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神经介入科及神经ICU(神经内科一区)主任,神经病学硕士。河南省医学会脑卒中学会委员,省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会委员,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洛阳市重症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神经重症学组组长,洛阳市神经内科学会秘书。曾先后在北大一附院、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二军大长海医院进修或短期学习。长期从事神经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脑血管病的诊治,对癫痫、格林一巴利综合症、多发硬化、失眠、痴呆、帕金森综合症有较深入的研究,较早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等,开展各类脑血管病介入手术2000余例。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1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p>
<p>主任医师、助教,于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年昆医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到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任主治医师。1996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入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了神经内科,制定了规范及具有特色的制度管理科室,使其成为医院的特色科室。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脑血管病,癫痫及神经电生理有较高的造诣。科研能力1995年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脑血管病的临床电生理研究》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作者)。2003年主持完成省卫生厅支助科研项目《脑脊液置换及输液装置的实验研究》,获省科协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2008年主持完成科研项目《脑出血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获省科协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擅长各类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疾病的诊断、治疗,颅脑血管微创清除术,神经电生理治疗。</p>
<p>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长期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和病房从事临床工作,对神经内科癫痫、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病、头疼、头晕、失眠及急、重和疑难病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些独到的见解。</p><p>科研成果</p><p>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9篇。</p><p>参编学术著作2部。</p><p><br/></p>
<p>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在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消化内科、超声科、预防医学科、疼痛理疗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临床及辅助科室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颈肩腰腿疼痛,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术后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的重建与康复及面瘫、神经痛等的综合治疗。心理障碍及睡眠障碍的干预。 </p>
<p>1986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临床心理疾病诊治,急性脑梗死急诊取栓,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瘘及畸形介入栓塞手术。</p>
<p>神经病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主任医师。</p><p>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肌张力障碍、舞蹈病等)的诊断及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前评估、术后药物治疗,神经康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p><p>社会任职:</p><p>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运动障碍疾病和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p><p>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委员,</p><p>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康复医学学组委员。</p><p>科研成果:</p><p>作为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参与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文章、中文核心期刊论著及参与编写专著多部。</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30年多年来,一直在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遗传变性病、重症抢救方面有独到之处。近年来在脑血管病、癫痫及眩晕方面做了许多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为癫痫、眩晕、脑血管病。擅长难治性癫痫的诊疗,负责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调节参数。</p><p>科研成果</p><p>承担耳迷走神经治疗难治性癫痫和失眠的多项课题。</p><p>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SCI文章多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曾入选中华文化名人录。</p><p><br/></p>
<p>党员,主任医师,现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9年,擅长神经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病、头晕、头痛、高血压、失眠、面瘫、三叉神经痛、突聋、痴呆、帕金森病、焦虑抑郁状态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在北京地坛医院从事神经梅毒临床及科研工作11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领域有其独到的见解,受到全国各地及国外慕名而来患者的一致好评!2016年9月13日开设全国首家“神经梅毒专病门诊”。</p><p>社会任职</p><p>现任“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感染性疾病与脑健康专委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核心专家、“国际血管联盟微血管病变分会”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会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液治疗专委会委员。</p><p>获奖荣誉</p><p>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p><p>科研成果</p><p>获神经梅毒相关发明专利6项,参与“梅毒、淋病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0)”撰写及定稿工作。</p><p><br/></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清洗消毒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青年委员,湖北省消化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肝胆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后。