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大医学部“名师”。1992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后留校工作至今。1997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3月~2007年7月国家教育部公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研修,做博士后工作。现任陕西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抗癫痫协会感染免疫性疾病与癫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癫痫协会理事、西安市中医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西部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4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参编及参译专著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校级、院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院新技术新疗法2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全国住培优秀带教老师、优秀留学生带教老师、优秀导师、优秀授课教师,两次参加西安交大教学竞赛均获双语授课一等奖,多次获教学先进个人奖、进修生工作先进教师奖,主持校级、医学部及院级教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评审专家,西安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p>
<p>主任医师, 1984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研究室工作20余年。开展省级三新项目10余项。投力于各型癫痫的脑电图分析、临床诊断和治疗;周围神经疾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以及脑供血不足的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检测和分析。</p>
<p>主任医师,教授,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1989年取得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1991-199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偏头痛的脑血流与脑功能研究,曾为欧洲头痛学会会员。1999-2000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中风中心从事脑血管疾病博士后研究。2007年获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专业组成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福建医学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张教授长期在神经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致力于神经内科,尤其是头面痛及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参加编写专著一部。先后担任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重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省科技厅及教育厅科研课题负责人。1997年被省卫生厅定为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13名。在国外SCI源杂志发表论著3篇,国内发表论著80余篇。有关头痛研究论著获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一、二等奖各1次。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神经病学十余年,目前专业方向癫痫与神经电生理。曾先后在澳大利亚,德国,以色列学习癫痫及脑电图学。发表癫痫方面核心文章数篇,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数项,申请多项三新成果,对癫痫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br/>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成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兼秘书、福建省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脑血管病学组委员。</p>
<p>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9年,专业研究方向为癫痫。擅长癫痫、脑血管病等疾病的诊治。 目前任职:中国抗癫痫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西部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青海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青海省医学会癫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医师协会脑心同治委员会委员。</p>
<p>2005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师从于著名康复医学家江钟立教授,2009年毕业,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就职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2011年3月正式入编),现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近5年来主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院基金1项,参与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山西省卫生厅攻关项目1项,已在SCI杂志发表摘要2篇,全文1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中华级期刊3篇,国家级期刊3篇。现熟练掌握各种物理治疗因子设备的使用及多种运动疗法的应用,擅长脑卒中及颅脑外伤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心脏康复、颈肩腰腿痛、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康复治疗。 </p>
<p>硕士生导师,和平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康复治疗教研室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水疗学组委员,山西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长治医学院学报》审稿人。从事康复科临床工作20年,对神经科和骨科疾患的康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引起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康复医疗。曾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习培训,并曾参加香港复康会举办的康复医师培训班。 </p>
<p>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康复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访问学者。临床擅长脑卒中等各种原因导致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以及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基金3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篇。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康复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激光医学会口腔及综合学组副组长。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广东省科技奖三等奖。</p>
<p>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康复医学科主任助理、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运动与康复分会特聘专家,江苏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运动与康复分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脑损伤康复分会委员,浙江省呼吸系病学分会呼吸治疗联盟委员,无锡市物理与康复学会委员,无锡市中西结合学会创伤分会委员,无锡市长期照护研究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苏州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在读,师从全国著名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多次赴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地进修学习,首批参加“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专业基地教学主任研修班”培训。发表论文十余篇,SCI文章一篇,中华级核心期刊论文四篇,拥有临床应用型专利多项。<br/>社会任职<br/>无锡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p>
<p>教授,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科副主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康复医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委,大连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委。同济医科大学第二期学员。1989年开始从事康复医学的医、教、研工作。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市科委课题各1项;参与省教委课题1项;主编规划教材2部、参编规划教材2部。擅长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及各种急、慢性疾病的物理因子治疗。 </p>
<p>主治医师,1982年毕业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卫生学校; 1989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医疗系; 2008年参加全国第34届康复技术肢体功能训练班培训。从事按摩和康复训练二十多年,个人技术细腻,相关医学知识全面。擅长按摩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脱出症、面瘫、落枕、各种关节扭挫伤等多种慢性病和常见病;尤其擅长脑出血、脑血栓、脑外伤等恢复期的肢体功能障碍训练、语言功能障碍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等,以及骨折恢复期的功能训练。熟练掌握中医针灸、拔罐等技术治疗多种常见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p>
<p>副主任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冲击波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擅长风湿性疾病的疼痛与康复治疗、产后疼痛及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外科术后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及中枢性疾病的康复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擅长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p>
