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眼科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白内障Ⅱ科主任,山西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0年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分配至山西省眼科医院眼从事科临床工作;1998年至2001年在中山医科大学攻读白内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了白内障手术对患者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完成的白内障手术的生存质量评价获广东科学技术二等奖;2001年至2004年在中山大学攻读白内障专业博士研究生,完成了激光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其间荣获2003年度广东柯麟医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2004年至今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和白内障Ⅱ科从事白内障临床工作。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复杂的白内障手术、多焦点人工晶体和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完成的手术干预对白内障患者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山西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多篇。2014年被山西省卫生和计生委评为“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5年被评为“山西省卫生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p>
<p>主任医师,教授,二部科主任,眼科博士。1985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眼科20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眼科疾病有较高的诊治水平。硕士从师于刘克非教授;博士从师于张晓光教授。曾留学于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眼科,从师于久保田神枝教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进修,从师于宋旭东主任医师。技术特长是各种白内障的治疗。包括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活动中,单人、单台,每日行白内障手术20例,使无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在青光眼、上睑下垂、慢性泪囊炎等眼科常见病的治疗方面也有较高造诣。</p>
<p>眼视光学系主任,眼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从事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白内障、近视眼和青光眼的诊治。</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眼视光中心主任。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河南医师协会常委,河南省眼科学会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和科研30年,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眼屈光异常、青光眼、眼外伤和眼前段疾病,尤其对复杂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高度近视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开展非球面、多焦点、Toric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近视等手术,成功为数万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多次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家医疗队并任队长,到偏远地区和非洲义务为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承担多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河南省医学自然基金项目。先后发布专业论文50余篇,专著4部,获国家专利3项,成果奖2项。荣获“郑州市十佳职工”、“郑州市医师标兵”、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市优秀教师”、“河南十大爱心助残人士”、“河南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p>
<p>主任医师,教授,合肥市眼内人工晶体植入中心主任,眼内人工晶体植入研究室主任,眼科行政副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眼科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1989年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995年开展水力分核技术并开展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998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目前已具有万例以上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经验。完成科研、“三新”项目27项,其中“非超声乳化水力分核无缝线6mm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获1997年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合肥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获1999年度合肥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获市科委200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隧道瓣小梁切除术”获2005年度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p><p>先后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眼耳喉科杂志》、《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眼科研究》及《眼科新进展》等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27篇。多次受邀赴英国、瑞典、西班牙、新加坡、日本及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007年成功举办“新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省继教项目,为高端新型人工晶状体在安徽省内的推广与临床应用做出积极贡献。1998年获安徽省卫生厅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获合肥市卫生系统百佳先进个人称号,记三等功两次。2000年获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12年获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称号。2010自1998年起至今,一直为医院专业技术优秀人才,享受院优秀人才津贴。</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