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擅长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胃肠道、慢性肝病等消化系疾病诊治和早癌胃镜精查、息肉癌变内镜下切除、食管胃底内痔曲张静脉内镜治疗、晚期肿瘤支架植入、钬激光治疗等消化内镜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基础研究方向为幽门螺杆菌、肝癌;临床研究方向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肝硬化内镜和TIPS治疗。负责完成多项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编多部著作,担任《肝脏病学》、《消化系疾病诊疗指南》等著作学术秘书,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三十余篇。<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第三届脑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八届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南通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自2006年开始从事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曾先后赴江苏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学习康复专业知识和神经电生理技术。自2010年开始一直从事神经系统损伤及高压氧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4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委员</p>
<p>主任医师,副教授,科副主任,海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1985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历。全国神经系统疾病医生继续教育项目讲师团成员。从事神经内科诊疗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神经系统感染及精神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具有独到之处,主持及参加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卫生厅科学基金赞助科研课题数项,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共3项,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部。</p>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神经内科主任,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海南省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海南省分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省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海南医学》等杂志编委。 从事临床医学工作30余年,主攻脑血管病的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及预防工作,在脑血管病、神经认知、神经退行性变及神经疑难重症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省内开展肉毒毒素治疗肌痉挛症并取得显著疗效,在省内率先开展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并获得省级科技奖励。是省内著名的神经病学专家。 工作以来,注重学习,多次长.短期外出进修、学习,并曾赴美国作访问副教授工作学习一年多,不断扩展知识视野,更新理念, 共书写专业论文50余篇,参编书籍7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主持及参加国家、省、厅科研课题10多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及省、市重点课题共3项 注重知识的传帮教,每年负有给医学院学生上课及带教各级医师的教学任务,曾被评为优秀带教教师, 近5年每年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每年主持及参与主持国内及省内专业专题学术会议约20余次,多次参加省科技厅、人劳厅、医学会、计生委等单位组织的专项评审工作。 紧抓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的管理,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制定科室管理制度,确立管理目标,落实管理效果。所属的科室是医院院级优势科室,科室2007被评为海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11年被评为海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荣誉与称号:院级优秀党员;厅、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院级优秀学科带头人,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院级立功者,2007年被评为海南省医疗卫生杰出专业人才,515工程人才;2010年被评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p>
<p>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此后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急诊、门诊、病房等不同岗位上工作30多年,承担与临床相关的医疗、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曾多次获得北京市及国家的奖励。在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疑难杂症及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p>
<p>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山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2006-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意大利米兰Carlo Besta神经病学研究所以访问学者身份留学。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十余年,熟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在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变性疾病等方面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十余篇,参加并主持省、厅级课题7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排名第四)。参与编著一部。</p>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副主任。2004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专业,获医学硕士,2016年6月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耶鲁医学院访问学习,研究低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中国卒中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海南省抗癫痫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医师协会理事会理事,海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海南省神经遗传与帕金森病学组委员兼秘书。海南省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医师(2014),海南省人民医院十佳青年医师(2016)。</p><p>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眩晕及神经心理。目前主持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卫生厅课题1项,已结题海南省自然基金1项。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级课题10项,参编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医学专著3部,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p><p><br/></p>
