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关节外科。2001年赴美国进修学习关节外科6个月,2003年赴澳大利亚学习关节外科6个月,2007年赴德国学习关节外科6个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关节疾病的诊治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擅长髋关节、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手术。培养研究生6名。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大会发言。中华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四川省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p><p>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四川省骨科分会关节学组成员;四川省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p><p>科研成果:</p><p>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国际性期刊(美国SCI收录期刊2篇)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3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老年人骨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治疗研究》2项。参与编写国内骨科界极具影响力的骨科专业书籍多部,其中作为副主编编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骨科检查方法》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基础与临床》两部,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与编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关节外科聚焦》、《关节外科手术技巧》、《关节外科手术学》等主要书籍。</p><p><br/></p>
<p>吉林大学骨外科学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骨科学博士后,日本京都大学附属病院骨科博士后,韩国三星医学中心运动医学肩关节中心fellowship,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运动医学科fellow。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动医学科、骨关节疾病微创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p><p>通晓英、日、韩三国外语。黑龙江省掌握关节镜技术较早的骨科医师(膝关节镜,2004年),黑龙江省运动医学、关节疾病微创化治疗方面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最早独立开展完成全身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疾病关节镜治疗,在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肩、髋、肘、踝关节镜方面,在黑龙江省开展了具有开拓意义的工作,在肩关节置换这一复杂领域,无论是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都处于省内的前沿。在肩和髋关节镜这些关节镜的高技术含量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和省内专家同行的一致认可。</p><p>2005年,在301医院、北医三院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运动医学中心主攻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视下骨关节疾病微创手术治疗技术。</p><p>2006-2009年,在日本京都大学骨科(整形外科)专攻人工关节置换、关节镜微创治疗。</p><p>2013.6-2013.12,在韩国首尔三星医学中心(SMC)、运动医学中心进行了肩关节镜技术的专修和髋膝关节镜的研修学习。</p><p>2016.4-2016.7,在世界顶级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进行肩髋关节镜技术学习。</p><p>率先开展了黑龙江省首例肘关节(2009年)、腕关节(2010年)、髋关节疾病(2011年)关节镜视下微创化治疗,率先开展黑龙江省首例关节镜的关节外应用技术,使用关节镜进行了骨折螺钉取出术,足拇囊炎切除术,关节镜辅助下肿瘤刮除灭活植骨术;率先开展哈医大二院首例踝关节镜(2009年)、肩关节镜(2012年)视下手术。</p><p>自主研发的人工髋关节置换自动显露牵开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应用于临床。</p><p>在世界骨科领域顶级专业杂志JBJS(Br)、著名骨科杂志JOA等发表文章24篇,主编东北三省第一部关节镜方面专著《膝关节镜基础》。主持归国留学人员基金资助课题2项,黑龙江省级课题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p><p>目前科研重点:腱骨愈合;生物材料(新型抗生素骨水泥);软骨修复(关节镜)。</p><p>学术兼职:</p><p>国际:</p><p>北美关节镜学会(ISAKOS)会员</p><p>亚太膝关节、运动医学、关节镜协会(APKASS)创始会员</p><p>亚洲髋关节镜协会(AHSA)创始会员</p><p>国家级:</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副组长</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委员会常委</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冬季运动损伤委员会常委</p><p>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常委</p><p>华裔骨科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p><p>2015年(黑龙江亚布力)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组委会首席运动创伤医疗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肩肘外科学组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p><p>中国肩肘外科协作组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关节镜专业委员会委员</p><p>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运动损伤防治分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菁英会”委员</p><p>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运动损伤重建与康复学组委员</p><p>卫计委“健康中国”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关节疾病防治特聘专家</p><p>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课题专家组成员</p><p>国家骨质疏松治疗东北区治疗基地专家组成员</p><p>省级:</p><p>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关节镜及关节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医学会体质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p><p>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委</p><p>黑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学组副组长</p><p>黑龙江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p><p>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p><p>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p><p>黑龙江省运动医疗专科联盟省级专家</p><p>中国第一支运动医学专家足球队“运肩峰”龙之队发起人</p><p>哈医大二院“关节健康学校”创始人</p><p>黑龙江省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东北三省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p><p>黑龙江省老年学会脊柱、关节疾病委员会常委</p><p>中国截瘫研究会黑龙江省分会理事</p><p>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p><p>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人工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p><p>黑龙江省老年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p><p>哈尔滨市医学会专家鉴定委员会专家</p><p>《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委员</p><p>《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特邀编委</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p><p><br/></p>
