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设计需要描述性文字占位 请客户提供
骨折相关医生
治疗价格区间:
挂号科室:骨科
治疗周期:
  • 于灏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p><p>全国青年岗位能手,</p><p>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层次人才,</p><p>沈阳市十佳青年医师,</p><p>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腕关节镜学组委员,</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臂丛及周围神经学组委员,</p><p>中华医学会东北地区手外科学分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组委员,</p><p>中华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皮瓣外科学组委员,</p><p>国际腕关节镜协会(IWAS:International Wrist Arthroscopy Society)成员,</p><p>亚太腕关节协会(APWA:Asia Pacific Wrist Association)成员,</p><p>美国手外科协会国际委员(ASSH:American Society of Surgery for Hand)。</p><p>先后公派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巴黎Institute de la Main手外科中心以及美国梅奥诊疗中心(Mayo Clinic)学习脑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技术以及腕关节镜微创技术。获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1项,沈阳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及沈阳市应用推广新技术二等奖1项。临床专长:腕部骨关节创伤、疼痛及囊肿等腕部疾病;微创治疗腕骨骨折、腕骨骨病、腕部韧带损伤及三角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后偏瘫上肢的功能重建;臂丛神经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及卡压导致的手及上肢麻木;肢体复合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各类手外科疾病及手外伤修复。</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崔建礼
    主任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p>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1974年4月生,医学博士、博士后。擅长四肢骨折治疗、创伤修复,断肢、断指再植、再造及其它游离组织移植。独立完成断指再植近1000指,切割伤再植成功率达98%,尤其擅长小儿断指、复杂断指,多指、多段离断再植。多次参加10指、9指离断再植成功手术,参与手指再造30余例,阴茎再植2例,睾丸再植1例。对手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四肢骨折骨不连、小儿四肢先天畸形、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四肢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足踝外科疾病如拇外翻、平足症、内翻足、高弓足等,以及痛风石手术治疗有丰富的经验。</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p><p>中国康复医学会周围神经学组委员</p><p>吉林省手外科学会常委</p><p>获奖荣誉</p><p>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p><p>科研成果</p><p>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p><p>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p><p><br/></p>

    陈雷
    主任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p>医学博士,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手足外科、显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吉林省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学会常务委员。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从事足踝及肘腕手部骨、关节与软组织损伤修复的临床工作。于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骨科从事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一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收录6篇),主持省厅局级课题7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级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p>

    李欢
    主任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p>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苏州大学骨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法国巴黎大学PITIT-SALPETRIERE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六院研修人工关节置换、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外科。从事运动医学、关节镜外科及人工关节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副主任委员</p><p>中国医促会肩肘外科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委</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委员,骨科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类风湿关节外科委员</p><p>江苏省医学会关节镜委员</p><p>江苏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务委员</p><p>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康复专业委员</p><p>常州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p><p>常州医学会骨关节学组秘书</p><p>常州市医学会数字医学委员</p><p>常州市医学会3D打印副组长</p><p>获奖荣誉</p><p>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p><p>常州市“83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p><p>科研成果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p><p>科研成果</p><p>获发明专利近20项</p><p>进修经历</p><p>2010年1月-2020年6月法国巴黎PITIT-SALPETRIERE医院</p><p>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苏州大学骨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法国巴黎大学PITIT-SALPETRIERE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六院研修人工关节置换、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外科。从事运动医学、关节镜外科及人工关节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副主任委员</p><p>中国医促会肩肘外科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委</p><p>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委员,骨科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类风湿关节外科委员</p><p>江苏省医学会关节镜委员</p><p>江苏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务委员</p><p>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康复专业委员</p><p>常州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p><p>常州医学会骨关节学组秘书</p><p>常州市医学会数字医学委员</p><p>常州市医学会3D打印副组长</p><p>获奖荣誉</p><p>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p><p>常州市“83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p><p>科研成果获常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p><p>科研成果</p><p>获发明专利近20项</p><p>进修经历</p><p>2010年1月-2020年6月法国巴黎PITIT-SALPETRIERE医院</p><p><br/></p>

