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设计需要描述性文字占位 请客户提供
牙周病相关医生
治疗价格区间:
挂号科室:口腔科
治疗周期:
  • 黄青
    主任
    天津市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具有丰富的牙周疾病诊治经验,对侵袭性牙周炎、糖尿病性牙周炎等确有所长。能够多学科协作保留重症患牙,主持开展牙周再生治疗和牙龈美学治疗新技术;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讲课多次,擅长重度牙周病综合治疗,牙周再生治疗,牙龈美学治疗,多学科协作保留残根残冠及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治疗。</p>

    章锦才
    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牙周病学专家。研究方向名称:牙周病病因与防治。浙江医科大学学士(1978-1983),华西医科大学硕士(1983—1986)、博士(1986-1989),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1989-1992)。现任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会员。主要从事牙周病病因与防治的研究。<br/>社会任职<br/>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br/>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br/>《广东牙病防治杂志》主编<br/>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br/>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br/>口腔医院管理专委会常委<br/>亚太牙周病学学会主席(2005-2007)<br/>国际牙科医师学院院士(FIDC)</p>

    李庆星
    主任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口腔科主任,医学硕士,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曾赴日本松本齿科大学深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牙髓病、根尖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及牙体缺损的治疗,在省内率先引进全瓷铸瓷技术,推广阻生齿的先进拔除方法及根管治疗新技术。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p>

    曹正国
    主任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p>博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p><p>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主任,牙周病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2010年在美国贝勒牙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18年1月至3月在加拿大western university舒立克医学牙学院访问。在重度牙周炎的系统诊疗设计、各种牙周手术和牙周病的种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研究方向牙周组织的发育和矿化相关研究。</p><p>社会任职</p><p>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委会常务委员</p><p>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p><p>湖北省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牙周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p><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p><p>获奖荣誉</p><p>2010年入选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杰出青年第一层次人才</p><p>2012年度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楚天学子”</p><p>2015年入选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p><p>科研成果</p><p>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各种省市课题5项。</p><p>已发表SCI论文37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p><p><br/></p>

    毕良佳
    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口腔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口腔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从事牙周病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近30年,强调牙菌斑的控制与管理,注重通过多种方法建立患者自我菌斑控制的动力和能力,对菌斑控制管理的激光光动力、声动力疗法有深入的研究。开展了包括侵袭性牙周炎在内的重度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正畸和修复等综合治疗,以及常规开展游离龈移植、转位瓣手术和GTR、GBR等牙周科手术。开展了牙周病的种植治疗,劈裂牙粘结再植,咬合的重建,牙周病的中药治疗,激光光动力、声动力抗微生物治疗及再生性手术等新技术。<br/>近5年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主持国家教委和省市科研项目多项,并多次获奖,获得专利3项,出版著作两部,参编教材一部。<br/>学术地位:<br/>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常务委员<br/>中华口腔医学年鉴杂志………………………………………………………编委<br/>中国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委<br/>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杂志……………………………………………………编委<br/>哈医大学报编委会……………………………………………………………编委<br/>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委<br/>我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国内首创“以牙周为基础,口腔整体治疗”的口腔医疗保健新理念。</p>

    赵清桐
    主任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22年,现就职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颌面外科,主要从事人工牙种植,微创拔牙以及颌面部肿瘤的手术治疗。</p>

    李子坤
    主任
    青海省人民医院

    <p>主任医师,是省名医、学科带头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曾先后在秦都口腔医院、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学习。</p><p>【学术兼职】: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青海省口腔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医师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青海女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p><p>【临床特色】:在牙周病、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疑难问题的解决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科研三新】: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6项,完成三新项目30余项。</p><p><br/></p>

    胡勇
    主任
    青海省人民医院

    <p>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省级三甲医院从事口腔专业二十余年,发表文章20篇。</p>

    张扬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口腔正畸科主任,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科会员;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国际牙科研究会 (IADR)会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同年留校至今。一直从事口腔正畸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研究范围广泛,及时掌握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趋势,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课题研究,注重学科交叉,能够运用其它学科的先进科研手段和国际先进的工程软件等进行口腔正畸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在微小种植体正畸支抗系统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承担省科研课题三项、市科研课题一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二项、省级教学科研课题一项、学校教学课题一项。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主编著作一部,参与编写著作三部,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从临床工作出发,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使每位研究生毕业后,均能独立完成口腔正畸临床医、教、研工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43人,硕士9人在读,博士7人在读,29人已顺利通过硕士研究生答辩,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主持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各4次。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临床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代替传统的讲授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书不忘育人,对学生言传身教,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近年来,带领全科医生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结合当代教育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采用国际先进的Typodont模拟颌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正畸专业训练,应用“PBL” 教学法,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各类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针对乳、替牙合期骨性错合的生长改良,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病的正畸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并注重与正颌外科、修复科、牙周科的配合。</p>