<p>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等髋、膝关节相关疾病治疗,曾先后在全国髋关节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交流学习,在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炎等髋、膝关节周围疾病的中西医结保守及手术治疗方面有很深造诣。</p><p>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p><p>但愿人常健,何妨医独闲!</p><p><br/></p>
<p>中华骨科学会关节组委员、中国膝关节工作委员会执委,中国髋关节工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骨科学会关节组组长、中华肿瘤学会骨与软组织学组委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关节组委员。1985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1992年硕士毕业,师从安徽医科大学江曙教授,2002年博士毕业,师从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人工关节专家,定制型人工关节创始人戴尅戎教授。多次在德国、意大利、韩国和香港进行过人工关节的短期研修。股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p><p>专业特长:主攻骨关节病和骨关节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骨科疑难杂症如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获安徽省自然基金资助手术擅长:各种人工关节置换(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和肘关节等)和骨肿瘤手术治疗。目前手术主要进行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股骨近端重建及髋、关节翻修手术等人工关节置换手术,Ganz截骨、HTO等保髋、保膝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各类人工关节置换包括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各种肿瘤型关节置换,现每年1500多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p><p><br/></p>
<p>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首批关节置换认证医生,在德国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完成人工关节置换专业培训,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曾任骨科行走主任。对人工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有高深造诣。目前研究方向:人工关节置换外科。</p>
<p>医学博士,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骨科医院副院长,关节中心主任。</p><p>关节外科博士毕业,专业从事关节外科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近5年关节手术量每年800台以上。先后赴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美国辛辛那提基督医院(TSH)、英国赫尔医院、台湾高雄中正骨科医院,日本福冈教会医院等学习关节手术理论和技术。</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委会关节学组委员</p><p>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会员</p><p>江西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组长</p><p>中国修复重建学会保髋学组委员</p><p>中国保健学会保膝学组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委员会青年委员</p><p><br/></p>
<p>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学习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自2002年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关节外科工作。2009年-2010年于美国辛辛那提The Christ Hospital学习关节外科手术;2017-2018年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德国柏林Helios医院、比利时Monica医院学习关节置换和运动医学手术。</p><p>社会任职</p><p>中华骨科学会青年委员运动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运动医学学组委员、膝关节学组委员,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人工关节感染学组委员。</p><p>福建省骨科学会青年委员、关节学组委员、运动医学学组委员及秘书、骨科感染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常委。</p><p>厦门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p><p>获奖荣誉</p><p>“自体hamstring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转归与成熟的研究”获得2011年度福建医学科技奖</p><p>科研成果</p><p>于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篇。</p><p>运动医学和关节外科手术相关专利11项。</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骨科二病房主任。</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副主任委员</p><p>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关节学会副主任委员</p><p>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分会关节镜学会副主任委员</p><p>《临床骨科》杂志编委</p><p>《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p><p>《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p><p>科研成果</p><p>获国家专利一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新技术奖11项;编写著作及论文19篇、部。</p><p>进修经历</p><p>2008年2月-2009年2月香港大学玛丽亚医院矫形及创伤系关节置换外科学习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与翻修术</p><p>2005年3月-2005年7月日本国久留米大学学习关节镜与人工关节技术</p><p>2004年9月-2004年12月德国Hamberg ENDO-KELINIC医院学习人工关节置换翻修技术</p><p>2002年5月-2002年8月德国Rheumazentrum Bad Kreuznach Diakonie Krankenhaus医院学习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技术</p><p>工作经历</p><p>2006年9月-至今哈医大四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p><p>1985年9月-2006年9月哈市五院主任/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本科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p><p><br/></p>