    徐生林
    主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p>骨病骨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骨科工作18年。</p><p>目前主攻方向为:</p><p>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p><p>骨病、创伤的精准诊疗及手术;</p><p>四肢、脊柱、骨盆肿瘤外科疑难诊疗及手术技术;</p><p>骨与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诊治;</p><p>四肢恶性肿瘤系列保肢技术;</p><p>脊柱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与微创生物学重建技术;</p><p>骨转移性肿瘤的切除重建及功能治疗;</p><p>3D打印可植入假体疑难保肢技术;</p><p>数字骨科与生物力学仿真技术;</p><p>疑难肿瘤精细化切除与显微、生物力学重建;</p><p>骨痛、疑难骨病诊疗;</p><p>恶性骨肿瘤化疗与靶向治疗。</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青年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青年委员</p><p>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委员</p><p>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学组委员</p><p>安徽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委员</p><p>安徽省医学会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兼秘书</p><p>安徽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p><p>安徽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病骨肿瘤工作委员会委员</p><p>安徽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面修复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委员</p><p>进修经历</p><p>2016年8月-2017年3月全球殿堂级骨肿瘤治疗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治疗中心辅导医生:汤小东、郭卫</p><p><br/></p>

    姚猛
    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哈医大二院地方性骨关节病专科主任、地方病研究所地方性骨关节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977年由哈医大毕业后留校。1985-1989年攻读并获得哈医大骨外科硕士学位。1992-1993年在澳门镜湖医院研修。2003-2004年在美国匹兹堡医疗中心、阿里根尼中心医院、香港玛丽医院专门深造脊柱与关节外科技术。从事骨科专业30年来,姚猛教授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由于他勤奋、刻苦、善于探索,他的正、副教授职称均被破格晋升。2001年被评为骨科博士生导师,同年被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作为骨科大主任,姚猛教授对骨科脊柱、关节、创伤、肿瘤等疾患均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从1989年开始,他对脊柱关节疾患倾入了大量的精力,香港、美国的深造使他进一步开阔了视野,随着与国际接轨的先进设备和器械的引入,使脊柱、关节疾患的外科治疗更得心应手。他带领骨三科对高位颈椎(寰、枢椎)创伤、肿瘤、炎症、畸形、脱位等开展了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外科治疗,现年均完成颈、胸、腰椎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固定融合术(前路、后路);颈、胸、腰、骶椎结核病灶清除重建术(前路、侧前方入路、后路);脊柱畸形矫正术;颈、胸、腰、骶间盘摘除(固定融合)术(前路、后路);颈、胸、腰椎管狭窄症减压(融合、固定)术;颈、腰椎不稳;脊柱滑脱症切开复位固定融合术(前路、后路);颈、胸、腰椎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骨化症椎管减压成形术,枕骨大孔减压脊髓空洞内引流术;颈、胸、腰、骶椎肿瘤切除脊柱重建术;颈、胸、腰椎管内肿瘤大体及显微摘(切)除术;膝内外翻矫形术;股骨头坏死髓芯钻孔减压术;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高龄双极股骨头置换术;非限制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1300余例。对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滑脱或不稳等,姚猛教授近三年来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收到了非常满意的疗效,这种术式不仅创伤小而且节省了费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注重细节,追求疗效”。这不仅体现在姚猛教授手术中的每一细微环节,更体现在他对手术前每位患者制定的个体化手术方案。特别是对危重疑难或高龄患者更是注重全身状态的评估,从而把并发症和意外降低到最小。尽管在无影灯下奋战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饭,但每天早上,骨三科的全体医生却仍然要提前半小时上班,因为每天他们要对术前每一位患者进行认真的讨论分析,集中集体的智慧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力争取得最好的疗效。姚猛教授不仅对脊柱、关节外科具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脊柱关节的微创和非手术治疗中探索出一系列独到的技术。</p><p>社会任职</p><p>中华骨科学会委员</p><p>东三省脊柱脊髓损伤研究会副会长</p><p>黑龙江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市司法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p><p>《中华骨科杂志》编委</p><p>《脊柱外科杂志》编委</p><p>《颈腰痛杂志》编委</p><p><br/></p>

