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治疗中的关键。此外,对于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虹膜炎,医生还会注意查找原发病因,以防延误治疗。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本病主要发生在眼部,虽然不少类型合并有全身疾病,但无需紧急救治。 虹膜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睫状肌麻痹药 目的: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使眼部肌肉放松,减少眼部疼痛,并有利于促进炎症消退。 常用药物:1%~2% 后马托品、1%~2% 阿托品、托品卡胺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 目的:用于消炎,缓解症状。 常用药物: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和醋酸泼尼松等滴眼液。 非激素类消炎药 目的:用于消炎,缓解症状。 常用药物:双氯芬酸钠、昔拉诺芬滴眼液等。 免疫抑制剂 目的:抑制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全身免疫抑制剂治疗 常用药物:环孢菌素、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抗感染药物 目的: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前葡萄膜炎,应全身或局部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常用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等。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长期炎症易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等并发症,继而导致视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若早期诊断并接受治疗,多数可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经过治疗后,病情容易复发,影响视力及生活质量。
主任医师,教授,眼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科主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科学组委员,海医会免疫风湿分会眼免疫学组副组长。获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人才、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市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首届名医、中国优秀眼科医师等称号。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三等奖。2005-2006在中法科学与技术基金会资助下赴法国Rothschild医院眼科学部进行博士后研究。擅长各种眼部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种类型葡萄膜炎和巩膜炎等。创建了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病的专业诊疗科室,建立了规范的病案管理和诊治随访流程,力求精准、个性化、经济、优化、联合治疗,每年接待大量来自全国的葡萄膜炎等眼部免疫性疾病患者,获得广大患者信任和好评。张晓敏主任致力于葡萄膜炎规范化诊疗和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近年来发表论文140余篇,SCI论文80余篇。参编论著四部。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天津市重点项目等共十余项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