<p>1979年出生,外科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6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15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曾先后于北医三院研修关节镜外科,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修关节置换外科。</p><p>学术任职:</p><p>现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级课题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参编著作两部,获省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p><p>诊疗专长:</p><p>从事骨科及关节外科工作10余年,在髋、膝、肩、肘等四肢骨关节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对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膝关节炎、肩周疾病及膝关节运动损伤等疾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擅长髋、膝、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下膝韧带重建术、半月板成形术、肩袖损伤及肩关节脱位盂唇修复等微创手术。率先于省内开展膝关节HTO截骨术及微创单髁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满意。同时在四肢骨折、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经验。年均完成各类关节手术350例以上,临床疗效满意。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级课题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参编著作两部,获省科学技术奖励二、三等奖各一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p><p><br/></p>
<p>"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在读,从事康复临床工作近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损伤康复、康复工程研究、骨科康复等。<br/>擅长脊柱脊髓源性疼痛的诊断与康复治疗,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康复治疗,骨科术后功能康复,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整体功能评估与指导训练,心肺运动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针灸治疗面瘫及慢性疼痛类疾病等。"<br/>社会任职<br/>"北京康复医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r/>北京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br/>中国康复医学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br/>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青年委员<br/>中国<br/>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肿瘤康复学组秘书<br/>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br/>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康复分会委员<br/>"<br/>获奖荣誉<br/>"2022年3月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颁发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参与证书”<br/>2022年1月因在2021年度健康传播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健康报授予“2021年度优秀科普作者”<br/>2021年9月被健康报授予“健康中国医者名片优秀创作者”<br/>2020年10月荣获2020年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秋季论坛优秀海报奖。<br/>2019年10月《多模态磁共振在神经康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br/>2018年9月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优秀临床教学管理者”"<br/>科研成果<br/>"1、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年人才培养“青苗”计划:《脑卒中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机制探索》、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头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干预的临床研究》和《针刺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br/>2、作为第二位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机器人辅助脑控康复训练中个性化运动感觉闭环构建的研究》和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清华大学医学研究生医工交叉思维培养课程探索》。<br/>3、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北京市科委“高技术研究”项目:《面向冬奥冰雪运动损伤康复机器人研制》、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卧床老人踝/小腿肌肉机能退化评定及辅助康复系统》、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直流电刺激对神经可塑性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物材料诱导内源性神经发生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br/>4、发表康复专业领域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br/></p><p>进修经历<br/>2018年7月-2018年8月前往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主导的“迈阿密计划”研究中心进行脊髓损伤康复领域的学术交流。<br/>2013年7月-2013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br/>2011年3月-2011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进修<br/>工作经历<br/>2022年1月-至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主任医师<br/>2014年9月-2021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治医师<br/>2010年8月-2014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br/></p><p>教育经历<br/>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br/>本科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br/></p>
<p>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运动医学关节镜科主任,汉族,1964年4月出生,吉林省洮南市人。198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外语医学系日语班(学制6年)。1993年及2000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获骨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后出站。承担中日国际合作研究课题2项(《新型生物活性骨水泥的动物实验研究》与《关于磷酸钙骨水泥BiopexR骨组织亲和性的研究》)、吉林省科委课题2项(《国人伊利扎诺夫技术器械改进研制、实验及临床应用》与《骨性关节炎及骨质疏松钙离子通道防治战略》)、吉林省卫生厅课题1项(《一次加压延长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动物实验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项(《磷酸钙骨水泥复合bBMP修复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1项(《生物活性骨水泥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横向合作课题1项(《VL系列髋关节假体与膝关节假体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效果》)。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国人伊利扎诺夫技术器械改进研制、实验及临床应用》及《脑性瘫痪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及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两次赴日本爱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在国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丹羽滋郎、泽井一彦和本庄宏司先生指导下学习关节外科。2007年在加拿大Laval大学附属医院进修3个月,专修人工关节翻修及关节镜微创重建技术。现受聘为日本爱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名誉成员,吉林省医学会于长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吉林正达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人。