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泪囊炎以去除感染,疏通泪道为主要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鼻泪管阻塞严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本病没有需要处理的危急情况。 泪囊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 目的:抗菌疗法是初期保守治疗和术后治疗的标准疗法,尽早合理使用抗菌疗法,可以避免泪囊黏膜的炎症组织重构。 常用药物:氧氟沙星眼液、眼膏,四环素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目的:抗炎、抗水肿、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从而抑制胶原沉淀和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组织粘连,减少瘢痕形成。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 手术治疗 局部切开引流:目的是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目的是建立人工的泪液引流通道。 泪囊鼻腔吻合术:目的是重建泪囊至鼻腔的引流道。 单纯泪囊摘除术:目的是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其他治疗 泪道冲洗:目的是彻底清除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加强药物疗效。 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目的是恢复泪道的生理通道,但疗效不好。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的患者,容易形成瘘管,导致病情反复,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急性泪囊炎患者,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扩散至颅内,引起脑膜炎而死亡。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恢复好,不影响生活质量。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眼科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留院工作至今,期间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牛津大学Nuffield眼科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在德国明斯特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期合作研究。 临床研究领域为眼眶疾病包括眶壁骨折、眶部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眼部整形包括上睑下垂、眼睑畸形、倒睫、双眼皮、祛眼袋等;泪道疾病包括泪道阻塞、泪囊炎、新生儿泪道疾病、功能性溢泪等。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眶病亚专科负责人。从事眼科专业32年。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毕业,2006年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先后在国内外多家大医院或医学院校工作及学习,尤其擅长神经眼科疾病、眼眶病、白内障和泪道疾病的诊治。博士阶段师从于我国眼科界泰斗姚克教授学习白内障。后师从于我国眼眶界领军人物肖利华教授学习眼眶病,是我院眼眶骨折及眼眶肿瘤手术创始人,也是我院眼眶病专业负责人。后又赴京跟随我国神经眼科带头人魏世辉教授学习神经眼科学,回大连后开创性地开展了大量神经眼科工作。曾经学习、工作及生活过的城市有伊春、哈尔滨、西安、大连、杭州、北京、巴尔的摩。最高学历:浙江大学眼科学博士。进修经历:北京武警总院眼眶病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眼科。出国留学经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连续22年被评为医院综合实力全美第一)。进修经历2017年6月-201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神经眼科。辅导医生:魏世辉2008年3月-2008年9月北京武警总院眼眶病研究所辅导医生:肖利华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医院眼科及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研修。长期从事眼眶病和眼部整形等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完成大量的眼眶肿瘤的治疗,包括泪腺腺样囊性瘤,泪腺腺样囊性癌的手术及术后放疗,眼眶的血管畸形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及其他常见的眼眶肿瘤。特别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基础及临床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不同时期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及眶减压,眼睑整形等手术治疗。对眼睑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达到了细胞水平的切除,使手术的复发率显著降低,同时采取口腔黏膜移植,软腭移植,羊膜移植等技术进行眼睑重建,对三分之二以上眼睑缺损的再造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对全结膜囊成型的修复,小睑裂综合征,眶距增宽综合征,眶面裂等先天性疾病的治疗也取得可喜的效果。在泪道疾病的治疗方面,掌握了科室前辈创立的鼻泪管环钻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并引进了硅胶球头管经鼻腔逆行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开展了大量手术,取得很好的疗效。同时开展泪道激光,及内窥镜治疗泪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