<p>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主任康复师。从事儿童吞咽障碍、婴幼儿喂养障碍、成人吞咽障碍;成人及儿童构音障碍、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康复治疗,工作30余年,帮助过众多的儿童和成人吞咽障碍患者恢复经口进食,重获美食;是首创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吞咽障碍环咽肌功能异常的操作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br/>社会任职<br/>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言语语言治疗师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语言治疗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常务委员。</p>
<p>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学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包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1997-2006年任神经内科主任。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突出贡献一等奖,自治区、包头市劳动模范,内蒙科技标兵,内蒙古“321”人才第一层人选,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先学科带头人,连续三届被评为包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三等奖,包头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包头市十佳医生等荣誉称号;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首批拨尖人才。完成部、省、市级科研项目39项,获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8项,2006年科研课题《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子溶血磷脂酸的临床应用研究》被评为卫生部“面向基层十年百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995年《运动神经元病神经心理学研究》获国际联盟二等奖,参加了国家脑血管病“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项目Quest和Interact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Journel of Neuroimaging》、《中华神经科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116篇,在其他作者发表的文章中被引用198次,被中华医学会评为1996-2004年度发表论文最多的前百名作者之一,部分文章被《荷兰文摘》收录,编著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书。她所领导的神经科已从一个小科室发展成为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先学科。现拥有5个病区,272张床位。2002年10月-2003年11月被邀请赴澳大利亚国家卒中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也是包头市中心医院第一位在国外留学的专家,多次于北京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南京鼓楼医院及北京天坛医院进修、学习,曾赴美国、德国进行学术交流。并在我国较早开展了神经心理学、神经超声、氨基酸代谢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在神经超声学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位置,在自治区最早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建立了神经康复中心,癫痫中心,睡眠中心和卒中单元;先后两次被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邀请作了专题讲座。专业特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神经心理、癫痫、神经介入、神经超声及神经系统各种疑难重症的诊治。社会兼职:包头市神经病学会主任委员。自治区神经病学会秘书长,《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编委。<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委员</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学组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分会常委、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委、东北三省神经病学会委员兼秘书、辽宁省神经病学会主任委员、沈阳市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长: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95年于日本弘前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基础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病、头痛、神经系统炎症、癫痫、帕金森病、脱髓鞘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遗传性疾病、变性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对神经系统其他疑难杂症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经常参加省内外组织的疑难病会诊、网上会诊等,指导诊治。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共获科研课题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120篇,其中SCI收录10篇,主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目前共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94名。<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p>
<p>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30年从医经验,致力于将神经科学研究与医学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方向为意识障碍(昏迷)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评定与康复,与团队一起国内率先倡导成立昏迷研究组(coma research group)、意识障碍吞咽/言语/呼吸康复小组、意识障碍营养支持小组,以及基于semiICU模式的昏迷促醒单元(Coma Recovery Unit,CRU)。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意识障碍患者的个性化音乐治疗,与艺术家联合开展意识障碍患者的艺术治疗。主持及参与省市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在Cortex、Clin Neurophysiol、J Neural Eng等发表文章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目前主要集中于早期整体重症康复,慢性危重症康复,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脑功能评测、预后、综合治疗。<br/>社会任职<br/>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专委会意识障碍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常委意识障碍研究与促醒学组副组长,脑调控分会常委<br/>获奖荣誉<br/>羊城好医生(第七届)</p>
<p>主任医师,科主任,青海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毕业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临床工作34年,对临床内科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杂症均有较深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特别是从事神经内科专业七年内对本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研究,诊治水平有较独到一面,对各种脑血管疾病,各种脑膜炎,各种运动障碍疾病,各种癫痫,头痛,痴呆,各种脊髓病变等,均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诊疗方法,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p>
<p>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神经内科一病房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后备学术带头人。曾在比利时留学,法国里昂医学院神经科学习研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常年的工作学习积累了宝贵临床经验,对神经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及疑难症的诊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疾病、癫痫、头痛和神经症等神经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及临床或基础研究方面有专长。在欧洲及美国学习期间,广泛涉猎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掌握目前国际先进的医疗和科研技能,并应用这些专长对有关方面的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指导研究生工作。有多项学术和社会兼职,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课题、卫生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哈医达211课题20项,参编著作9部,或省政府科技奖、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及省《神经病学》精品课程等9项、多年被评为哈医大校、院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p>
<p>主任医师,教授,1975年兰州医学院毕业,大学学历。癫痫中心主任,甘肃省癫痫治疗基地主任,甘肃省癫痫防治项目技术组组长,癫痫亚专业学术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癫痫杂志》《亚洲癫痫杂志》等5种杂志常委和编委。从事癫痫中心工作43年,熟练诊疗神经系统各种疾病,尤其是发作性疾病如癫痫,偏头痛和脑缺血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从1985-2006年的21年中,治疗10省市10万癫痫病人次,癫痫控制率和治愈率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研究“癫痫灶”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获得科研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53篇,主编卫生部96年版本科教材《神经病学》“癫痫”章,参编著作3本。</p>