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真菌病?甲真菌病是指因真菌侵犯甲板和(或)甲床所致的病变。甲板是指“指甲盖”,是手指或足趾末端背面透明的部分,甲床是指甲板下方红润的部分。本病致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其中,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又称为“甲癣”[1][2]。 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无。 甲真菌病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浅表白斑型甲真菌病、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念珠菌性甲床炎和甲沟炎、甲板内型甲真菌病、混合型甲真菌病等[2]。 对于患者而言,不同的临床分型,感染甲的部位不一样,表现也不完全一样。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本病属于局限性疾病,主要累及指(趾)甲。 会传染吗?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会传染。 传染源:感染甲真菌的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患者自身体表传染,从一个部位传染至另一个部位。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可以治愈,但较困难,所需时间久。 会复发。当患者再次接触传染源或未彻底治愈时,还会导致本病发生。 会遗传吗?不会。 甲真菌病很常见吗?常见。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在 2%~18%,多见于老年人群,青少年患病率较低,且本病多见于男性,足趾较手指容易发生甲真菌病[2]。
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受上海市教委的资助公派赴美国留学,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皮肤科做Visiting Scientist访问学者。应医生长期从事皮肤病与性病的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先后在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学习和工作)。擅长各种皮肤病和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外阴及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包括尖锐湿疣,HPV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包皮龟头炎,梅毒,淋病,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非淋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外阴溃疡,生殖器感染,不洁性交后高危疾病风险分析和检查,病毒性皮肤病,皮肤肿瘤,以及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皮肤病都有很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先后在美国Harvard University和英国Dundee University接受临床与基础研究培训,入选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市教委高原高峰计划-“研究型医师”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特应性皮炎(湿疹)和遗传性皮肤病的临床诊治与发病机制研究。目前已经完成3000余例多发性咖啡斑、鱼鳞病、掌跖角化病、色素失禁症、白化病和遗传性大疱病等基因诊断,在大片段缺失和镶嵌变异等复杂类型的基因诊断、高难度高风险的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白化病等重症遗传性皮肤病产前基因诊断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承担包括4项国自然面上项目科研课题1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IF>10论文5篇。发现6种新的遗传性皮肤病致病基因,并且命名一种新的皮肤病一一CAOP综合症。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遗传与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学会皮肤病康复委员会委员兼儿童皮肤病康复学组副组长上海市药理学会皮肤科药理分会委员上海市遗传学会分子诊断分会委员中国罕见皮肤病联盟副主任委员获奖荣誉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五)华夏医学科技进奖一等奖(排名第四)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2017年度“中国皮肤科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临床型研究医师、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7项科研课题。
主任医师,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皮肤病学博士,美容主诊医师,皮肤科科秘书。临床上主要擅长激光、光动力及微创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面部年轻化、祛色素斑、祛红血丝、嫩肤、脱毛、治疗痤疮萎缩性疤痕、点阵激光治疗甲病;光动力治疗痤疮、难治性疣及皮肤肿瘤等)。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学组成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美学分会常委委员,兼任皮肤美容组副组长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分会副主委,微创与激光美容分会副主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获奖荣誉2020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018年江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6年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14年美国皮肤科学会keligman奖获得者201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度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2009年度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科研成果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江苏省中医药局基金一项,南京医科大学“十二五”教育教改课题两项,皮肤科学会项目基金两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参编专著三部。在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2篇。进修经历2019年2月-2020年2月美国杜克大学肿瘤研究所工作经历2009年7月-至今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