    刘奕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奉天分诊主任,198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1995获得口腔正畸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0年、2006年先后两次去韩国学习Tweed course技术, 2001年去日本神户大学深造。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项、辽宁省教育厅基金2项、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项等多项科研课题,参与完成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国家973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项。主编著作一部,在《CELL BIOCHEMISTRY AND FUNCTION》、《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SCIE、BA、 CA、PUBMED等收录。   在临床工作中, 能够刻苦专研业务,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熟练应用各种先进的正畸技术和手段,处理各种疑难病例。积极开展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工作中诊治了大量的病人,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擅长治疗各类错颌畸形的矫治,尤其是需要与口腔外科联合手术治疗的各类重度骨性畸形患者的治疗。对埋伏牙牵引助萌、自体牙移植、伴有牙周病的成年人矫治及患有颞下颌关节病的患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学科间的配合,应用种植体对长期牙齿缺失导致的对颌牙伸长无法镶牙患者行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收治了大量的外院正畸治疗失败患者。对于外伤造成的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适宜的矫治器,避免了手术治疗,为患者节省了大笔费用,同时大大减轻了身心痛苦。</p>

    张志清
    主任
    青海省人民医院

    <p>副主任医师,2003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从事口腔专业临床工作20余年,2007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专业进修学习1年,2013年在华西口腔医学院种植专业进修学习6个月。开展三新技术5项,完成科研课题7项,其中一项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7篇。</p>

    许彦枝
    主任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分配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工作。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医科大学第二批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评审专家,河北省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理事,河北省抗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会委员,河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评委会评委,河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石家庄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编委,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审稿专家。发表论文15篇,《基因芯片筛选口腔扁平苔藓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藓化饮对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组织中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hizoma Drynariac decoction on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s well as ultrastructural change Of Human Dental Pulp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 Rol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Xianhuayin on the reversal of the premalignant lesion in the mucosa of cheek pouch in golden hamster》、《The use of zein and shuanghuangbu for 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等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参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主研科研课题 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中药藓化饮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10年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藓化饮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10年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p>

    陈莉娅
    主任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p>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甘肃口腔分会委员、理事、口腔内科副主委。从事口腔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1989年2月—1989年11月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进修学习。2002年5月12—26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皇家儿童医院培训学习。专业擅长:口腔内科各种常见疾病,包括各种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及儿童牙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完成科研成果6项,在国家级口腔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十五篇。</p>

    颜忠丽
    医师
    兴义市人民医院

    <p>专业擅长牙体牙髓类疾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疾病等</p>

    刘玉
    主任
    南京市口腔医院

    <p>南京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擅长牙周病,例如牙周脓肿,以及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例如牙体缺损、牙髓炎等。擅长描述牙周病,例如牙周脓肿,以及牙体、牙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例如牙体缺损、牙髓炎等</p>

    杨冬茹
    主任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2001年至2002年赴日本松本齿科大学研修,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口腔医学会理事,一直从事牙周病、牙体牙髓病、口腔粘膜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委。</p>

    潘亚萍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牙周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现任牙周病学教研室主任,口腔生物学教研室主任。IADR会员。</p><p>1994年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牙周病学专业博士学位,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互关系研究、牙周病危险因素分析、口腔分子微生物学研究。1999年和2006年两次赴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作为客座副教授和合作研究员进行了口腔微生物和牙周病学研究。已培养毕业的研究生40余名。在牙周疑难病、少见病和罕见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对系统病患者的牙周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p><p>社会任职</p><p>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p><p>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p><p>辽宁省口腔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p><p>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会委员</p><p>辽宁省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p><p>《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审稿专家</p><p>《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审稿专家</p><p>《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委</p><p>《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委</p><p>《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委</p><p>《广东牙病防治》编委</p><p>《中国微生态学杂志》编委</p><p>《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p><p>《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编委</p><p>《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编委</p><p>获奖荣誉</p><p>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三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p><p>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奖</p><p>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p><p>慢性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p><p>辽宁省第一批、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p><p>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工作贡献奖</p><p>中国医科大学科学与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励津贴并被评为校优秀专家</p><p>中国医科大学校优秀党员</p><p>中国医科大学优秀工作者</p><p>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p><p>科研成果</p><p>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国家科技部攻关合作课题2项,国家教育部和省级课题等9项。</p><p>现已发表科研文章160余篇,被SCI收录16篇。</p><p>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p><p><br/></p>

    林莉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从事牙周病学方面研究,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十余年,在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修复治疗和正畸治疗中并发的牙周疾病有独到见解。专业特长:牙周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牙周组织再生的手术治疗,牙周美容手术。</p><p>社会任职</p><p>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委员</p><p>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获奖荣誉</p><p>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p><p>科研成果</p><p>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市课题1项。</p><p>参编教材2部。</p><p>发表文章共三十余篇。</p><p><br/></p>

    唐晓琳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获牙周病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各类牙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在牙周病基础治疗、牙龈成形术、美容区牙冠延长术、植骨手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牙周病系统治疗,注重与正畸科、修复科、颌面外科等联合治疗,帮助患者获得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p><p>社会任职</p><p>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p><p>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p><p>获奖荣誉</p><p>曾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p><p>科研成果</p><p>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SCI收录期刊论文三篇。</p><p><br/></p>

    周维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p>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博士,擅长无痛微创牙种植、无痛微创复杂牙拔除。</p>

    12345

Copyright © 2020-2022 西红柿健康网(www.m8k.cn)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8503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