<p>神经病学博士。</p><p>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p><p>教育和工作背景:2001年-200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内科学博士毕业;2004年-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博士后;2010年10月-2011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研究学者(访问学者)2011年7月-2012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神经内科,高级临床研究学者(高访学者)。主要擅长脑血管病的急性血管再通、脑保护和重症救治。现任:北京大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p><p>专业特长:脑血管病、神经保护和修复、神经内科疾病</p><p>执业经历:1985年从事临床神经内科临床至今,主要在急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再通和脑保护方面完成了许多创新性工作。1996年至今开展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成功救治了大量急重症脑卒中患者,使其回归社会或重返工作岗位。在完成脑卒中溶栓治疗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期间,系统总结了溶栓过程中凝血/纤溶分子标示物动态变化特点,为溶栓治疗中药物剂量的个体化精确治疗调控提供了证据,保证溶栓治疗成功的同时最大程度避免了溶栓出血等不良反应。</p><p>2010-2011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中心(stroke service)工作期间与Mingming Ning和Bunnano FS两教授一起完成了神经影像学和血浆分子标识物对PFO相关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NIH-RO1课题),发现了有助于鉴别PFO脑梗死和动脉硬化脑梗死的神经影像学特征和血浆分子标识物,研究成果被选为2012年stroke大会发言交流。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超早期预警和鉴别诊断(急性脑静脉窦血栓与非血栓性脑静脉窦狭窄)分子标示物的开发,为临床上对此疾病的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减轻患者不良预后、降低死亡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p>2010-2012年完成的远程缺血适应脑保护创新方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应用在降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加速临床症状恢复和改善远期预后方面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本领域国际一流杂志Neurology后,得到国际同行高度关注,被Neurology,Stroke等权威杂志多次引用。</p><p>近5年来共主持和主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8项。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著30余篇,其中16篇被SCI收录,论文最高单篇(Neurology)影响因子8.32/篇,论文被他人引用200余次。出版国家统编研究生教材1部,学术专著4部。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共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p><p>主要学术兼职: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血管病研究所PI;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生命二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审和会审专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英国医学杂志(BMJ)等SCI杂志常任审稿专家。</p><p>代表性课题: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膜靶点和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30770741)</p><p>2.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81371289)</p><p>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方法和机制研究(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03-02)</p><p>第一和通信作者的代表性论文(近3年):</p><p>1.Ran Meng,Karam Asmaro,Lu Meng,Chun Ma,;Yu Liu,;Chunjiang Xi,Guoqing Li,Canghong Ren;Yumin Luo,;Feng Ling,Jianping Jia,;Yang Hua,Xiaoying Wang,;Yuchuan Ding,;Eng H Lo,2;Xunming Ji,,Bilateral Arm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Prevents Recurrent Stroke in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Neurology;2012;79(18):1853–1861 SCI(IF=8.32)</p><p>2.Meng R,Wang X,Hussain M,Dornbos D 3rd,Meng L,Liu Y,Wu Y,Ning M,Ferdinando S B,Lo EH,Ding Y,Ji X.Evaluation of plasma d-dimer plus fibrinogen in predicting acute CVST.Int J Stroke.2014,9(2):166-173.(IF=2.83)</p><p>3.Meng R,Konakondla S,Wang X,Lo EH,Ding Y,Ji X.Plasma biomarker may help to distinguish acute CVST from non-thrombotic CVSS in emergency.Int J Stroke.2012;7(3):183-184.SCI(IF=2.83)</p><p>4 Ran Meng,David Dornbos III,Lu Meng,Yan Wu,Yu Liu,Guoqing Li,Guangwen Li,Sijie Li,Fei Sun,Xiaoying Wang,Yuchuan Ding,Xunming Ji Cli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acute CVST and non-thrombotic CVSS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2,114(9):1257-1262 SCI(IF=1.636)</p><p>5 Meng R,Li ZY,Ji X,Ding Y,Meng S,Wang X.Antithrombin III associated with fibrinogen predicts the risk of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1,113(5):380-386 SCI(IF=1.636)</p><p>6 Meng R,Ji X,Li B,Zhou J,Li W,Ding Y.Dynamical levels of plasma F(1+2)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uring intravenous urokinase thrombolysis.Neurol Res.2009;31(4):367-370.SCI(IF=2.67)</p><p>7 Meng R,Zhou J,Sui M,et al.Arsenic trioxide promotes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and cell apoptosis in primary APL cells and NB4 cell line.Sci China Life Science,2010,53(1):1-7.SCI(IF=2.2)</p><p>8 Meng R,Ji X,Dornbos D 3rd,Feeney K,Ding Y,Wang X.A case of Susac's syndrome in a Chinese male.J Neurol Sci 2012;314(1-2):181-182 SCI(IF=2.23)</p><p>9 Xunming Ji,Ran Meng,Zhou Jin,Ling Feng,Jia Jianping.Dynamic change of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marker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uring intravenous urokinase thrombolysis Neuroresearch 2006,28(1):46-49 SCI(IF=2.95)</p><p>10 Zhou Jin,Meng Ran,Zhang Man.Arsenic trioxide entered cerebrospinal fluid with the help of mannitol overwhelm the meningeal relapse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Haematologica 2007,92(9):e82-84(通信作者)SCI(IF=6.595)</p><p>11 Zhou Jin,Meng Ran,Sui Xinhua,et al.Various tolerances to arsenic trioxide between human cortical neurons and leukemic cells.