自1995年起,同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建立了医疗、教学与科研的协作关系,为吉林大学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之一。专业方向:关节外科、关节镜微创手术及人工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代表性手术有:①复杂四肢长骨及关节部位骨折内固定与外固定术;②颈椎齿状突骨折切开复位Dens钉内固定术;③节段性多个椎体爆裂骨折脊柱钉棒系统内固定术;④陈旧性复杂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⑤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ugioka式股骨头旋转截骨术;⑥人工肩关节置换术;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翻修术;⑨开展关节镜手术千余例,包括肩、肘、髋、膝(半月板缝合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等)和踝关节;⑩在关节镜辅助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近10年,在复杂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及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返修、人工全膝关节及肩关节置换,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与半月板缝合方面具有独到之处。</p>
<p>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医院关节外科大病区副主任,关节外科一病区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30年,在四肢长骨及关节复杂骨折、关节退变疾病、股骨头坏死、肩袖损伤、髌骨脱位、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强直、四肢血管神经损伤、骨软组织肿瘤的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分别在洛阳正骨医院、西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北医三院运动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参加国家级关节高级训练班、骨科治疗新进展高级学习班、骨盆髋臼骨折新技术高级培训班、骨肿瘤高级学习班、肩膝关节骨折治疗高级培训班、关节镜高级培训班学习深造,擅长并目前开展复杂四肢长骨、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骨折内固定术、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肘关节置换术、肩关节置换术、踝关节置换术、指(趾)关节置换术、复杂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膝关节镜手术、肩、踝关节镜手术、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髌骨脱位髌股韧带重建术、习惯性髌骨脱位三联手术、半月板缝合修复术、关节镜下辅助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肩关节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关节镜下微创髌骨脱位韧带修复术、半月板修复成形、前后交叉韧带微创修复术、老年膝关节关节镜微创关节清理软骨修复游离体取岀、四肢畸形矫形手术、关节畸形矫形术、骨软组织肿瘤切除术、血管神经探查修复术,以及骨盆、四肢、关节创伤疑难骨折手术,关节退变、骨病、股骨头坏死等疑难疾患手术,手术成功率高,技术好,医德高,深得患者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受患者信赖和爱戴最佳医师奖,在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实用医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部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目前担任河南省骨伤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髋臼骨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三门峡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三门峡市中西医结合脊柱关节委员会副秘书长、三门峡市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三门峡市创伤委员会委员。</p>
<p>骨外科博士,武汉市四医院(武汉市骨科医院武胜路院区)骨关节科主任,主任医师</p><p>师从国内著名创伤骨科及显微外科专家裴国献教授,曾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关节外科中心担任临床研究员,受教于亚太地区知名的关节外科专家曲广运教授。先后到德国、韩国以及国内多个关节中心交流学习。目前主要从事髋膝关节外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等)的诊断与治疗,尤专于人工髋膝关节关节置换、翻修手术;膝关节炎保膝手术(单髁置换术以及截骨手术)、早期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p><p>社会任职</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p><p>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关节保护与健康分会委员</p><p>湖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8届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p><p>湖北省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p><p>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委员</p><p>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骨外科学与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p><p>《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特约编委</p><p>《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杂志审稿专家</p><p>《骨科》杂志审稿专家</p><p>科研成果</p><p>在国内外期刊参与发表论文60余篇。</p><p>国家发明专利2项。</p><p>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级基金项目以及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20余项。</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骨科部常务副部长兼运动损伤科主任。2012年在Israel Medical University参加关节镜学习班的学习;2008年在全球人工关节手术量最大的德国Endo-Klinic医院短期学习;2005年在日本千叶大学松户市立病院进修人工关节和颈椎病外科治疗;2002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王子医院学习腰椎和关节镜外科。此外,每年均赴欧美等著名医学院参观学习。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从事骨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获首届龙江名医,“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熟练掌握膝、髋、踝等关节疾病等的诊疗,尤其对膝关节的运动损伤(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髌股关节病变(外侧髌骨高压征、髌骨脱位、髌骨软骨软化)、关节畸形(膝内、外翻)、早期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髋关节痛、足踝部运动损伤等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第二届)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下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保膝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p><p><br/></p>