    项舟
    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p>主任医师,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长期从事骨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骨盆及四肢创伤的治疗。199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7年获骨外科博士学位。医疗专长:肢体创伤修复、骨折内固定。擅长:①擅长于处理各种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擅长于四肢骨折不愈合、骨外露、创伤后骨感染治疗。②擅长骨盆及髋部骨折微创化治疗,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③擅长于高龄老人骨折并存心、肺、肾脏病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治疗。研究方向:1、骨折的愈合机理和不愈合治疗的研究。2、高龄老人骨折合理治疗、康复与社会回归。3、骨关节缺损的替代治疗。</p><p>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创伤教育委员会委员,AO中国委员会委员,创伤讲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四川省手显微外科分会常委。</p><p>2000年1-7月获国际著名骨与关节创伤治疗学会——AO学会奖学金到香港大学医学院玛丽医院骨外科做AO Fellow,接受骨与关节创伤治疗的专门培训。2001年9月到2004年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骨外科接受了骨外科博士后系统训练,并被聘为哈佛大学医学院骨外科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Orthopedic Surgery。2008年9月到2009年9月赴德国Mainz大学医院创伤急症外科工作一年。师从欧洲创伤学会主席Rommens教授研修肱骨、桡骨、髋部骨折及骨盆创伤的微创化治疗。1998年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6年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骨盆四肢创伤临床与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创伤外科临床诊治经验。尤其在老年骨折、骨盆及髋部骨折微创化治疗,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以及四肢骨折不愈合、骨外露、创伤后骨感染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曾多次应邀赴美国、德国、瑞典、捷克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大会专题发言。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卫生部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主研“863”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国际性期刊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赵文志
    主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p>医学硕士,工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01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现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创伤骨科(骨外3、骨外4病房)主任。辽宁省力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大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大连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大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医疗保险管理专家,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鉴定专家。</p><p>1989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1993年考取大连医科大学骨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月板移植方面的基础与实验研究,1996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考取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骨力学和活骨组织应力与重建生物模型方面研究,2004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晋级主任医师,2005年转评教授。</p><p>工作20多年来,在严重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防治、骨盆脊柱骨折、四肢骨与关节损伤、外伤性骨缺损、骨不连、骨延迟愈合、骨与关节感染、骨髓炎的基础和临床方面进行较多研究,在髋部骨折的个性化治疗以及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p><p>2010年和2012年分别赴香港玛丽医院、台湾中正医院进修和学习。</p><p>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p><p>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大连市科技项目一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重点学科项目一项。</p><p>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p><p>曾获大连市“首届百姓喜爱的健康卫士”、大连医科大学“三育人标兵”、“大医二院优秀科主任”等荣誉称号。</p><p>研究方向</p><p>1.创伤骨科</p><p>2.应力与骨生长关系</p><p>3.生物建模</p><p>4.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p><p>在研项目</p><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低频振动条件下骨缺损修复的在体力学模型研究”。项目负责人。</p><p><br/></p>

    安刚
    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主任医师骨外科博士就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脊柱内镜微创治疗、提倡最小的创伤带来最大的康复,在脊柱内镜微创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诊疗及手术经验。并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多个课题研究,多次国内交流学习。</p><p>社会任职</p><p>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医学会脊柱内镜委员会委员</p><p>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脊柱内镜委员会委员</p><p>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内镜委员会委员</p><p>工作经历</p><p>2008年7月-至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五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p><p>教育经历</p><p>博士哈尔滨医科大学骨外科</p><p><br/></p>

    杨天府
    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副主任、骨科创伤专业主任,博士生导师,已从事本专业工作近30多年,其间曾于1998年在瑞士的AO center专门学习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作为华西医院骨科创伤专业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完成本专业复杂疑难病人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手术实施,并负责省内本专业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伤骨科、关节外科,擅长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尤其在骨盆骨折、髋臼骨折、下肢骨折的治疗上有丰富经验。</p><p>中华医学会四川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历任四川省骨科专委会创伤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四川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实用骨科杂志》编委。</p><p>主持中外合作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正在进行省部级项目2项,共承担各级课题10余项。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编专著5本,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文章40多篇,被SCI收录的文章8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申请专利2项;主编10余部专著。</p><p><br/></p>

    张建湘
    主任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p>骨三病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脊椎退行性疾病、骨折、脊髓损伤及先天性畸形、四肢及复杂骨折的处理,接受过AO国际内固定Fellowship学习。现任安徽省骨科学会常委、安徽省运动医学会常委、国际创伤骨科学会会员。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参与省级科研项目2项。</p>

    孙立山
    主任
    沧州市中心医院

    <p>副主任医师。从医十余年来完成大量颈椎、胸椎、腰椎手术,大量髋关节,膝关,肩关节置换手术,以及大量复杂软组织创伤及复杂骨折手术。在骨病,骨伤,矫形,老年骨科方面均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p>