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2006;49(6):567-572(通信作者)SCI(IF=2.2)</p><p>12 J.P.Jia,R.Meng,Y.X.Sun,et al.Cerebrospinal fluid tau,Aβ1–42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5;383:12-16 SCI(IF=2.89)</p><p>13 ZHOU Jin,MRNG Ran,YANG Baofeng,et al.Effects of administration styles of arsenic trioxide on intracellular arsenic concentration,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Haematologica 2005,90:1277-1279 SCI(IF=6.595)</p><p>14 Meng R,Ji X.Plasma Biomarker and Stroke.Cerebrovasc Dis.2011;32(4):406.SCI SCI(IF=2.89)</p><p>15 Ran Meng,Wu Yan,David Dornbos III,Yu Liu,Mingming Ning,Buonanno Ferdinando S,Yuchuan Ding,Xunming Ji CVST,distinguished from nonthrombotic CVSS before treatment–a MUST Int J Stroke.2012;7(2):274 SCI(IF=2.37)</p><p>16 Ran Meng,Xunming Ji,Xiaoying Wang,Yuchuan Ding.The etiologies of new cases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reported in the past year.Intractable&Rare Diseases Research.2012;1 DOI:10.5582/irdr.</p><p>17.孟然,吉训明,周晋,等。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早期再梗死的关系,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7):289-292</p><p>18.孟然,贺茂林,吉训明。抗心磷脂阳性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3):112-116</p><p>19.孟然,贾建平,吉训明。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过程中动态监测F1+2和D-二聚体的价值,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2):52-55</p><p>20.孟然,周晋,吉训明,等。以脑卒中首发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华内科杂志2006,45(5):1-5</p><p>21.孟然,吉训明。抗磷脂综合症相关急性脑梗死的特点,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8):540-542</p><p>22.孟然,周晋,吉训明,等。骨髓增生性疾病继发脑血管病的特点,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4):344-346</p><p>23.孟然,陈楠,贾建平等。矢状轴位胼胝体面积测量与脑脊液p-tau蛋白和Aβ1-42含量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价值,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1):23-26</p><p>24.周晋,孟然。继发于血液成分异常的脑卒中中华内科杂志2007,46(8):686-688(通信作者)</p><p>25.刘宇,孟然,吉训明,Ning Mingming,王晓英。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观察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1811-1815(通信作者)</p><p>26.刘宇,孟然,严峰,罗玉敏,吉训明。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价活体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成功的可行性分析,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620-624(通信作者)</p><p>27.刘宇,孟然离子通道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553-557(通信作者)</p><p>28.张菁,孟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161-163(通信作者)</p><p>29.李巍,孟然,李占元,张彤。联合脉搏血氧监测法评价急性卒中误吸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696-698(通信作者)</p><p>30.王丹,孟然。丹奥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海南医学,2010;21:1-3(通信作者)</p><p>31.王丽英岳云龙,孟然。少见部位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72-73(通信作者)</p><p>32.李国青,孟然。脑缺血过程中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2011;8:413-416(通信作者)</p><p>33.马士程,孟然,李思颉,李如娟,吉训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9(12):656-660(通信作者)</p><p>34.李国青,任长虹,孟然等.慢性脑缺血致脑损伤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554-556.(通信作者)</p><p>35.李国青,孟然.脑缺血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方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2),184-187.(通信作者)</p><p>36.李国青,孟然,任长虹等.神经胶质细胞与慢性脑缺血致脑白质损伤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2013,8(1),130-132.(通信作者)</p><p>37.李国青,孟然,任长虹等.延迟间断性常压低氧后适应可改善大鼠慢性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5(7),856-860.(通信作者)</p><p>38.孙志善,孟然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5(7),256-259.(通信作者)</p><p>39.刘菁菁,孟然*,连续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0,3:184-186(通信作者)</p><p>十一国际会议发言:</p><p>1.孟然Dynamical Levels Of Plasma F1+2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uring Intravenous UK Thrombolysis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止血大会发言2006.10</p><p>2.孟然Dynamic chang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O,ET,vWF and D-dimer in ACI treated with UK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发言2007.08</p><p>3.孟然Antiphospholipi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white matter lesions(WMLs)in PFO related stroke patients.March 2012–Stroke Volume 60-Issue 3-p 618–629.2012年美国Stroke会发言</p><p>4.孟然Repeated Arm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Recurrence in Octogenarians with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美国2013年Stroke年会分会发言和展板交流(Poster Board Number:MP104 and WP113)</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