑组织与外界相通。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颈肩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擅长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的康复评价及康复治疗,如脊髓性肌肉萎缩、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同时,对于多种内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也存在丰富临床经验。专业擅长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的康复评价及康复治疗,如脊髓性肌肉萎缩、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同时,对于多种内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也存在丰富临床经验。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开始从事神经内科专业18年,曾于200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神经内科;2008年由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转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康复科工作。曾于2009年在中国康复中心学习,有扎实的临床经验,在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周围神经病康复及重症康复有独特见解及丰富经验,对于损伤、定位、定性、评价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技能。《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作用研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作用应用》获黑龙江省卫生新技术一等奖。《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临床分析》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发表,《脑白质疏松症伴认知功能障碍48例分析》论文在《中国误诊学杂志》上发表,同时有专著《实用临床诊疗与护理》在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级脑电活动在特殊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评价作用》发表在医药卫生杂志上,先后有多项市科研成果立项结题,负责主持的有《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获市级科技成果奖;《吞咽造影检查在吞咽障碍诊治中的价值研究》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获市级科技成果奖,第三名,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颅底前循环A狭窄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获市级科技成果奖,第三名;《吞咽造影检查在脑损伤后吞咽障碍诊治中作用》获得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二等奖。《高级脑电活动在特殊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评价作用研究》、《呼吸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获科技成果奖,《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社会参与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有氧运动和呼吸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的研究》在研中。从事康复专业工作以来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主编《实用临床诊疗与护理》等书,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身份署名发表论文共10余篇,其中大部分对省内及本地区的物理康复专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齐齐哈尔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分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肿瘤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骨质疏松分会委员齐齐哈尔市康复专业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齐齐哈尔市残疾鉴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