    王岩松
    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医学博士,博士后,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会员(NASS,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CRM:00236955),黑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p><p>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一直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七次去美国和一次去德国学习脊柱微创技术,对骨折,关节疾病,各种复杂和疑难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脱位、脊柱畸形(侧弯、后凸)、脊柱结核、脊柱肿瘤、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等脊柱脊髓疾病的手术治疗有较深的造诣。</p><p>社会任职</p><p>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介入和微创外科学组委员</p><p>中国医促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p><p>中国医促会生物材料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再生医疗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菁英会委员</p><p>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修复与重建外科分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p><p>黑龙江省医促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医促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医促会骨科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务委员</p><p>《Biomaterials》审稿人</p><p>《NeuroscienceLetters》审稿人</p><p>《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p><p>《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SCI收录)</p><p>《TheSpineJournal》中文版编委</p><p>获奖荣誉</p><p>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p><p>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p><p>科研成果</p><p>承担卫计委临床研究课题2项。</p><p><br/></p>

    陆晓峰
    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副主任,黑龙江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关节镜及关节外科学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人工关节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临床医学专家。</p>

    荣杰生
    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p>哈医大二院骨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2-2003年日本滋贺医科大学骨外科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为骨关节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疾病多学科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等职务。承担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及教育部、省厅级课题多项。</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分会主任委员</p><p>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疾病多学科快速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br/></p>

    方跃
    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p>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毕业,1990年重庆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至今。200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研修,师从梁国穗教授;2008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市立医院作为AO fellow进修学习。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下肢运动创伤专业学组委员;四川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专业学组委员。</p><p>主要从事下肢创伤临床工作,对下肢创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特别对于骨盆及髋臼骨折、关节周围骨折有较深的研究,曾在美国等地进修学习,参与863及973重大课题的实验研究,参加《组织工程肌腱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课题,2001年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4年作为第一主研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因修饰成肌细胞移植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实验研究》,主要负责动物实验部分;2010年作为负责人参与《双氯芬酸吡咯乙醇贴治疗轻度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验证性临床试验》。目前在研国际合作课题1项,省科技厅支撑项目1项。参与编写《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及《髋部骨折》三部专著,共计五个章节。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共计20篇。其中MEDLINE收录论文10篇;EI收录2篇;SCI收录2篇。</p><p><br/></p>

    陈华
    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p>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骨外科博士,临床经验丰富,长期带领修复重建治疗组。研究方向:微创显微外科,复杂骨折并发症,肢体保肢,糖尿病足。学术职务:现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断肢(指)再造专业委员会委员,糖尿病足治疗组成员。荣誉成就:肢体复杂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糖尿病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内外核心及SCI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p>

    王东明
    主任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沈阳市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主要从节骨科显微手外科工作,对四肢骨折的治疗及臂丛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肌腱损伤的治疗、断指再植、拇指再造等高难度手术有较深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屈指腱鞘管内麻醉方法》、《掌长肌掌腱膜转位及掌侧皮肤短缩矫正爪形手畸形》分别发表在《美国创伤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及《中华手外科杂志》。《动静脉转流静脉皮瓣移植》获1992年度山西省医药卫生引进新技术三等奖。《多肢毁损伤小腿移位再植》获1996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山西省青年基金项目《局部应用硝酸甘油膜缩短皮瓣断蒂时间》、《腕尺神经血管分布的临床研究)及山西省留学基金项目《一氧化氮在骨愈合中的作用》。</p>

    杜大江
    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p>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拥有医学、工程学双博士学位,即吉林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和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医学院骨科博士后、访学副教授。在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和笹川医学奖学金资助下,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留学6年余,以VisitingAssociateProfessor身份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骨科及骨创伤中心深造两年。先后在康奈尔大学脑脊柱中心和瑞士伯尔尼大学骨科临床深造脊柱微创和保髋治疗技术1个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2项。以第1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40.7分,他引超过150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相关学术成果先后18次在包括世界骨科年会(3次)、世界组织工程学会总会(4次)在内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p>

    陈爱民
    主任
    上海长征医院

    <p><span style="text-wrap: nowrap;">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创伤与修复外科主任。至今已从事创伤骨科临床一线工作2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术,成功地为数以万计的创伤病人实施了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986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获首届‘上海市医苑新星’称号,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伦敦大学附属皇家骨科医院进修。2004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医苑新星”,2007年被授予上海市助残先进个人。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获得“总后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span></p><p><span style="text-wrap: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text-wrap: nowrap;">现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骨科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副组长。同时担任中华创伤骨科等杂志编委。</span><br/></p><p><span style="text-wrap: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text-wrap: nowrap;">以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发明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级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基金3项,军队十一五指令性课题1项。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论文10篇,参编著作6部。</span></p><p><br/></p>

Copyright © 2020-2022 西红柿健康网(www.m8k.cn)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8503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