<p>骨科主任兼关节外科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的临床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先后多次到德国,法国,奥地利,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学习复杂创伤治疗,关节外科的进展,掌握复杂的四肢骨折,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熟练掌握关节外科的各项手术,包括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的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翻修手术,膝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周围截骨,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翻修手术。</p><p>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到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生命学部进行骨关节炎的基础研究,师从国际关节外科大师Ross William Crawford教授,系统学习关节置换的理念,掌握了骨水泥关节置换和翻修技术,掌握骨关节炎的研究方法,手术治疗。</p><p>2016年1月-3月,作为中国骨科医师协会-美国髋膝关节协会的访问学者,到美国骨科著名的医学中心,Rush Medical Center,系统深入学习关节置换与翻修手术。</p><p>目前已完成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和湖南省医药卫生计划课题两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加两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一项。</p><p>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镜学组委员</p><p>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骨生物材料学组委员</p><p>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p><p>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p><p>湖南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p><p>湖南省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p><p>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关节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委员</p><p>湖南省康复医学会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副主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7年在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骨科专业进修学习一年,1998年考入贵阳医学院攻读骨科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骨科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301医院(301医院)骨科专业进修学习一年。《医用硫酸钙(Osteoset)和成骨细胞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获得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较早地开展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在国家、省地级刊物上发表各类医学论文6篇,主编《简明骨科康复指南》一书。骨科专业医学硕士,长期从事骨科专业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主要治疗方向是脊柱创伤治疗、四肢及四肢关节内创伤骨折的治疗、骨盆骨折的治疗、骨缺损及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各种骨病的治疗。基础研究方向是骨替代材料和骨缺损。《医用硫酸钙(Osteoset)和成骨细胞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获得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较早地开展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在国家、省地级刊物上发表各类医学论文6篇,主编《简明骨科康复指南》一书,参与开展《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研究》项目。</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教授,国家大骨节病和氟骨症治疗专家组组长,《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脊柱和关节病领域领衔专家(2016-2020),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亚洲工作组主席(Chair of OARSI Asian Task),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从事各种关节炎的外科治疗,特别是下肢髋、膝关节矫形。重点研究方向包括:老年常见骨关节炎综合治疗与预防、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骨关节炎运动康复治疗、人工关节置换长期跟踪分析等领域。</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康复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炎性关节病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云南省及昆明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曾到德国、泰国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医院交流学习。</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博士生副导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康复医学科科主任/运动医学科髋膝治疗组组长,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深圳市十大优秀青年医师,运动损伤手术与康复治疗资深专家,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讲师团成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运动康复学组副组长、深圳市骨科康复与运动康复专科联盟理事长、WTA年终总决赛医务官。同时担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成员、亚太膝关节-关节镜-骨科运动医学学会(APKASS)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运动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下肢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下肢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深圳市全民体育运动促进会委员,《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青年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审稿专家,《骨科在线》编委,《罕少见病杂志》青年编委。1998年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年被免试保送至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先后通过北京大学住院医师第一、第二阶段考试,2008年担任骨外科总住院医师,2009年获聘为主治医师,201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曾先后前往北医三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美国Steadman clinic、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膝关节镜、髋关节镜、关节置换等技术,从事骨外科工作10余年,尤其擅长各种运动创伤的诊治及关节镜治疗膝、髋关节疾病、膝关节置换,如: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弹响髋、臀肌挛缩症、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肌腱拉伤、扭伤等,以及膝、髋关节疼痛(股骨髋臼撞击症)的诊治,每年独立完成关节镜及膝关节置换手术超过350台,同时对各种骨科和运动损伤手术后康复有较高造诣。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深圳市科创委重点课题、深圳市卫生科技课题等多项基金课题,欧洲《运动损伤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译,《髋与骨盆:运动医学与初级保健》(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译,在国外SCI收录、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国际会议宣读学术论文5篇。<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